妙語連珠!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做客半島直播間

2021-01-08 瀟湘晨報

你會怎樣翻譯「I love you」?攜最新譯作《我是貓》,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在10月23日做客半島新聞直播間時,給我們講述了文學大家背後的故事。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節目中,林少華幽默風趣妙語連珠,跟大家分享了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的文學作品風格以及文學翻譯的奧妙之處。值得一提的是,林少華此次還入駐了半島新聞客戶端的「半島圈」,邀請粉絲們在線互動。

>>>談夏目漱石多年來一直很想翻譯《我是貓》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通過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來「讀」村上春樹的,30多年來林少華翻譯了村上40多部作品,他也被稱為「村上春樹背後的男人」。可以說,現在已經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作家能像村上春樹這樣,引起中國讀者如此廣泛的關注。林少華的譯筆優美,為村上春樹作品在中國的傳播和流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除了村上春樹,林少華還翻譯了《羅生門》、《雪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近百部,最近,他翻譯的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談到夏目漱石,普通讀者對他的認識更多地來自那句「I love you」的表達:今晚的月色真美啊!林少華在現場給大家講了這段趣聞,原來夏目漱石在東京大學教英語的時候,有一次問學生「I love you」怎麼翻譯?大部分同學都回答「我愛你」,夏目漱石說,怎麼能這麼翻譯呢?應該是「今宵月色很好」。很多人總感覺翻譯長的故事很難,其實在林少華看來,即便像「I love you」這樣的短句每個人的表達也各不相同,「張愛玲就說:哦,原來你也在這裡!男生要注意了,如果一個女生對你說,『原來你也在這裡』,可要當回事了」。

林少華在半島直播間接受訪談

魯迅先生對夏目漱石有很高的評價:像《哥兒》和《我是貓》這樣的作品,想像力豐富,文辭精美,輕快灑脫,富於機智,當世無與匹者。林少華說,多年來他一直很想翻譯《我是貓》,「這部作品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而且《我是貓》的筆調、語言風格特別適合我,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一樣,都和我在文學上的追求有隱隱的不謀而合、筆意相通之處。」

>>>談翻譯竅門幽默感要加上文學功底 對於林少華來說,「不知道的日語單詞不好找」,但翻譯《我是貓》卻是他近年來翻譯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林少華透露,《我是貓》日文原著545頁,近35萬字。譯成中文,手寫稿紙879頁,約26.4萬字。7月20日他在老家鄉下開始動筆,歷時三個月才得以完成。此前,他用了不到三個月就順利完成了《刺殺騎士團長》(村上春樹著)50萬字,每天多則一萬字,少則五千字,「對村上春樹的文字太熟悉,說得玄乎一點,我看了上半句,就知道他下半句要說什麼。」但《我是貓》讓他感覺「難度非同尋常,效率減半」,在直播現場林少華透露,翻譯最難體現的就是幽默感,「村上春樹的幽默感是不動聲色的,夏目漱石則是富有詩意的幽默感,詩性幽默尤其難以把握,不僅僅對原文微妙語感的捕捉傳達上具有特殊的敏感度,還需要極強的漢語文學功底,中間的開闊地帶是相當遼遠的。」

林少華介紹,夏目漱石對於漢文化非常博學,他原名為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便是出自於《晉書》,原句為「漱石枕流」。「他深受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影響,醉心於中國古典文化,15歲就寫了漢詩《離愁》,去世前還寫了一首七律,讓人震驚;另一方面他又是英文科班出身,靠英語吃飯,因此這種用漢語言的文學結構表現西方式的幽默感,翻譯起來很難把握。」林少華說,夏目漱石的語言節奏感和韻律感很分明,「像呼吸一樣存在生命的狀態裡,翻譯必須是自然而然、渾然一體、沒有破綻和斧鑿痕跡,但凡有一點刻意就會有矯揉造作之感。」

《我是貓》之前已經有十七八個譯本,林少華笑說,「翻譯完了看別的譯本,我就放心了。」林少華認為,雖然不同的翻譯講述的是一個故事,「但非同一般的譯者傳達的是講故事的調調,作為一個譯者,希望不僅僅轉述了一個故事,而是引進獨具一格的文體。我的功勞不在於告訴讀者他們講了怎樣的故事,而是讓大家眼前出現了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的『文體』。」

