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實務》第一章知識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區別

2020-12-25 中華會計網校

  中華會計網校初級會計實務論壇學習小天地開通啦!此討論區意在與各位考友一同奮戰2011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在此,將與大家共同探討專業知識、學習方法、狀態調整等等,凡是與考試相關的東東或西西,我們盡可在此商議。同時,在這裡也會緊密結合中華會計網校的宗旨——全心全意為各位考友服務,及時為考友提供網校的資源。最終目的只有其一,2011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考試順利通過。我將與大家攜手並肩,共同奮戰這些時日。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科目
第一章 資 產

  知識點七、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

  判斷成本法核算還是權益法核算主要有兩條途徑,首先第一條是題目給出投資企業對於被投資企業的影響:

  成本法:投資方對被投資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採用成本法;投資方能夠控制被投資方,也應該採用成本法;

  權益法:投資方對於被投資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用權益法;

  第二條途徑是給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應該採用成本法核算;

  權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間(包括20%和50%)應該採用權益法核算。

  第一條途徑高於第二條途徑,也就是比如說題目中給出了持股比例為25%,同時又給出了對被投資方不具有重大影響,那麼,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採用權益法,而應該按照實際影響採用成本法。

  後續計量:

  成本法下應該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入帳,不進行調整;

  權益法下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應該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入帳,不進行調整;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應該按照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調整初始入帳價值,也就是按照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記入長期股權投資,差額記入營業外收入;

  被投資方的處理:

  被投資方分配股利:

  成本法: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權益法: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的現金股利應該衝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損益調整。分錄是: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損益調整

  被投資方宣告分配或實際發放股票股利投資方不做處理,收到時做備查登記。

  被投資方實現淨利潤或淨虧損:

  成本法下:不進行帳務處理;

  權益法下:確認投資收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淨虧損做相反分錄)

  被投資方除淨損益以外的其他權益變動:

  成本法下:不做處理

  權益法下: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應該將這部分資本公積轉出,轉入投資收益。

  投資方的處理:

  如果是發行股票: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如果是發行債券: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

      應付利息(分次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

[上一頁]   [下一頁]

點擊進入《初級會計實務》學習指導專區>>>

相關焦點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每日一練:成本法與權益法核算
    A、甲公司採用權益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採用成本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  B、甲公司採用成本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採用權益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  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採用成本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  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採用權益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
  • 2019年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長期投資的核算
    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開始備考啦,那麼2019年中級會計新教材涉及哪些知識點呢?下面,中公會計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9中級會計《中級會計實務》基礎知識點:長期投資的核算,大家快來學習吧!
  • 2018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考點之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資料: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2017年北京會計考試輔導資料,包括2017年北京會計考試內容、會計基礎知識重點難點、會計考試題型、會計職稱/註冊會計考試科目技巧輔導,本文為廣大考生提供2018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考點之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帳務處理。
  • 2020CPA《會計》第七章知識點及練習題:權益法轉為成本法(同一控制)
    2020CPA《會計》第七章知識點及練習題:權益法轉為成本法(同一控制) 2020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了,雖然2020年注會考試大綱目前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根據往年的注會考綱變化情況來看,各位注會考生完全是可以根據先進行一輪系統複習
  •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帳務處理比較分析
    1.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企業對外投資對於受資企業能夠實施控制時,或者對被控制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構成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其長期投資應採用成本法核算。
  • 長投成本法和權益法區別
    對任意一個報表科目的會計處理可以分為兩部分,即初始確認和後續計量(包括確認的終止),知道了每個科目初始確認和後續計量過程中怎麼做分錄,你的會計就神功初成了。成本法和權益法是對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的兩種方法,這是第一個要牢記的地方。
  • 新會計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的變化解析
    2006年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以下簡稱新準則)是對1998年《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以下簡稱舊準則)的修正和完善。新舊準則在權益法核算方面的規定有一些變化。除上述情況以外的投資為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舊會計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新準則規定,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權益法核算,而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權時,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 投資收益在成本法與權益法中會計與稅法上的不同處理
    (1)會計處理:   成本法:在被投資方實現淨利潤時不做會計處理。  被投資方宣布分配股息紅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權益法:在被投資方實現淨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被投資方宣布分配股息紅利時: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 經驗分享: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商譽金額的計算
    目前準則下,無論增資還是減資使得權益法轉為成本法個別報表都是不需要進行追溯調整的,即在轉換日起直接按成本法進行後續核算即可,不必將原權益法核算追溯調整,而增資使得權益法轉為成本法,編制合併報表計算合併商譽時,等於原股權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加上新取得的股權所支付的對價,計算出合併成本,然後用合併成本減去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變現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 增資和減資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核算的差異分析
    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答疑周刊精選問題  增資和減資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核算的差異分析:  長期股權投資增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投資企業需要按照原投資時點到投資變動時點被投資企業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調整
  •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及其是否存在市場、公允價值能否可靠區分等進行劃分,應當分別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核算。(一)成本法的定義:成本法是指初始投資接取得的成本計量,投資後當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或者投資方追加投資,或者投資方減少投資時,投資方的帳面成本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 「會計實務」今年考題知識點分布情況
    存貨的初始計量★☆☆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第九章 金融資產和金融第十三章 所得稅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第八章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初始計量及後續計量、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為權益法
  • 新舊準則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比較
    摘 要:為了進一步規範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新會計準則體系也對原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準則在會計核算與信息披露進行了重新規範。與舊投資準則的規範相比,在諸多方面發生了變化。將從新舊準則下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以期能促進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在實務中得到正確的理解和應用。
  • 2021.1.29注會會計學習筆記(第七章)成本法轉權益法(1)
    投資收益(差額)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按照剩餘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屬於投資作價中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屬於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注意不是投資收益。
  • 註冊會計師考試《會計》重要考點: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  (1)原持股比例部分  ①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帳面餘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屬於通過投資作價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
  • 2021.1.30注會會計學習筆記(第七章)成本法轉權益法(2)
    成本法轉權益法(2)【教材例題】 20× 7年 1月 1日,甲公司支付 600萬元取得乙公司 100%的股權,投資當時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為 500萬元,商譽 100萬元。甲公司在其個別和合併財務報表中的處理分別如下:(1)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處理①確認部分股權處置收益借:銀行存款 4 8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3 600 000 ( 6 000 000× 60%)   投資收益 1 200 000②對剩餘股權改按權益法核算
  • 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處理原則
    【例】甲公司於2008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900萬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投資時乙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8 4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帳面價值相同),因對被投資企業不具有重大影響且無法可靠確定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甲公司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按淨利潤的10%提取盈餘公積。
  • 談「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方法的轉換
    摘 要: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基於其投資戰略對目標單位進行的投資,同時形成對目標單位的權益的一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在企業的投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中,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轉換是難點也是重點,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方法的轉換,就可能成為企業操控利潤的手段。
  • 如何學會計中成本法轉權益法
    考生在備考註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時,對長期股權投資中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核算的學習會覺得不容易,特別是沒有會計基礎、非會計專業或會計基礎薄弱的考生會覺得步子一下邁得太大,掌握這些內容有些困難(建議這類考生先參加網校開設的注會零基礎班的學習
  •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第五章練習題
    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進入到強化衝刺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充分備考,小編從論壇搜集整理了《中級會計實務》各章練習題,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學習愉快!取得該部分股權後A公司能夠對乙公司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因而改用權益法核算。A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股權後至追加投資期間,乙公司實現淨利潤1 500萬元,未分派現金股利。A公司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後,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為()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