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即學習力,孩子四歲以前的保護很重要,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

2020-12-20 小意觀育兒

你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困擾,孩子總是沉迷於一件事情之中,對你說的話就是油鹽不進。朋友和我吐槽說,每次叫孩子吃飯都要三催四請,就是不願意放下他手裡的那些玩意,她強制打斷就和她又哭又鬧。

孩子這樣看似是浪費時間,其實是專注力正在集中的表現,他們專心做事的時候,卻被粗心的父母當作主次不分,不聽話的表現。家長突然打斷,就會引起他們反感,煩躁的情緒。

長期忽視孩子的專注力,長大後的孩子對待學習工作就很難集中精力,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什麼是專注力呢?

專心地做一件事情,不為外在事物所幹擾,這種能力,就是專注力。就比如佛家坐禪,就是專注力極高的一種行為。

孩子天生就是專注力的高手,寶寶尚在襁褓中的時候,就已經具有專注力。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面對大人的逗弄,他們會睜大眼睛定定地看著你,即使你已經不去看他,他也還是一直看著你。

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時間是不同的,一般4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的時間是5~20分鐘,4歲以上的孩子是20~40分鐘。對於四歲以前的孩子,專注力的保護是關鍵。專注力被保護得好的孩子,在未來能夠比別的孩子具有更多的優勢。

專注力對於孩子有什麼好處?

如果你每天花15分鐘集中注意力,這將會對一天中其餘的99%的時間產生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埃弗雷

01 有利於孩子精神的快速恢復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心投入進去,心無旁騖,不僅減少了做事時候來自其他事物的心理壓力,還能在做完這件事情的時候找回原本的狀態。

02 好的專注力可以發展成為好的學習力

良好的專注能力能夠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貴在專心,也敗在分心。學不進去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受外界幹擾影響太大,擁有好的專注力,間接也能獲得好的記憶力,孩子才能高效學習。

小時候,能玩的東西少,抱著一個玩具就可以玩上一天,慢慢長大了,卻總是東玩玩西弄弄,三分鐘熱度,集中程度也就降低了,這是為什麼呢?

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

(1)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大,越來越融入世界,受到外界的影響因素也在逐漸變多。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對孩子誘惑太多,快節奏的產品打亂了孩子正常的思維步驟。

(2)孩子有了分辨能力,擁有自己的喜好,對待不感興趣的事物不想深入了解。

(3)在成長時期經常被打斷,無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實,孩子先天是喜歡專注的,但是後天受到環境影響被分散降低了專注能力,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去破壞他們自然萌生的專注力,其次還可以主動為提高孩子專注力創造條件。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從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可以陪著孩子玩一些小遊戲,例如拼圖遊戲、迷宮遊戲、撲克牌、搭積木等等。這些遊戲都需要孩子投入時間和精力,並且需要極大的耐心,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完成的。孩子被遊戲吸引,不自覺地全身投入進去,也就很自然地提高了專注的能力。

·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環境

孩子在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就比如當我們放了一首悠揚的音樂,心情得到了放鬆,腦子裡雜亂的事情被掃空,我們就更容易入睡。

父母在保證自己處於一种放松的心情之下,對待孩子不要過多的批評以至於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輕鬆的環境可以掃除孩子的疲憊,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投入進去,就會忘記時間。

·不要隨便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事情

許多孩子的專注力,是在父母的粗心忽略之下被扼殺的,父母總是容易不自覺地將想法強加於孩子。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心中的規範的時候,就會嚴肅地打斷,強行把孩子拉回"正軌",孩子習慣了這種感覺,在下一次就很難集中了。

寫在最後:

專注力對於寶寶成長至關重要,但是先天專注力容易被後天所影響。作為父母,想要有效恢復專注力,就需要提高意識,在避免破壞孩子專注力之外,採取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培養和訓練,促成孩子成就美好的未來。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注力的養成,離不開這4點,堅持做到的孩子將來學習不會差
    「注意力是一扇門,一切外部世界的東西要進入靈魂都需通過這扇門。」這是19世紀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的名言,點出了專注在知識吸收和智力發育中的力量。兒童的學習能力不是單一的吸收知識的過程,是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理解力綜合作用的結果,進而影響語言表達、操作能力、運算能力、聽/視知覺能力,這其中的絕大部分都建立在專注力上,即能夠控制自己的精神專注在學習上的能力。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安靜坐下來學習,家長需要做到3點
    家長用對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有助於專注的「外部環境」,孩子其實是可以做到安靜坐下來學習的。想讓孩子安靜坐下來學習,家長需要做到3點,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這個實驗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孩子的專注力,在很多時候都是被家長親手破壞掉的。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相對自由的空間,允許孩子做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情,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需要做到2點,對孩子以後學習很有幫助
    專注力好的孩子有著很強的掌控能力,往往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做到冷靜地分析局勢,從而突破自己;而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則容易被壓力難倒,心理承壓能力低,面對困難的時候顯得慌亂不安。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一般不會差,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做好2點
  • 家長做到這三點,必定事半功倍!(新生家長強烈推薦)
    家庭要營造學習氛圍,父母必須要帶頭執行。因此父母也要堅持學習,比如晚上7—9點是家庭共同學習時間,每個成員自覺遵守!自動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你做到了,孩子自然做到!所以家長的言傳身教最重要!◇ 制定計劃。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學期學習計劃,明確了目標,孩子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知道每天做什麼,剩下的就是堅持!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一提到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很多家長就開始吐苦水了:孩子做事不專心,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做事拖拉,一個小時的作業可以做上三小時;好動,吃個飯也要走來走去.....我之前也寫過探討孩子專注力培養的文章,父母在後臺的評論也是各盡精彩。
  • 孩子懼怕挫折,「心理復原力」很重要,家長應該知道這三點
    家長的這些做法都是很不正確的,因為這會讓孩子失去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心理復原力。可惜的是,有些家長並不知道這種能力是什麼樣的。ONE 什麼是「心理復原力」?心理復原力指的是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迅速地調整好心態走出失落的能力。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有研究數據顯示2-3歲的孩子注意力一般在10分鐘左右,5-7歲大概是15分鐘左右,7-10歲20分鐘左右,10-12歲大約25分鐘,13歲之後能達到30分鐘以上。 當然,孩子自身的發育情況和成長環境等方面因素,也會影響著孩子的專注力發展。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注意力訓練方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多半是專注力沒培養好,這樣保護孩子專注力
    單位時間內學習效果更強,學習成績也會比注意力不強的孩子高很多,學習負擔也會更輕。2.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他的自信心也會隨之上升。專注力是孩子生下來就具有的能力,但如果後天得不到好的訓練和保護,它是會衰退的,很多小孩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可能就是他的專注力遭到了破壞。
  • 提升孩子專注力,我沒有刻意訓練,做到「四不要」就是幫孩子了
    如果孩子上課狀態不好,真的影響學習的話,大概率是專注力不好。李玫瑾教授認為: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並解釋說:活躍的孩子,耐不下性子聽課,一會兒盯著老師,一會兒被窗外吸引,一會兒又注意前邊的同學,知識過眼不過腦。家長又問了,專注力不行怎麼提升?經常看到專注力培訓班、還有專注力訓練書籍,專注力是要專門訓練嗎?
  • 提升孩子專注力,我沒有刻意訓練,做到「四不要」就是幫孩子了
    並解釋說:活躍的孩子,耐不下性子聽課,一會兒盯著老師,一會兒被窗外吸引,一會兒又注意前邊的同學,知識過眼不過腦。家長又問了,專注力不行怎麼提升?經常看到專注力培訓班、還有專注力訓練書籍,專注力是要專門訓練嗎?
  • 李玫瑾:孩子學習總「三分鐘」熱度?培養專注力,試試這3個方法
    自從孩子上小學,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說是家長每天最關心的事情了,為了讓孩子學習好,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補課班,有的家長每天下班都陪孩子學習。她曾說過:「專注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專注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學業成績的高低」。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專注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針對於孩子學習時總是「三分鐘」熱度,家長卻沒有好的辦法培養孩子專注力,別急,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小學一年級孩子專注力弱,家長做好這3點,專注力提升不再難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家長對孩子的需求就從之前的開心就好,轉變成學習要好。對孩子在學習上會提出一定的目標,並且要求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如果家長對這方面有所疏忽,沒有對孩子加強專注力方面的訓練,等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做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孩子的做題錯誤率會越來越多;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上課。
  • 培養孩子專注力,做到這三點,讓孩子從小擁有學霸特質
    入學後,家長發現孩子上課開小差、寫作業不認真、做事丟三落四,這些都是孩子專注力差的表現。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首先應該從家長做起,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通過閱讀、遊戲逐漸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最後一定要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由於孩子特有的生理特徵,導致他們能專注於一件事的時間本身就很短。
  • 做到這四點,完美地毀掉孩子專注力
    專注力在教育圈已然成為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面臨過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其實想要孩子專注力變好,辦法有很多,但想要變壞,做到以下這幾點就完全夠了。,但不到一分鐘就開始嫌孩子煩了,為了你們這自私的一分鐘,把孩子的專注力生生地打斷了,不是自私是什麼?
  • 小學一年級孩子專注力弱,家長做好這3點,專注力提升不再難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家長對孩子的需求就從之前的開心就好,轉變成學習要好。對孩子在學習上會提出一定的目標,並且要求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如果家長對這方面有所疏忽,沒有對孩子加強專注力方面的訓練,等孩子上到三年級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做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孩子的做題錯誤率會越來越多;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上課。
  • 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後專注力差,甚至懷疑多動症。專注力與學習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專注力強的孩子學得快、成績好。所以,家長總會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1歲以下專注力約2~3分鐘;2~3歲約5~8分鐘;3~4歲約8~10分鐘;4~5歲約10~20分鐘;進入學齡期後,孩子的專注力與成人相近。只有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才能在此基礎上拓展更強的能力。
  • 培養孩子專注力,父母不應該做6件事,父母多做5件事提高專注力
    文:樂源原創說到孩子專注力,讓我想起了《三字經》裡:「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教育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專心專注。也總是聽到一些寶媽,說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家孩子,專注力不夠,喜歡邊學邊玩、喜歡聽講、開小差、坐不住。
  • 孩子智商不高?其實是專注力不夠,做到這4點,專注力飆升
    ,不能做到自主學習。做到這4點,孩子專注力飆升其實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醫生,會暫時的對孩子的情況有所改善,但當孩子回到特定的家庭環境,受到特定的場景影響時第1點:不要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舉個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在孩子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時,爸爸媽媽在一旁隨便調換頻道,開關電視;家長給在認真看電視的孩子,送點水果,喝點牛奶等等,不要用這些人為的因素去幹擾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專注力只能保護不能培養!這4個誤區千萬別踩
    注意力有多重要?並不只是專心學習那麼簡單。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往往也會合併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同伴關係障礙、甚至焦慮抑鬱。所有這些問題中,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問題發生時也會比沒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要嚴重很多。
  • 孩子專注力差成學習效率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家訓練孩子專注力?
    文丨飯飯媽專注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能力,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認識到了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就拿學習來說,專注力較強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所思索的問題上面,從而就會對問題產生更全面的認識,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問題,繼而產生更多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