>>>談村上春樹以個體視角寫個人難獲諾獎 從《挪威的森林》到《我是貓》,從村上春樹到夏目漱石,林少華總有他的辦法將讀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在訪談現場,林少華也給讀者解讀了他和村上春樹近30年的「綁定」關係以及村上春樹和夏目漱石的淵源。

在日本本土作家裡,村上春樹對夏目漱石情有獨鍾,「村上說,如果從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近現代作者中投票選出十位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毫無疑問位居其首。即使和日本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相比,村上也最喜歡夏目漱石。」此外,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都喜歡貓,「說來也巧,夏目漱石喜歡貓,村上也喜歡貓。村上說,我、妻、加一隻貓,三『人』一起生活。這讓我翻譯的時候費了一番腦筋。夏目漱石則養了三隻貓,《我是貓》裡面是他的第一隻貓,和夏目漱石的關係很好。」林少華認為,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都關注小知識分子在社會夾縫中生存的鬱悶和糾結,尤其是村上春樹置身於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社會,享受著種種物質的好處,卻一直保持清醒、審視和警覺,這也具有當下意識和現實意義。

為讀者籤名

對於今年村上繼續「陪跑」諾貝爾文學獎,林少華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村上春樹諾獎不擅長書寫宏大視角的人類歷史作品,而是以個體視角寫個人的小確幸、小孤獨、小苦悶,但比諾獎更重要的是,村上把無數微茫的情緒化作紙質審美。「早在2003年,林少華問過他關於諾獎的問題。村上春樹當時回答:『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諾貝爾文學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不怎麼合我的心意』。」

>>>談文化自信要用漢語寫出最好的作品 對待翻譯林少華態度非常嚴謹,對文字的詩意和節奏也有著很高的要求,林少華表示自己在文字方面有潔癖,他認為文學翻譯不僅僅是語彙、語法、語體的對接,而更是心靈通道的對接、靈魂剖面的對接、審美體驗的對接,「我最不喜歡隨意性。」林少華說,直到現在他還是壓著稿紙、拿著自來水筆爬格子翻譯作品,「如果以後不翻譯了,我可以擺攤賣手稿。」

在做學問的態度上,林少華一直拒絕做「象牙塔」裡僅僅研究學問的學者,而是希望與大眾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10月22日,他在中國海洋大學做了「木心:讀書人、文體家、智者」的分享會。在他看來,木心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走過泥路,鞋底卻不沾泥;他穿過風雨,衣服卻未淋溼;他見過沙塵,眸子卻始終澄澈。確如他夫子自道:「難得一個渺小的偉人,在骯髒的世界上,乾淨地活了幾十年。」在半島直播間,他也從日本的作家分析轉到了中國文化分享,並向大家推薦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木心說過,世界文化的傳承中,漢語是最微妙的,用漢語可以寫出最好的作品來。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為讀者籤名

在參觀半島全媒體指揮中心時,林少華表示,「開始我以為紙質媒體怕是過不下去了,沒想到到這兒一看過得越來越好!」值得一提的是,分享結束後,林少華接受了來自半島的一份重磅邀請——正式宣布入駐半島圈,在半島新聞客戶端平臺上繼續分享自己的見解,和讀者進行互動。

現場花絮:為了翻譯《我是貓》養了只貓 距離直播時間還有20分鐘,林少華的「鐵粉們」早早地來到了直播間,等候開場。9:30,直播準時開始,訪談現場的林少華溫暖、謙遜,集淳樸、天真、書生氣於一體,即便是相對敏感的話題,他也從容應對、化解,讓採訪的記者和現場讀者如沐春風。訪談現場氣氛熱烈,林少華的即興回答也是妙語如珠,還爆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料」。

林少華在直播現場透露,翻譯這部作品他還專門養了一隻貓。在林少華看來,《我是貓》是以貓的眼光看人世百態,「貓比較自我、矜持、冷靜、若即若離,貓的好玩之處就在這裡。以前我不太喜歡貓,對於貓的習性不熟悉,很多人說貓是有表情的,我觀察了三個月,也沒看出貓的喜怒哀樂有何區別。」在翻譯結束後,這隻「為譯而養」的貓也成了林少華粉絲的「團寵」,大家紛紛在微博留言想「接養」,林少華也在訪談中交待了「貓」的去處,讓粉絲們放心,「它被一位家政阿姨接走了,過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超越了貓,直接成了新家庭的一員,而且慣得不像樣。」

