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還是兒媳最靠得住!」只有你先對她好,她才會對你好

2021-01-08 城東李公子

01

有次去發小家吃飯,阿姨當著我們的面開玩笑。

她說:「別看兒子是親生的,等到了關鍵時刻,可能還真指望不上。等你們以後要是有了兒子,千萬要把對兒子的疼愛攢起來,等將來他結婚了,留來疼他媳婦。」

發小的臉頓時就紅了,哀怨道:「媽,你至於的嘛!」

然後從阿姨的口中,才了解前後是怎麼一回事。

阿姨的身體不好,血糖高,為了時刻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想讓發小在網上給買個血糖儀。這些都是阿姨偷偷跟發小講的,不好意思讓兒媳給自己買。

結果呢?發小第一天忘了,第二天忘了,第三天還是忘了。最後還是兒媳聽到阿姨隨口那麼一說,立馬就給買了一個較好的。

這一小小的舉動確實很讓阿姨感動,現在還經常提起。

其實很多時候,男人並不像女人那般心細,尤其是中年以後,肩膀上的壓力更是讓他一刻不敢鬆懈,對家庭也好、對父母也好,完全是照顧不過來的,也是沒有精力去照顧的。

腦子裡永遠想著工作上亂七八糟的事情,只知道不停地賺錢。

所以不敢說絕對,大多數情況下,兒媳比兒子是更可靠的。一般來講,女人也往往都比男人更孝順,更體貼。

我覺得,那些聲稱自己到老不會指望兒媳,有兒子就夠了的公婆,簡直愚蠢。

講句難聽的,那是兩個人的家,兒子一個人不當家,但凡兒媳從中阻攔,你寶貝兒子的孝心必然要大打折扣。真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也不要把事做得太絕,給自己留條退路,以後怎麼樣都還不知道,有無數種可能。

02

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對兒子最好的疼愛,就是把對他的疼愛轉到兒媳身上。

疼兒媳就是在疼兒子,幫兒媳就是在幫兒子,或者說,疼愛兒媳的效果,遠遠是大於疼愛兒子的,這對於他們夫妻倆的感情也有好處。

不論從哪一立場、角度和層面來分析,都是這樣的。

所以真正聰明的公婆,哪怕不去疼自己的兒子,也要去疼自己的兒媳,沒什麼計較的,別忘了他們是夫妻,是利益共同體。

對兒媳刻薄、算計,甚至故意欺負、為難和壓榨,先不講兒媳對你有什麼怨言。

這首先就會影響他們夫妻倆的感情,也會讓兒子在中間很難做,這麼簡單的事情,我覺得你應該是能明白的,況且你也是一個過來人,是從兒媳熬成婆婆的。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這兩年他在事業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別人都說他有本事,但我們身邊人常說他,這不是你有本事,這全然是因為你背後有兩個偉大的女人,一個是老婆,一個是母親。

是老婆和母親幫忙分擔了原本該他承擔的責任,這才讓他能夠一心撲在事業上。

假設,如果他每天都很忙,沒有精力過問家庭,老婆理解歸理解,可一個人承擔了兩個人的責任,難免會抱怨,因為操心費力而抱怨,那麼太有可能讓他分心了。

所以你看,母親主動幫忙分擔,看似是幫兒媳分擔,實際上是幫了兒子,也是幫了自己,成全了那一個大家。

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很多公婆對兒媳刻薄,依仗的是自己有女兒。

有沒有想過,女兒將來結婚了,也會有自己的家庭,那麼她和兒子是一樣的,所有的孝心都要受到家庭的限制。女兒也要考慮自己丈夫的感受,考慮自己的家庭情況,允許的話,那自然很好,如果種種因素不允許,怕是只能靠你理解了。

03

蘭姨今年56歲,有件事,真是將她溫暖和感動到了。

去年住了一次院,動手術前在醫院躺了近一個星期,動完手術後又在醫院裡躺了近半個月。先不說兒媳是如何細心照顧她的。

前後加起來20多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兒媳每天都是換著花樣給做飯,耐心地給熬各種粥,煲各種湯,因為每天還要上班,有時候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太晚的時候,就直接趴在病床邊將就一宿。

蘭姨看了特別的心疼,就勸兒媳不用再往醫院來了。

可兒媳總回:「我沒事的,還年輕頂得住,爸本來身體就不好,不會做飯也不能熬夜,再說了,這也是我應該做的。」

不光蘭姨心疼,她的兒子也很是心疼,就提議要自己來醫院守著,可兒媳一樣還是擺擺手:「你一個大老粗,能照顧什麼人啊?況且就算你來了,也不方便。」

後來蘭姨出院了,在家裡靜養的那段時間,兒媳一樣還是隔三差跑來給做飯、給洗衣服,實在要是忙,就會在電話裡交代一些亂七八糟的瑣事。

另外還有,兒媳一直是算著日子的,等到了醫生囑咐的複查時間,所有人包括蘭姨自己都給忘了,只有兒媳一個人記得,一大早就將蘭姨接去了醫院。當蘭姨推辭過幾天再去的時候,遭到了兒媳的拒絕,勸她說:「媽,這事可不能馬虎,查了我們就放心了,不然我心裡總是嘀咕著。」

