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講壇」欄目由大連商品交易所與和訊網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加強期貨市場投資者教育工作,引導投資者科學分析相關品種、理性參與期貨交易並嚴格控制相關風險。3月8日第四期期貨講壇邀請中期研究院副院長王紅英就「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與商品投資策略」進行講解。
以下為訪談的精彩實錄:
商品將維持一種溫和、穩固的價格上升態勢
主持人:關注期貨市場動向,洞悉期貨行業脈搏,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現在是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及和訊網期貨頻道共同為大家帶來的期貨講壇節目。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期研究院的王紅英(博客,微博)老師,王老師您好!
王紅英:您好!
主持人:歡迎來到和訊。今天王老師給廣大投資者帶來的報告是二季度的宏觀經濟形勢與商品投資策略,現在把時間交給王紅英老師。
王紅英:各位網友,各位期貨界、金融界的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感謝和訊網和大連商品交易所提供的這樣的機會,與各位分享二季度整個經濟的形勢和商品投資的策略。
今天我會講出四個問題。
第一,2012年我們整個全球的經濟以及我們大宗商品市場的基本看法和判斷。
第二,大家也知道從3月3日,我們「兩會」也勝利地召開了,「兩會」當中對於商品市場,尤其是農產品、能源、化工市場有什麼樣的影響。尤其是我們今年是「十二五」開局的第一年,未來商品價格的走勢也會受到一些政治層面的影響,我們會做一些深度的解讀。
第三,關於2012年二季度農產品走勢的分析,對某些品種提出我們自己的看法,為各位做一個參考。
第四,第二季度能源、化工產品的一些走勢的基本分析。
我們看一下關於目前全球經濟形勢與大宗商品。
在全球經歷了比較困難的2011年之後,進入了一個更加困難的2012年,在這個市場的發展環境當中,我們看到了全球的經濟處在一個不平衡的發展階段。美國的經濟特點、歐洲的經濟特點,以及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他們的經濟特點就發生了非常大的偏差,因此全球經濟存在一個再平衡的發展問題。因此我們給了2012年經濟主要特點的關健詞就是「再平衡」。
我們再看一下PPT。我們看一下2012年,就是全球整個經濟發展的歷史,也就是在2011年我們看到我們的經濟是怎麼走的。從這個圖表我們看到,以美國、日本、歐元區、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為代表的整個發達國家的經濟。我們去年看到的在去年8月份以來整個市場出現了比較快速的下探發展趨勢,全球經濟陷入一個低速的增長。在低速的增長裡面,我們用兩個比較重要的詞語來形容:首先歐元區我們形容它是「溫和的衰退」,美國我們用「溫和的復甦」,來形容整個經濟去面臨的問題。
預計2012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後,乃至到3季度都是一個經濟的觀察窗口,也就是說發達經濟體仍將延續2011年的低迷表現,或許它會有一些技術性的反彈,但是歐元區的經濟它的不樂觀還是我們持審慎的態度。
我們看到整個GDP的發展趨勢,從2011年—2012年,除了美國我們預計它的小幅增加0.3%以外,歐元區我們認為它的GDP會從2011年年的1.4%下調為0.8%,德國會受歐元區的拖累從2.5%下降到1%。所以我們看到2012年上半年整個經濟的衰退是表現的特點。當然這種衰退並不是整個經濟非常的不好,而是說它的增加存在一些中檔率的下降。
從這個圖表我們看到,歐洲央行的長期在貸款壓力是在減輕的,但是銀行資金的需求的壓力,它還是表現為相對比較高位,所以我們看到它的息差儘管有一定幅度的技術性的下調在過去的2月份當中,實際上在整個的利率還是處在一個相對的高位,所以整個市場的資金的需求壓力仍然是存在的。