與粉絲交流

一位讀者表示,從高中一直到大學都和喜歡看林少華老師翻譯的村上春樹,「林老師的譯作陪伴了我整個青春期」。還有多位專程從西海岸趕過來的「鐵粉」和林少華進行現場互動,林少華說,在這樣一個圖像視頻媒體攻城略地的網絡時代,還有這麼多市民喜歡紙質書,青島還有這麼多熱愛讀書的人,這是一個大有希望的城市,這對一個寫書、譯書的人來說,格外欣慰。林少華還給現場讀者做了文學閱讀推薦,「很多中學讀者可以開始閱讀《我是貓》」。

編輯分享:林少華的翻譯是「很挑剔的」 青島出版社日本文化中心副總編輯楊成舜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半島直播間的訪談,他透露,青島出版社和林少華的合作始於2003年,為了翻譯片山恭一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當時林老師正在日本講學,他給我談了兩點,一是原作故事非常感人,二是想為家鄉的出版社做點事,這一做就是17年。」到目前為止,青島出版社出版了林少華翻譯和創作的作品30多部。作為林少華的責任編輯,楊成舜表示「他嚴謹,對文字用詞特別考究,錯別字、語法問題都很難找到,當他的編輯特別輕鬆」 。

林少華參觀半島都市報全媒體指揮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林少華的處女譯作《心》,也是夏目漱石的作品,「翻譯《心》是1987年,2020年推出《我是貓》,可以看出,除了村上春樹外,30多年來林少華對夏目漱石作品也是青睞有加。他曾形象地把翻譯工作者分成兩種,一種是工匠型,一種是才子型,工匠型翻譯準確忠實地表達原作,而才子型除了做到準確忠實外,還能充分地傳遞審美感受。不能讓日本人讀起來津津有味的東西經過翻譯後中國讀者讀起來卻味同嚼蠟,枯燥無味,從這一點上看林少華達到了才子型這個翻譯的最高境界」 。

林少華也翻譯過渡邊淳一、川端康成、東山魁夷、三島由紀夫等日本現當代名家的經典作品。實際上對於作家作品,林少華是很挑剔的,他喜歡翻譯跟他文體與心氣相通的作家,比如夏目漱石、片山恭一、村上春樹,而對於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當代文豪渡邊淳一,他不太喜歡,但他為什麼翻譯了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呢?對此楊成舜給我們道出了其中的小秘密:「正如林少華在譯者前言中所說,這不是他主動出的牌,最後是在我的一再慫恿下,他才情願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翻譯了《失樂園》」。

林少華妙語: 1、村上春樹特別喜歡夏目漱石,日本的書很貴,他竟然看了《夏目漱石全集》。

2、可以不看《我是貓》、《挪威的森林》,但不可以不看木心的《文學回憶錄》。

3、年輕人都做過翻譯練習,「I LOVE YOU」怎麼翻譯?學生一般都會想:老師是不是捉弄我?

4、翻譯最難的不是「I LOVE YOU」,而是幽默感。翻譯中的幽默是什麼?翻譯英文,講給英國人,英國人笑了;翻譯日語,講給日本人,日本人笑了。

5、夏目漱石是全職作家,我只是個業餘翻譯匠。但我也是久經沙場了,他的幽默感我還是基本傳達到位了,這可不是忽悠。

6、我也希望村上春樹能撈到獎,那我也成了「翻譯諾獎」大腕?我作為譯者臉上有光。

7、我個人拿諾獎的可能性是零吧!儘管村上春樹說,這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偶然性,甚至荒謬性。

