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在教育圈已然成為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面臨過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其實想要孩子專注力變好,辦法有很多,但想要變壞,做到以下這幾點就完全夠了。
這是我們時常可以看到的一種方法,它會出現在各種場合,孩子在上早教班的時候,孩子正認認真真上課,奶奶跑過來,說一句:「我寶貝渴了吧,來喝杯水吧!」
我前幾天就因為類似的行為生了我嶽母的氣。休息日的時候,孩子正躺我懷裡聽繪本,場面一直都很和諧,而且孩子聽得很認真,我們互動的也很好,這個時候孩子外婆從外面回來,孩子本來並沒有注意到,依舊沉浸在繪本故事中,但這時候孩子外婆從包裡掏出了許多糖果,對著孩子說:「寶貝,某某阿姨今天結婚哦,給了外婆還多糖,你要吃嗎?」孩子思緒瞬間被帶走了,一定要吃那個糖。但是由於現在在換季,孩子發燒剛好,還流著鼻涕呢,我不準他吃,讓他放下,孩子嘛,肯定是放不下糖的,結果我扔下了書,跟孩子好一頓說才讓他放下了糖。
其實這件事的錯誤完全不在孩子的,我氣的是我的嶽母大人,在孩子正專注看書的時候很不合時宜地打斷了我們。
我認為這種行為是自私的,每個家長剛回到家都會寶貝長寶貝短的和孩子親熱,但不到一分鐘就開始嫌孩子煩了,為了你們這自私的一分鐘,把孩子的專注力生生地打斷了,不是自私是什麼?
孩子的認知是有限的,他還處在認知的過程中,對於我們來說是常識的東西,在孩子那裡就是新東西,但很多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在孩子邊看書邊自言自語的時候,非要給他糾正哪裡讀錯了,應該怎麼讀。
思緒是這樣的,當我們沉浸其中的時候,可以發散出很多的東西,但當有人打斷我們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丟失掉興趣,而且這不是打斷,而是把你們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試問誰願意被這樣支配呢?孩子只會在以後的日子裡中斷這種嘗試。作為家長,你也成功的毀掉了孩子專注力的自我訓練。
舉個例子:孩子一說喝酸奶,你馬上拿出來,並且擦好吸管遞給他。每次看到這樣的家長我都想說一句『你怎麼不替他喝啊』。
提升專注力的方法都很多種,可以從思維上,也可以從行為動作上去提升,你這樣去幫他其實是害他,給他喝慢性毒藥。
三分鐘熱度就是這樣來的,可選項多了,就會有選擇困難症,就會拖沓。然後在玩的時候玩著玩著不想玩了就會去玩其他的,到最後玩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裡要重點說一下,玩一定是要帶著目的和意義去玩的,如果毫無目的和意義,我覺得玩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對於孩子,我們要不就是為了讓他們放鬆心情,要麼就是特意去開闊他們的視野,要麼就是去培養某一項能力(可以是社交、也可以是專業技能)。
看,毀掉孩子專注力只要做到這幾點就行了,你中招了嗎?
之前我有寫過關於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