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知乎刷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超跑不裝個消音器?」,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禁笑出了聲,於是打算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所謂的「消音器」到底是什麼。
首先,絕大部分可以合法上路的車,即使聲音聽起來再暴躁,也都是裝了消音器的。
加裝消音器後,正面和負面的作用同樣明顯,正面結果就是噪音更小,額外抖動更小,車內乘坐環境更加舒適。而負面作用則是會限制排氣效率,同樣的成本下,越安靜的消音器,氣流量越小。
發動機的工作和人們運動時是一樣需要呼吸的,發動機工作分4個衝程:吸氣,壓縮,做功,排氣。缺一不可,限制排氣就好像讓人捂著嘴跑步,新鮮空氣進不來,濁氣出不去,跑不了幾步就會眼冒金星。
對於大部分家用車而言,低轉速工況是常態,追求低扭爆發力是目前大部分家用車企的共同目標,低轉速下發動機吸氣相對較少,所以排氣也沒有那麼激烈,所以家用車可以用小流量的消音器從而達到理想的消音效果,乘坐起來也更加舒適。
然而超跑等性能車則不然,高轉速區間性能是超跑追求極致動力的剛需,巨量的進排氣就需要有效的吸氣、排氣方式去滿足,而且,超跑的存在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獲得最高的性能為主要出發點,因此不能用家用車舒適性的標準去衡量超跑,因此超跑的消音器為了儘量不限制排氣,就不會把音量消掉那麼多,不過超跑的消音器也會遠比家用車的貴,這樣才能達到既消音又保持空氣流量的目的。
這個問題稍微擴展一下,可以延伸出很多相關的問題,因為每種車都有它的缺陷,也應該有缺陷的存在,正是這些缺陷的存在,才使市面上有眾多的車型去專門強化相關能力,SUV負責越野,家用車負責舒適,MPV負責載客,性能車負責競速,多元化的需求才會出現多元化的選擇,每一種車都是強化或犧牲特定屬性,去滿足不同的消費者和使用場景。這不也正式汽車文化的魅力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