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交通設施地方標準 加強駕駛人員資質監管

2020-12-19 金羊網

建立交通設施地方標準 加強駕駛人員資質監管

金羊網  作者:宋王群 王磊  2020-01-11

安全島為何變得如此不安全?深圳的安全島設計是否合理,防護設施的質量是否偷工減料?

深圳過去一年發生5起「安全島」傷亡事故,安全島成「隱患島」,有代表委員表態:

文/金羊網記者 宋王群

圖/金羊網記者 王磊

2019年5月16日19時20分許,患有癲癇的劉某楠駕駛越野車沿深圳南山區南山大道北往南方向行駛至創業路口時突然發病,車輛失控撞向安全島人群,造成3死5傷;2019年10月15日15時許,一輛黑色越野車失控撞上福田區香梅路與蓮花路口安全島,致2死1傷……過去的一年,這一幕幕車輛衝撞「安全島」的傷亡事故令人痛心。據深圳交警發布的消息,2019年深圳共發生了5起因車輛失控撞上安全島的事故。

「安全島」,顧名思義是為了過街行人的安全而設置的區域,可這安全島為何變得如此不安全?深圳的安全島設計是否合理,防護設施的質量是否偷工減料?如今正值深圳市的「兩會」期間,多名政協委員表態,建議建立深圳交通設施地方標準,從設施質量上保障安全島的安全;而人大代表們則更關注駕駛員資質問題,建議更嚴格管理駕駛員資質問題。

一位市民坐在安全島的防撞水泥墩上等待通過路口

安全島是否安全成熱議話題

據深圳交警權威發布的消息,2019年深圳發生了5起因車輛失控撞上安全島的事故。羊城晚報記者梳理了這幾起安全島事故,其中有3起分別造成1人、2人和3人死亡。每起事故發生後,安全島是否安全都會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有人在問「安全島真的安全嗎」,有人在惋惜「事故中哪怕有一根安全防撞柱夠堅固,都能挽救至少一條人命」,有人在質疑「安全島只是表面工程嗎,有沒有測試過耐撞度,有沒有建設標準」等等。

到底什麼是安全島?檢索資料可以發現,安全島最早出現在英國利物浦,安全島是一種安裝在斑馬線上的安全裝置,與斑馬線長度相當,兩端豎有一根「反光警示樁」,夜間在車燈的照耀下會發出亮光,以提醒司機注意避讓。設立「安全島」是為了讓人們養成「二次過街」的習慣,即在第一次綠燈時間,先到達道路中央的「行人安全島」,第二次綠燈亮起再走剩下的路程。這一做法的目的是大大增加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避免了「急行軍」。

根據我國的道路設計規範,當路面寬度大於30m或人行過街橫道長度超過16m時(不包括非機動車道),應在中央分隔帶或對向車行道分界線處的人行橫道上設置安全島。至於安全島的警示柱、防撞墩的建設標準,記者並未檢索到相關標準。

全市安全島建設標準不統一

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對深圳市多個路口的安全島設置進行了走訪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不同道路的安全島形式各不一樣,高低稀疏不等,粗細材質不一,而且有些路口並未按要求設置安全島,全市的安全島建設並無統一標準。從總體來看,原關內地區的安全島設置較為合理,外觀較為結實,如深南路中央的安全島,寬敞美觀;而原關外地區的安全島則參差不齊,如吉華路、布龍路等車流量大的路中安全島,黃黑色警示柱松松垮垮,吉華路和布龍路交匯處一過街通道未設安全島。

記者了解到,2019年第5起安全島事故發生後,深圳市政府已責成交通部門馬上拿出安全島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安全。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深圳市民中心通往蓮花山公園的過街安全島正在進行改造,從表面來看,安全島來車方向的防撞墩確實模仿了高速路收費站的防撞墩,雖然是縮小版,但也足夠粗大厚實,斑馬線方向的水泥柱也換成了粗大的鋼柱樣式。該處安全島建設標準是否會在全市推廣,交通設施主管部門尚未表態。

深圳福田中心區,市民站在馬路中間的安全島上等待通過路口

呼籲建立交通設施地方標準

在今年的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委員提案中,市政協委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長徐煒,攜手姜華、潘爭豔等多名政協委員提交了一份《關於推動建立深圳交通設施地方標準的提案》的提案。提案中提到,交通設施現行國家標準存在一定滯後性,目前交通設施現行的主要國家標準有《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範》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範》GB 50688-2011等等,而這些標準的制定、修訂時間均早於2015年,存在一定滯後性,針對性不強,無法準確指導深圳交通管理工作開展。而且國家標準對人行橫道安全設施的要求較低。

徐煒等委員建議,編制新型交通組織的相關地方標準,指導全市新型交通組織的工作,建議制定人行橫道安全設施細分地方標準,指導深圳人行橫道安全設施提升工作,最終解決目前深圳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突出問題之一,同時針對現有國標,推出既符合國家標準的通用性指標又具備深圳特色的、符合現狀交通管理需要的地方標準,並將深圳的寶貴經驗向全國進行推廣複製。

建立新標準來保障行人路權

民革深圳市委會也集體提交了一份涉及安全島安全的提案。提案中建議,通過政策導向和設施設置合理分配路權,平等路權的基本原則是:人均道路面積小者優先,即公交優先;工作緊急程度大者優先,即緊急車輛優先;交通弱者優先,即行人自行車優先。截至2019年12月,深圳機動車保有量約350萬輛,其中小汽車約320萬輛。假設306萬輛小汽車每天出行,解決500萬人出行需求,也只佔深圳人口總量的25%左右,意味著有75%左右深圳市民交通出行仍然需要通過綠色出行方式來解決。但深圳現在的路權分配中,52%是機動車道,自行車道佔6%,行人佔16%。佔市民交通出行結構比例絕大多數的行人路權被嚴重侵犯。