8、文學說到底就是好玩,村上春樹的書總結不出「段落大意」、主題。

【來源:半島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做客半島
    10月23日上午9:30,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帶著最新譯作《我是貓》(夏目漱石著)和《林少華看村》做客半島直播間,接受記者採訪並和半島讀書會的網友在線互動。《我是貓》的編輯、青島出版社日本文化中心副總編輯楊成舜、青島出版社營銷中心營銷總監許璐娜也作為嘉賓來到現場。
  •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做客半島直播間
    你會怎樣翻譯「I love you」?攜最新譯作《我是貓》,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在10月23日做客半島新聞直播間時,給我們講述了文學大家背後的故事。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節目中,林少華幽默風趣妙語連珠,跟大家分享了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樹的文學作品風格以及文學翻譯的奧妙之處。值得一提的是,林少華此次還入駐了半島新聞客戶端的「半島圈」,邀請粉絲們在線互動。
  • 從村上春樹到夏目漱石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攜新譯《我是貓》做客...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可以說基本上都是通過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來「讀」村上春樹的,30多年來林少華翻譯了村上40多部作品,他也被稱為「村上春樹背後的男人」。其實除了村上春樹,林少華還翻譯了《羅生門》、《雪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八十餘部,最近,他翻譯的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由青島出版社出版。10月23日上午9:30,林少華攜最新譯作《我是貓》(夏目漱石著)和《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來到半島直播間,接受記者採訪並和半島讀書會的網友在線互動。
  •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談新書翻譯:為此專門養了一隻貓
    10月23日上午9:30,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帶著最新譯作《我是貓》(夏目漱石著)和《林少華看村上》做客半島直播間,接受記者採訪並和半島讀書會的網友在線互動。《我是貓》的編輯、青島出版社日本文化中心副總編輯楊成舜、青島出版社營銷中心營銷總監許璐娜也作為嘉賓來到現場。
  • 著名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教授做客外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列學術...
    新聞網訊:5月10日下午,外語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系列學術講座」 第三期《文學翻譯的「信達雅」與100%的村上春樹」》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我國著名學者、文學翻譯家林少華教授。學院院長卞建華主持講座。外院及相關學院二百餘名師生慕名前來聆聽了此次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 林少華、李繼宏上海書展發布新書,暢談東西方文學翻譯
    本文圖片:林少華、李繼宏在上海書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與此同時,林少華傾情還翻譯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成名作《我是貓》,靈魂翻譯再現「心照不宣」的絕妙幽默,以獨特的貓之視角,冷眼窺視日本社會眾生相。該書還限量附贈翻譯家手稿和精美明信片。
  • 林少華對談李繼宏:不存在100%對等的翻譯
    在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林少華、李繼宏這兩位翻譯家展開了三場深度對話,暢談東西方文學翻譯的魅力。此外,林少華新近還翻譯了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我是貓》。李繼宏則譯有《小王子》《老人與海》《了不起的蓋茨比》《動物農場》《瓦爾登湖》《傲慢與偏見》《喧譁與騷動》《簡·愛》《在路上》《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窮查理寶典》等。他的最新譯作《月亮與六便士》全文補足200條注釋,內容考究,也是作家梁文道推薦的版本。
  • 翻譯近30年,林少華這樣看村上春樹
    14日下午,林少華作客重慶噹噹書店。從《挪威的森林》到最新的《刺殺騎士團長》,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過去近30年間已有超過40本作品被翻譯成中文而被中國讀者熟知,「村上迷」也應運而生。這背後,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功不可沒……14日,這個一直被中國村上迷稱作站在村上春樹背後、最接近他文字的男人來到重慶噹噹書店,借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和山城粉絲們展開了一場「解讀與翻譯之間」的對談。活動開始前,林少華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專訪。自己的翻譯何以成為經典?過去30年間村上的文字發生了哪些變化?
  • 翻譯家林少華談文學翻譯:如影隨形,曲盡其妙
