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漫談】不懂基因檢測,都答不了英語高考題了

2021-02-18 BGI華大

每年高考,總有那麼一些題,讓考生有掀桌的衝動。

出題人,我想和你談談

你還不了解生物技術研究人員到底做些啥時,就要寫它和攝影師、焊接工人誰更有風採的作文,你明明記得「蝴蝶翅膀有顏色啊」,卻要寫基於「蝴蝶翅膀沒有顏色」前提的文章,連大豆、蠶豆還分不清的城裡孩子,面對著「絲瓜藤和肉豆須」急得抓耳撓腮。更有甚者,湖北高考數學題出現「鱉臑」(biēnào)一詞,許多人連怎麼讀都不知道。出題人別鬧,看來這數學確實要語文老師教。

不識這倆漢字不影響做題,但看不懂題目,英文作文就不好寫了。

廣東英語高考作文題以「DNA檢測技術與應用」為材料,要求考生寫一篇文章介紹這一新技術。這一和基因科技掛鈎的題目,讓許多並不了解這一方面內容的學子頗為費神。

‍‍‍‍廣東英語高考作文題是這樣的

請根據以下信息,介紹國外醫療行業出現的一項新技術,內容包括:

技術名稱:DNA檢測

檢測方法:唾液樣本分析

檢測費用:125英鎊

檢測市場:4到6周

檢測用途:

1、預測重大疾病

2、預知食物偏好

3、提示合適的鍛鍊方式

檢測影響:

1、增強健康意識

2、易引起過度焦慮‍‍

‍‍ 題目來源於新浪http://slide.edu.sina.com.cn/slide_11_67925_27921.html#p=12

不懂技術的考生們,估計是把題目看了5遍後,硬著頭皮寫的。但作為好讀書、求甚解的好學生,你可以了解更多,也許某天當了出題人,也可以虐一把(開玩笑啦).最重要還是因為,這項技術和我們每個人的健康都有關聯。

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審題,看題目中說到的這些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

基因檢測預測重大疾病


孩子的健康基礎,從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一瞬間,就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基因中平均約有7~10組基因存在缺陷,一旦父母雙方存在相同的基因缺陷,孩子就有可能患上罕見病,比如苯丙酮尿症、鐮刀型貧血症、地中海貧血症等。目前罕見病的治療手段及效果非常有限,預防是最好的方法。

基因科技可以帶來幫助——準媽媽懷孕前或懷孕期間,通過抽取夫妻雙方各5毫升血液就能了解夫妻雙方致病突變的攜帶情況,從而能夠推斷後代患病的風險。對於在檢測中提示有生育遺傳病患兒風險的夫婦,我們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等手段進行幹預,有效避免嚴重遺傳病的發生,真正實現「可控、可防」,完成所有夫婦希望有一個健康寶寶的夢想。

再比如腫瘤。惡性腫瘤的發生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像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17種癌症具有比較明確的遺傳相關基因和遺傳機制。如果正常人群攜帶有遺傳性腫瘤相關變異基因會顯著增加個體患癌的風險,而通過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有效可預測受檢者的患病風險,及時採取預防措施真正做到癌症的未病先防。

基因檢測預知食物偏好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飲食偏見,有的與成長環境有關,有的則和基因有關。比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香菜,國外生物學家通過對染色體的研究,發現這是11號染色體「位點rs72921001的多態性」在作怪。如果OR6A2嗅覺受體基因出現變種,就會難以接受香菜,甚至覺得它有股鹼性肥皂味。

我們的味覺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鹹味」、「鮮味」五個大類,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一些與味覺能力相關的基因。有二十幾個基因與不同類型的苦味相關聯,比如,有種苦味基因為TAS2R16,這個基因強的人對苦味敏感,能嘗出植物中常見的吡喃葡萄糖苷類毒素,這與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有關;人的酸味敏感度,基因因素起到約53%的作用,高於環境因素的作用;辣味和甜味的感知可能取決於同一個受體……

正因為我們的基因有差異,基因檢測或許可以讓每個人都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餐譜,不僅能照顧到你愛吃的,還能把你需要的營養也涵蓋在裡面。

基因檢測可提示合適的鍛鍊方式


有的人愛運動,有的人壓根不喜歡運動,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的研究者們曾發表研究稱,通過老鼠研究發現,老鼠的運動活躍性會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這一研究還將針對人類進行。