兒媳之所以對蘭姨那麼好,完全是因為蘭姨年輕的時候,對兒媳是一樣的好。

當年兒媳剛嫁過來的時候,一家人還擠在一個院子裡,蘭姨對兒媳視同己出,當自己親閨女,什麼事情都主動幫忙分擔,給予疼愛。

所以蘭姨才會說:「年輕時疼愛兒媳,是我這一生做過最對的事情!」一個56歲阿姨的總結,到現在還經常掛在嘴邊,逢人就講:「人到晚年,還是兒媳最靠得住。」

04

真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好都是換來的。如老家有句俗語:「一好換兩好。」

你對我好,我才能對你好,婆媳關係就是很簡單,並不是很複雜,你對我一個好,我還你兩個好,一來二去就建立了親密的關係。

當然了,這也是要看人的,也是必要的前提,雙方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生活中為什麼有那麼多婆媳不和的情況?無非就是,要麼太過計較,要麼太過刻薄,把什麼都當成應該的。

十年看媳,十年看婆,婆媳關係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

趁年輕,好好善待自己的兒媳,人都有老的時候,一定不要太強勢,尊重是前提,接納是真諦。始終都要記得家和萬事興,先有付出才有會回報,才有播種才能有收穫。

想要營造出溫暖的家庭,一定要懂得尊重與接納,將心比心,真心換真心。

本來婆媳之間就沒有血緣關係,能維持下去且維持好,靠的就是情分,如果大家都能夠簡單一些,生活也會變的簡單。

-END-

相關焦點

  • 人到老了,還是得指望兒媳,事實上能指望的也只有兒媳
    01先跟大家聊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婆媳關係非常糟糕,沒有互敬互愛只有恨怨仇視,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男人在中間為難是肯定的,然後還會不會影響男人的孝順?其實,會影響到的。所以說,到頭來你就發現,兒子為了自己的小家,腳步根本就停不下來,真要是有什麼事情,只能找到兒媳。03宋燕到現在才醒悟:「人到老了,還是得指望兒媳,事實上能指望的也只有兒媳!」
  • 人到晚年,善良才會被善待,反之亦然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01人與人相處,如若不懂「將心比心」,很難跟別人處好關係。雖然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首先會在乎自己的感受好不好,但這並不等於說你可以忽略對方的感受。別人從別人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會去衡量自己的感受好不好。如果兩個人都只顧自己而不顧對方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句話說錯,都會鬧出矛盾。
  • 人到了晚年,兒媳婦和女兒誰更靠得住?聽聽這幾位的內心話
    導語 有的人說兒媳婦就是一個外人而已,可很多時候兒媳婦往往都是比自己的女兒還要靠得住,但也有的人覺得自己晚年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女兒。那人到了晚年之後,兒媳婦和女兒誰更加靠得住呢?
  • 人到晚年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只有這3樣……
    家居風水小竅門 家居風水,助你聚氣生財,消災避禍! 老話說的好,都說養兒防老。但現在看來,兒女上有老,下有小,夾在中間吃不消。等著讓他們養老,還真難指望上。 養兒防老如今成了養老防兒,防兒什麼?
  • 人到晚年,善待兒媳等於善待自己,反之亦然
    而有些人的貪念,則是想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這樣的人是想不勞而獲,覺得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了,自己就可以不用努力付出了。但有個問題是:你想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別人不一定會心甘情願給你,如果你一直無法實現「不勞而獲」的美夢,你自己又沒通過努力獲得什麼財富,你的日子自然就不會好過。
  • 老了體弱多病時,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人們總會變老,很多人說「養兒防老」,其實,真正的人在年老之後,子女不一定能夠時刻陪伴在身邊。年紀大了要有人照顧,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媳女兒哪個更靠得住?陳大媽說:「她和老伴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一兒一女,兒子常年在外邊工作,所以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以後,兒媳就辭掉工作,全神貫注在家帶孩子照顧二老,兒媳守在家裡伺候我們老兩口,照顧我們的孩子。
  • 這3種兒媳,你對她再好都是白搭!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感恩
    也只有一家人關係都處好了,其樂融融的,家庭才會越來越好,而且兒子也不會兩面為難。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的婆媳關係會弄得很僵。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媳婦啊,就算你對她再好,她也不領情,捂不熱她冷漠的心。這樣的人只知道向公婆索取,不懂得孝順,更不知道回報。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三種兒媳,對她再好,她也不知道感恩。
  • 70歲老人的感悟:人到老年,只有兒媳婦才靠得住
    我仔細聽了一下,他們聊的都是一些家庭瑣事,閒聊了一會兒,坐在窗子邊帶著一個氈帽的老頭慢悠悠的說了一句:你們覺得人老了誰最靠得住?話音剛落其他幾個老人就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有的說只有女兒才靠得住,有的說兒子才是最後的依靠,總之自己的子女都是最孝順的。