儘管前期的一些歐洲央行的長期再融資等等,包括一些IMF的救助,它根本上並沒有解決一些流動性陷井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看到整個資金的缺失導致利率的高起仍然是我們看到整個歐元區表現的主要特點。
尤其我們看到,在今年的1、2季度,歐元區將迎來債務的集中到期,整個歐元區的救助,包括我們所說的從貨幣政策的統一,間接地現在過渡到財政政策的統一,實際上都是為了解決歐元區的整個債務到期它本身償付的最起碼的信譽的延續。
在這種背景當中,無論是歐元區還是IMF,從美國還是中國為代表的全球所有的不同層面,不同的經濟體對整個歐元區的看法,認為歐元區的技術規模必須是擴大的。因此我們看到整個歐元區的救助基金,從我們前期看到的將近1萬億歐元,現在增至2萬億歐元。我們看到目前整個歐洲的償付能力,或者它本身的救助資金的規模要決定整個金融系統的安全性,一旦爆發系統性風險,歐洲市場會拖累整個全球經濟的復甦。因此我們看到,歐洲版的量化寬鬆政策是我們每個國家都希望看到的一種結果。這是整個歐元區的情況。
作為美國的經濟,它整個的發展製造業觸底回升,整個經濟相對處在復甦的過程。當在這個復甦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像房地產市場,它相對仍然是低迷,因此它整個經濟的復甦仍有待於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從匯率的角度來看,2009年至今,歐巴馬上臺以後,雖然說他是民主黨,在之前的小布希政府是共和黨為主的,但是弱勢美元的政策,還是一種繼續維持的不得已的政策。目的是為了救助美國的經濟。我們現在來看美國的經濟,它仍然是一種相對比較疲軟的狀態,因此美元目前來講不具備大幅走強的基礎。所以我們預計,美元在未來兩年之內,它仍然在低位進行徘徊。
在美元的匯率走勢當中,我們看到的是6—7年的上升和12年左右的下跌。這次我們看到目前美元的弱勢,實際上是從2011年底,當時美元的指數在112,下跌到今天在80附近,整個弱勢的美元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整個全球匯率一個主要變化的基礎。
我們對於美元的匯率有兩個基本的觀點:第一,長期來看美元目前是處在下一輪牛市的過渡期。第二,短期來看美元指數將繼續上漲,這個上漲背後的因素是相對複雜的,我們稱之為它是因為歐元區所面臨的一些經濟問題造成一些避險資金湧入了美元市場,而形成美元被動性的上升。所以這裡面我們兌美元的匯率走勢有這個基本看法。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一下整個中國市場的經濟狀況。中國國內經濟從去年3季度以來表現有幾個特點:
第一,增長繼續的放緩。這种放緩也延續到2012年的一季度,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看到從短期2012年還面臨外需不振和國內投資下滑的雙重壓力,國內經濟承受壓力下行將是一個大概事件,但是我們認為是不會發生硬著陸的風險。我們預計2012年的GDP將下降至8.5%左右,實現非常穩定的軟著陸的特點。
第二,出口的拖累。剛才我們也提到這點,將出口的弱勢,或者叫出口增長率的下降將拖累整個經濟的增長。從這個圖表我們也非常清楚地看到,我們現在出口面臨2012年將是負增長的狀態,這種狀態會使得我們整個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們以OEM(代工)為主的沿海這些小企業面臨發展前景不樂觀的特點。
第三,投資會明顯放緩。我們從整個圖表來看,我們看到整個房地產施工房屋面積的增長率比較多,實際上處在一個下降的狀態。而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同比我們看到,它整個的面積也處在相對比較偏弱的格局,這種格局跟我們房地產持續的政府調控有非常大的背景,因為我們知道房地產投資的中遊和下遊,將會有5500種產業的推動,因此房地產受制之後,會影響到我們整個下遊商品市場價格的回暖。