運動會讓我們更健康,但因為先天基因與後天體質的不同,不同的人適合的運動形式不一樣。像攜帶「猝死基因」的人群,不適合劇烈的運動,馬拉松比賽中時有選手猝死的事情發生。運動性心源性猝死(SCD)是運動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與形式,一般心源性猝死沒有徵兆,體檢也不易發現,基因檢測或許是最好的預防方法。攜帶會導致嚴重心律失常基因的人士不應從事高強度的運動。

基因檢測能增強健康意識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因檢測還可以揭示更多與健康相關的內容,並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比如,通過檢測發現,孩子患有影響智力發育的苯丙酮尿症,如果不讓孩子吃含苯丙氨酸和可以轉化為苯丙氨酸的食物,對智力影響不大。再比如自閉症,如果早期發現早期幹預治療,將減輕病症,讓孩子擁有較為正常的生活。

再以乳腺癌和卵巢癌為例,國際公認的遺傳相關基因為BRCA1和BRCA2,攜帶有BRCA1/2基因突變的女性,其一生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87%,患卵巢癌的風險也超過40%,而且會導致發病年齡提前。如果檢出攜帶BRCA有害變異基因,通過嚴密的定期檢查、服用藥物及預防性手術等早期幹預措施可顯著降低患病風險:服用他莫昔芬可降低乳腺癌風險53%,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卵巢癌患病風險60%,預防性乳腺切除可降低乳腺癌風險>90%,預防性卵巢切除可降低卵巢癌患病風險96%。

基因檢測易引起過度焦慮?


一些人認為,基因檢測的結果,只具有指導意義,而沒有治療作用,如果檢測出具有較高的患病風險,將為受檢者帶來巨大的壓力。真是這樣嗎?華大基因能幫助受檢者了解自身基因信息,預測腫瘤發生風險,以實現腫瘤的早篩查、早診斷。並以此結果為依據,由專業的遺傳諮詢師給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案,做到癌症未病先防。這對有遺傳家族史、關注自身健康的人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科技在發展,以前很多癌症都是絕症,現在都可以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只要作息正常,飲食、運動合理、情緒穩定,患病風險會降低。這也要求我們擁有正確的健康意識,了解自己,做「聰明的」自我健康管理者。