  • 「兒媳在娘家坐完月子了,可以接她回來了」「媽,我們離婚了」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婆媳關係如果和諧,在任何事上都會很和諧。婆媳關係如果不和諧,在任何事上都不會和諧。不管是婆婆不好,還是兒媳不好,不和諧的婆媳關係,早晚都會鬧矛盾。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金粉世家》金老夫人:人到晚年,想要活得輕鬆幸福,就學她
    金老夫人的智慧,貫穿了她的一生,尤其是晚年時期的做派,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第一,事事以丈夫金銓的決定為先,給足顏面金銓是家裡的頂梁柱,他本人除了年紀大了,有些好色這個缺點之外,樣樣優秀,年少之時習得一手好字,又會寫詩又會做文章,還曾去國外留學,為人坦蕩,靠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爬到了總理的位置。
  • 善待兒媳的婆婆,到晚年過得好嗎?三個70歲老人說了實情
    後來我打聽了周圍村裡的人,有的人說這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特別的辛苦,對自己的兒媳婦也特別好,是兒子和兒媳婦沒有良心。有的人說這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特別的吝嗇,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所以到了老年的時候才會被家裡面的人這樣懲罰。
  • 一個明事理婆婆的真心話:「先對兒媳付出愛,她必能看到我的好」
    每當說到婆媳關係,婆婆和兒媳就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 很多婆婆認為,兒媳婦是晚輩,首先得兒媳婦敬重婆婆,對婆婆好,才能換回婆婆對兒媳婦的好,所以婆媳不和主要是兒媳的問題;也有很多兒媳認為,婆婆是長輩,應該以身作則,先表現出對兒媳的接納和關心才能換回兒媳的好,所以婆媳矛盾主要是婆婆的責任。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前幾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這位寶媽的婆婆在她生產後,拒絕照顧孩子並告訴她:她已經把自己的兒子照顧大了,義務已經完成了。現在這個孩子不是她生的,她沒理由照顧,是誰生的就應該誰養。
  • 自己當了婆婆才知道,這幾種兒媳對她再好也白搭,她是不會感恩的
    現在的婆婆真難當,遇上不懂感恩的兒媳婦,你真的有苦說不出。你對她怎麼好,她都把你當保姆一樣使喚。稍微做得有一點不如她的意,就跟你記仇,沒完沒了的鬧。真的是自己當了婆婆才知道,這幾種兒媳對她再好也白搭,她不會感恩的。不懂感恩的兒媳婦。
  • 好煩惱!我婆婆真的太強勢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她都要管
    明明自己理虧還是要硬著頭皮爭辯,我老公什麼時候洗澡吃飯她都要管,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她早早的就放出話了,老了不指望我們養她,所以她就不管我坐月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沒有幫一把,倒是在傷口上撒把鹽,她是骨子裡討厭兒媳婦,見不得兒子對別的女人好。
  • 到了晚年才明白,陪你到最後的,只有這三樣東西
    人到晚年,最應該依賴的是什麼?或許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兒女或者是老伴,但是仔細想想,他們就真的靠得住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我們當然要相信人世間的真善美,但我們也要明白現實的殘酷,真正陪伴我們到最後的,絕不是老伴或者兒女,而是這三樣東西!
  • 「對不起,我沒義務給你帶孩子」兒媳冷靜回答,婆婆卻後悔了
    可是結婚後才發現,阻礙彼此關係的並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身邊最親近的人,那就是婆婆。 生活中,有很多選擇離婚的夫妻,多數原因就是因為婆媳不和導致的。 所以,如果想要婚姻幸福,一定要處理好與婆婆的關係,當對方帶著錯的態度與你相處的時候,聰明的女人都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
  • 人到晚年,終於醒悟,原來誰都靠不住
    雖然現在很少回老家,但鄰裡之間的感情依舊在,而且母親是一個特別念舊的人,回想起從前串門聊天的場景,她就顯得異常興奮。這或許是人到老年的快樂,簡單的回憶就可以讓她開心一整天。她時常會給街坊鄰居們送菜,李嬸種的菜,又大顆又好看,素有「種菜小能手」的稱號。李嬸又有拿手的針線活,說話和氣,附近的街坊們都很喜歡和她打交道。02李嬸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農村家庭總想多要幾個孩子,這才熱鬧,晚年才會有人養老送終。
  • 「兒媳,我女兒結婚你隨禮5000,真摳門」「她下次結婚我多隨點」
    Chapter 01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你尊重我我才會尊重你。常言道,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對待那些自私薄情的人,就不能太寬容了,既然對方不尊重你,你又何必對他笑臉相迎呢?事實上,親人朋友之間更是需要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考慮,如果只知道宣洩自己的脾氣,相處時態度只有壞沒有好,時間長了,就連親人朋友都會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