第四,我們的通脹將明顯得到緩解。從中央統計局公布的CPI的數據產生了一種下行周期的特點。我們預計2012年全年的CPI將會維持在3.6附近,PPI將會維持在2.5%附近,這是和我們整個經濟結構的轉型和整個通脹的減緩是相吻合的。
我們在對2012年整個政策做一個基本的判斷。
首先,貨幣政策。我們認為貨幣政策將會在二季度隨著「十二五」第二年的推進,隨著新一屆政府對民生的關注,貨幣政策存在放鬆的空間。
第二,關於信貸政策。今年的信貸狀況我們認為要比2011年將進一步寬鬆,2011年M2的增速普遍認為是16%這個水平。我們預計今年的水平仍將維持這個水平,或者比這個水平稍微有一點下降。對應的新增貸款將會為8萬億,整個的信貸環境還會有進一步的寬鬆。
第三,關於財政的政策。由於過去今年政府的稅收增長的非常快,結合「十二五」規劃當中,我們認為促進民生、調整經濟結構的目標,結構性的減稅將會成為2012年最重要的關注點。
第四,關於房地產政策比較敏感的。房地產政策我們認為長期的調控是政府既定的策略性的政策,一方面我們認為過去的一段時間高儲蓄會導致對房地產投資的需求,另一方面房地產根本的問題可能在於供給不足。在3600萬保障房沒有落實之前,房地產的調控我們認為不會是輕易的放鬆,因此短期來看,對商品的價格是有一個壓制性的作用。
總結剛才我們所講的歐元區、美國市場、中國國內經濟狀況,我們對於商品市場的投資總體有一個結論性的看法,也就是商品牛市還遠未結束。商品牛市遠未結束,跟美國美聯儲長期的低利率的貨幣政策、歐洲版的量化寬鬆的政策,以及我們中國對於民生政策的一些政策放鬆,三方面來維持整個商品市場比較偏溫和上漲的宏觀環境,因此我們認為商品牛市還遠未結束。
剛才我們談到宏觀經濟的特點對商品市場的基本看法,我們還想再去講一下關於商品市場的供求關係來對商品市場的影響。
首先,我們的觀點是新興國家崛起它將帶動大宗商品的需求。
第二,從歷史上來看,70年代日本、德國的崛起帶動的大宗商品市場的非常繁榮的發展。2000年以後以我們所說的巴西、印度、俄羅斯、中國「金磚四國」它的崛起帶動了大宗商品新一輪的需求,這是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市場發展的主要特點。尤其是在我們說「金磚四國」它的城鎮化以及投資還沒有結束前,商品市場的需求還將維持在結構性上升的環境。
第三,商品牛市還未結束的原因是美元的貶值助推了兩個牛市,儘管我們認為到了2013、2014年美元將會進入一個結構性的牛市發展階段,但是在2012年,乃至到2013年的三季度之前,弱勢美元還是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的,因此在我們看待2012年,乃至到2013年的上半年,這種弱勢美元的政策仍然是助推商品牛市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同時美聯儲的負利率政策更是火上澆油,使得整個商品市場一旦受到一些突發性的影響,比如說農產品的自然災害,伊朗問題戰爭爆發潛在的威脅,導致能化產品的價格上升,都是我們認為的美聯儲的負利率政策是基本的基礎。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對整個大宗商品基本的看法。
第一,我們認為商品牛市還沒有結束。
第二,商品牛市結束是需要條件的,這個條件是有幾個:1、美聯儲結束負利率政策;2、美元進入強勢周期;3、新興國家的軟著陸變成系統性的風險;4、歐洲進一步的分化等等。這些因素都是我們看到大宗商品結束的一些必要的條件。在這些調整沒有發生之前,我們預測牛市結束的時間是維持在2013年的下半年,甚至是更長的一段時間。
當然,未來的牛市它不可能像2004—2007年一樣波瀾壯闊的上漲,將會維持在一種溫和的、穩固的價格上升的態勢,所以這是我們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基本的看法。
(責任編輯:吳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