如果你有健康問題需要諮詢,歡迎留言哦~小編將諮詢華大基因的遺傳諮詢師及營養師,給您解答~

相關焦點

  • 不懂基因檢測,都答不了英語高考題了
    你還不了解生物技術研究人員到底做些啥時,就要寫它和攝影師、焊接工人誰更有風採的作文,你明明記得「蝴蝶翅膀有顏色啊」,卻要寫基於「蝴蝶翅膀沒有顏色」前提的文章,連大豆、蠶豆還分不清的城裡孩子,面對著「絲瓜藤和肉豆須」急得抓耳撓腮。更有甚者,湖北高考數學題出現「鱉臑」(biēnào)一詞,許多人連怎麼讀都不知道。出題人別鬧,看來這數學確實要語文老師教。
  • 不懂基因檢測丨高考怎麼考?
  • 如此牛氣,高考英語作為竟然是「基因檢測」
    科技在發展,基於健康的檢測方式也越來越先進。為中國南大門的廣東,今年高考英語作文竟然是寫「DNA檢測」 ,可謂是粵味濃鬱。
  • 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陳小姐聽信基因檢測公司的宣傳,花4萬元做了一套關於癌症的風險評估檢測,然而結果拿到手後令人瞠目結舌: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布滿密密麻麻的生物學概念,放眼望過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藥物」這幾個熟悉的詞。「別說普通市民,就連醫生或生物專業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同濟醫院基因治療中心主任汪道文教授直言,基因測序報告如果沒人解讀,對被測者來說無異於一本天書。
  • 武漢一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陳小姐聽信基因檢測公司的宣傳,花4萬元做了一套關於癌症的風險評估檢測,然而結果拿到手後令人瞠目結舌: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布滿密密麻麻的生物學概念,放眼望過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藥物」這幾個熟悉的詞。「別說普通市民,就連醫生或生物專業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
  • 基因檢測,沒有人不需要
    嬰兒基因保存和檢測,可以幫助找到嬰兒遺傳性和非遺傳性疾病的相關遺傳基因並積極做好預防工作,對他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兒童選擇基因檢測,不僅可以掌控疾病易感基因,為一生的健康提供保證,還能分析其性格、愛好、脾氣秉性、成長風險等。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靠嗎?為什麼父母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檢測是近幾年興起的,通過口腔拭子來獲取孩子的基因,並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長」。想更全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天賦,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兒子在做主持人方面竟比做拳王更有天賦。隨著中國生物科技不斷進步發展,兒童天賦基因基因檢測行業也越來越成熟。應該以更包容的態度看待這些新的科技產品。
  • 基因檢測「劇透」人生?
    那是個冬天,北京的氣候讓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他極度不適應。他開始出現嚴重的閱讀障礙,整夜睡不著,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和廣場恐懼。路上碰到搭訕推銷的人,便會非常驚恐,最嚴重時被別人碰一下都覺得非常痛苦,坐地鐵要戴著帽子口罩將自己與周圍隔離。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破解天賦基因密碼
    孩子聰明活潑,什麼都喜歡,我們不想盲目培養,可這麼多求真班,該怎麼選擇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聽講,為什麼? 孩子記憶力很好,可為什麼學不好外語呢? 怎麼才能知道孩子的天賦有哪些呢?它們不僅受到營養、教育、生長環境、生活習慣等的影響,同樣遺傳因素和自身的天賦基因也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性。在充分了解天賦基因檢測的積極和不足的前提下,提醒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選擇。
  • 關於基因檢測,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一、你認識的「基因檢測」是這麼來的1、基因檢測是個新生事物基因檢測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詞彙,許多人還停留在對無創DNA和親子鑑定的認識,它是一項新興技術,而新生事物最初的產生、發展往往都伴隨著質疑聲。
  • 肌營養不良基因檢測——佳學基因
    姐姐擔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會遺傳此病,於是來到基因解碼研究中心進行檢測,檢測人員對弟弟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所有肌營養不良致病基因的病因查找,即肌營養不良致病基因鑑定。檢測結果顯示弟弟DMD基因未發生突變缺失,可排除杜氏、貝氏肌營養不良症,而AHDC1 基因發生突變,該基因的嚴重序列變化會導致Xia-Gibbs 綜合症。
  • 康健基因:關於基因檢測,您真正了解多少?
    類似的問題就在你我身邊,以前我們也許無法判斷,但現在,基因科技可以給我們一把鑰匙,解開人體之謎。隨著基因與基因組學研究不斷發展,基因檢測正引導著預防醫學的發展,並應用於疾病預防、基因診斷、個性化醫療等各個方面,基因檢測已成為人體說明書。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除了外傷,一切疾病都與基因有關!
  • 基因檢測已經走進百姓家庭,哪些人群需要做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以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在歐美國家,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了人們預防疾病、合理用藥的常規方法;在我國,基因檢測也將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 盧煜明:基因檢測已經可以在早期篩查癌症
    在頒獎典禮上,盧煜明發表了獲獎感言,他回憶了自己發現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歷程中的關鍵時刻:最早在醫學院讀到文章,開始對產前檢測感興趣,到後來從英國回香港經歷了冒險,之後有團隊的幫助、並在香港中文大學具有自由精神的環境中從事研究。同時,他向一路支持的導師和朋友、家人致謝。
  • 基因家族:你知道什麼是基因嗎?你對基因檢測了解嗎?
    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屬性)。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組成簡單生命最少要265到350個基因。
  • 03期:基因檢測~~考研英語題源外刊賞析
    隨著英國基因檢測的流行,她並不是其中的個例:許多人都了解到自己「註定要得」的疾病並不得不痛苦地接受現實。根據2015年一項政府委託報告,英國基因行業收入有8億英鎊,然而截至報告發布時只有5%來自於利用人類基因組信息開發新藥品、創造新療法的公司和研究者。
  • 基因科普:一讀秒懂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
    若夫妻雙方皆為同型地貧攜帶者,則下一代有1/2的機會成為地貧基因攜帶者,1/4的機率患地中海貧血。 輕型地中海貧血症主要遺傳了父親或母親的異常基因,一般都沒有特別明顯病徵。而重型地中海貧血症則遺傳了父母雙方的異常基因,會嚴重貧血。
  • 解碼基因檢測系列報導|基因檢測江湖亂象:數據折損、造假,捆綁消費...
    而被噱頭吸引的消費者不知道的是,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與市場監管,檢測公司魚龍混雜,產品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現象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基因檢測已淪為部分商家的營銷工具。針對消費者的檢測結果,商家會進行二次「精準推銷」,如定製化妝品、兒童早教班、心腦血管保健品等,價格大多不菲。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
    連續幾日發酵後,華大基因對無創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公開辯護,並披露數據證明其高準確性。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在產前曾做華大無創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引發熱議。
  • 基因檢測是什麼,有啥用?
    一、什麼是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是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分析所含的各類疾病易感基因情況,從而預測身體患病的風險。根據檢測結果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從而預防和避免疾病的發生。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如同一本個人健康說明書,告訴我們該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