    《挪威的森林》  林少華是國內著名的翻譯家,尤以翻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而為大眾熟悉,是中國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村上新作:小說的構思來自柏拉圖的「三張床」命題  記者:林先生您好,這次版權和翻譯重新回到您手裡,有何感想?對以往的翻譯策略和文體有調整和修正嗎?  林少華:村上作品是我最先翻譯的,版權也是最先通過我引進的。
  • 林少華談30年譯者生涯:遊走在貞潔與漂亮間
    1978年:翻譯日文港口工程資料   現在的林少華,在眾人眼中,是體面的教授、學者、翻譯家,尤以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品而著名,到目前為止已經翻譯了 30多本村上春樹的小說,而30多年前 ,林少華卻埋頭於廣州一個破敗不堪、滿目悽涼的小資料室裡,翻解碼頭設計圖紙、水泥承重係數和海水化學成分,與他從小五彩斑斕的文學夢完全不搭邊。
  • 對話「小確幸」發明人、村上春樹作品的譯者林少華,很多日本文學...
    □楚天都市報記者 徐穎 通訊員 劉虹 李芊 喻江平●人物檔案林少華,著名文學翻譯家、學者、作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兼任華中科技大學「楚天學者」、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對話背景從1989年翻譯《挪威的森林》開始,林少華僅譯村上春樹作品就有30年,獨立翻譯的村上春樹作品達43部之多,是中國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最受歡迎的翻譯家之一。「小確幸」在這個年輕人中風靡的詞彙,也是他翻譯的傑作。
  • 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學什麼水準,林少華翻譯的中文是否過於華麗
    藤井省三在『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國』這本書中考察了林少華與民族主義的關係。林少華本人是比較愛國的,同時認為中華文化相較於日本有一定的優越性。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林少華從事日本文學的翻譯硬要說的話並非是他本人的願望。他本人是被分配去學日語的。藤井認為,林少華通過將村上的日文「審美化」地翻譯為中文,來解除自己「被迫」翻譯的不滿。
  • 林少華:我和村上春樹臭味相投 我翻譯比別人合適
    昨日,有消息稱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禮之年》(暫譯)將於下月12日在日本發售。消息發出後,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在其微博寫道:「接到了出版商的詢問單,問我是否願意翻譯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深知這個潭子的水深,是翻呢?還是不翻呢?」  據悉,自《1Q84》始,村上春樹作品在中國的版權問題開始引發激烈爭搶。在此前,村上春樹的作品均由上海譯文出版,翻譯者林少華,用他本人的話說,自己至今已翻譯了村上春樹四十餘部作品。
  • 翻譯村上20餘載——林少華眼中的村上春樹 讀者眼中的林少華
    以這樣的自白開場,8月19日,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一場題為《我見到和我翻譯的村上春樹——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的講座。作為2018上海書展《書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講壇》的活動之一,講座吸引了不少讀者前來,預定9點半開始的講座,不到9點已經座無虛席。
  • 如果沒有美感,文學翻譯還能算文學麼
    今年是著名翻譯家傅雷誕辰110周年。人們在追憶、重溫傅雷經典譯作的同時卻發現,幾十年過去,我們很少能找到堪比當年的文學翻譯作品。儘管新譯本每年層出不窮,生硬、難讀卻是讀者普遍的「抱怨」。甚至還有人總結出經驗:買漢譯的外國文學作品,越老的版本越好。我們今天的文學翻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 林少華的「免死金牌」——村上春樹對翻譯自己作品的看法
    有許多人認為林少華的翻譯個人風格太重,改變了作品原有的特質,甚至有人造謠說,村上春樹本人也對林少華的翻譯意見很大,所以才將《1Q84》的大陸翻譯賣給了南海出版社,改由施小煒進行翻譯。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尚且如此,林少華作為譯者,有喜歡其譯作的,自然就有不少不喜歡其譯作的。但作家本人怎麼看林少華呢?
  • 林少華:我翻譯巖村和朗 絕不會有村上味兒
    翻譯是有限的再創造,一旦有主觀能動性參與了,原著味道肯定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再現的程度方面,好的再現都在80%上下,90%都很難達到。」一個是日本最會畫老鼠的老爺爺,筆下有「小猴子坦坦」、「小飛鼠烏嚕嚕」、「瓢蟲瓢瓢」、「尖尖鼠一家」等許多許多可愛的「小夥伴」;一個是中國最著名的村上春樹譯者,他的村上譯本風靡萬千文藝青年,有人認為只有他的風格才能詮釋村上的孤獨與無奈。
  • 「御用翻譯」林少華:我和村上春樹都傾向孤獨
    林少華:幾年前就這個現象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大多調查對象都會選擇「村上春樹的作品提供了一種看待和把握世界的另外一種視角和方法」。另外從我個人接觸的範圍來看,「村上春樹熱」和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青年心理有契合的成分。    山東商報:近十年,日本的新一代文學開始在大陸悄然流行,比如80後作家青山七惠和金原瞳,您對這些作家、這些文學怎樣看待?
  • 日本繪本名家間瀨直方做客大V直播
    9月9日上午10:00——11:00,間瀨直方將和中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彭懿、周龍梅共話「如何與孩子共讀全景式圖畫書?」  間瀨直方訪華首站大V店  北京是間瀨直方先生來華的第一站,受大V直播之邀,他將與中國的大讀者和小讀者親切交流,共同品味全景式交通工具繪本「開車出發」系列觸動心靈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