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我們經常使用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從孔夫子的身上說出來的,在論語之中被收錄下來,常常被用來告誡學生們要虛心求學,而大家往往會理解成這個意思。那就是三個人在一塊走路,這三個人裡面一定有我的老師,在某個方面他一定有值得我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但這句話被人們誤解的太深了。不要光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後面那句才是關鍵。
孔子說的這些話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雖然說他的言論已經變成了現在的國學經典,不過這些話語的內容經過漫長時光的洗禮,不免也會發生一些偏差。比如說孔夫子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現代人眼中,這就是孔子誣衊女子的一句胡話,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並非如此,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後面則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裡面說的女子並不是說的女性,而是說的那些內心狡詐的人,而這裡說的小人就是那些卑鄙無恥的人,難養就是無法相處。所以這句話也就是在告訴我們,那些卑鄙無恥和內心險惡的人是無法和他們相處的,如果和他們親近他們就會不知道什麼叫做謙遜,如果和他們疏遠,他們就會心生怨恨。
而如果同理印證一下,我們就能夠知道,其實「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在我們現在的理解之中也發生了一些偏差,我們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後面的兩句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裡面說到的三人並不是三個人,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三、六、九的意思就是多,而這句話的意思那就很明顯了,就是說有幾個愛好相同的人在一起走,裡面一定有能夠做我老師的人,而我們要選擇那些好的方面主動學習,那些不好的方面,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過。
孔子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要主動虛心向別人努力學習這種精神值得鼓勵,而這句話也因此受到後世人的追捧,能夠流傳千年,不過相比于謙虛的精神而言,更加難得的則是自省。幾個人在一塊走路,人們往往會崇拜那些超過自己的人,而會唾棄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自省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雖然說這句話是真的家喻戶曉,不過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真的很少,人們總會犯錯,人們總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別人的優點。這個時候人們需要時間平靜下來,人們需要的就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