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畫出一幅較完整的風景寫生作品,樹立正確的觀察方法是很重要的。當多姿多彩錯綜複雜的大自然呈現在你面前時,首要的是把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訓練眼睛要整體地去看被描繪的對象,正確分辨它們之間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一是把握形體關係,自然景物的大小主次,景物之間的前後虛實等;二是對景物色彩關係的認識,將景物光源和環境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來觀察比較,正確地感受對象的色調冷暖層次;三是對色彩感受是通過反覆比較得出來的,不是捏造和違背自然色調規律憑空想像出來的。要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果斷,反對孤立地局部觀察和表現;要使畫面局部服從整體,次要從屬於主要。觀察景物的形體結構是這樣,捕捉自然景物色彩關係依然是如此。
在一幅畫面上,每一塊顏色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它是在對比中顯現出來的,有亮就有暗,有暖必有冷。沒有暗的對比,不會產生亮的色度。沒有冷的色相鋪墊,暖的色彩也會顯得枯燥暗淡。比較是觀察方法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比較就難以準確地鑑別和把握形體的大小、空間層次及色相中的微妙變化。
初學風景寫生的同學往往是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被動地照抄對象,看紅畫紅,見綠畫綠,對自然景物在特定光源和環境的影響下色彩的變化思考得很少,孤立地觀察抄襲景物的固有色,或死盯景物的某一局部,不去比較和分析。結果畫面雜亂無章,沒有主次,更反映不出自然景色的氣氛。
所以,在風景寫生訓練中,養成正確的整體觀察的習慣是首要任務.也是掌握繪畫方法的重中之重。整體觀察不僅在開始作畫時要注意,在深入刻畫過程中更要注意。整體觀察始終貫穿在整個作畫過程中。通過整體觀察、反覆比較,對色彩之間色相、色性、色度的變化有一個清楚的理解。掌握好這些訓練方法是完成好寫生作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