提案建議,安全島設計存在對行人路權侵犯的可能。二次過街、安全島這個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提高交通效率,縮短行人和車輛的等待時間。而近年來多次出現的交通事故,使得安全島成為交通安全「隱患島」。除主要交通大動脈外,其他市政交通道路應充分尊重行人路權,延長行人綠燈通行時間,讓行人有尊嚴、從容地過街。同時,政府主管部門要建立新的道路交通設計標準,把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路權納入新的標準內。

加強駕駛員資質監管 很關鍵

針對2019年深圳安全島傷亡事故頻發一事,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繼朝認為,首先,安全島的施工建設應該符合國家標準,市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安全島建設招投標時,不僅要把控好安全島的規劃設計,更要把控好安全島的工程質量;其次,綜合觀察深圳發生的多起安全島事故,事發原因主要是駕駛員個人原因,有疾病駕駛者、有疲勞駕駛者、有疏忽大意者,種種原因都是駕駛者個人原因,「針對手握方向盤者而言,嚴格依法依規駕駛才是行人永遠的安全保障。行人指望幾根護欄幾段水泥墩保護自己,終究是靠不住的。所以,加強對駕駛員駕駛資質的監管很關鍵。」

深圳市人大代表張紅橋同樣認為,安全島的建設應當視作良心工程,建設應該嚴格按標準執行,切不可貪圖利益偷工減料,交警部門也應重點加強駕駛員教育監管力度,從源頭上嚴控不符合駕駛資質的人員駕駛車輛上路。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政府及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健全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督導檢查和責任倒查,依法嚴格追究事故責任。  ——科技支撐,法治保障。強化科技裝備和信息化技術應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交通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提高道路交通科學管理與執法服務水平。
  • 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
    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先後制訂、修訂了50多個地方法規、規章,60多個部門規章,150多個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加大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應急救治力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加強汽車產品質量建設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了汽車產品質量監管。
  • 「最新」進一步減少道路交通事故!滬出臺7個方面13條措施!
    (二)構建道路交通安全基礎建設體系3.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安全設施標準。市交通委要在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本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標準和施工作業地方標準,在2020年內製定、發布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質增效指導性意見。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明確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工作責任分工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  7.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加強安全班組建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制度、規範和技術標準,強化車輛和駕駛人安全管理,不斷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對安全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依法責令停業整頓,整改不達標的依法取消其相應資質。(交通運輸、安監部門負責)  (三)強化客運安全管理。  8.嚴格客運班線審批和監管。
  • 市交通運輸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駐倉工作
    為全面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省市有關要求,市交通運輸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駐倉管理工作,目前已派駐2批駐倉監管人員。根據省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設立集中監管專倉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方案》要求,12月2日起,市交通運輸局監管人員駐倉。
  • 交通運輸部安全委員會關於開展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集中整治...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主動向當地人民政府匯報,按照《辦法》和《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貫徹實施〈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交辦運函〔2019〕1866號)的有關要求,加快建立應急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對危險化學品託運、裝載(充裝)的聯合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兩部門監管職責;強化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和道路運輸企業(單位)的監督管理,督促指導其委託具有相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資質的企業承運危險化學品
  • 交通軟肋浮出水面 加強監管需軟硬兼施
    患上「路怒症」,除了有車多了、路窄了,交通壓力漸大等客觀原因,還免不了都市人沉重工作生活壓力、車主心理素質、包括個人性格特質等主觀原因。而這,也許就是前面案例出現的誘因。  治療監管需軟硬兼施  要解決已經很嚴重的交通問題,要懂得硬體和軟體相結合。
  • ...介紹《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有關...
    一是明晰責任,包括明確監管對象和範圍、釐清監管事權等具體措施。對已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委託的事項、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以及其他應當依法履行監管責任的事項,均應實施監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嚴格履行部門監管職責。二是健全制度,包括建立實施監管清單制度、健全制度化監管規則、完善標準體系等具體措施。
  • 婦女界別:關於加強對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監管的建議
    案由:關於加強對小型兒童遊樂設施監管的建議提案者: 婦女界別承辦單位: 市場監督管理局但這類遊樂設施安全性能難以保證,且運營尚處在質監、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之外,成為「監管盲區」,亟待加強管理。一、設施和管理存在安全隱患。一是設施質量不達標。當前兒童遊樂設施並無統一標準,對原材料品質、安全防護措施、維護保養等均無硬性要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 關於《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建築市場監管...
    關於《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建築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的解讀為進一步規範建築市場秩序,建立健全市場監管長效機制,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關於加強建築市場資質資格動態監管完善企業和人員準入清出制度的指導意見》(建市〔2010〕128號)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對企業取得資質後是否繼續符合資質標準進行動態核查。江蘇、遼寧、黑龍江、安徽等省分別出臺文件開展企業資質動態核查,其中江蘇省2019年因資質動態核查不合格擬撤回500多家建築業企業資質。
  • 貨車剎車失靈導致事故,多個市場監管部門被指未落實監管責任!
    [1] 其行為分別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條「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第二十一條「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
  • 水上滾筒等遊樂設施監管有盲區 使用時需加強防範
    水上滾筒項目需要什麼資質?又該由誰來監管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一大早,記者在西安一些公園的碼頭看到不少都有這個水上滾筒遊樂項目。可能是近來天氣轉涼的原因,來玩的遊客並不多。   孩子家長:那危險的很,那個水的深淺咱們也不知道,畢竟是在水裡面。   孩子家長:水上的這個東西(娛樂設施)都有點危險,就跟坐船一樣,坐船也危險。
  • 瑞典官員談自動駕駛立法難點:試圖監管尚未被完全發明的技術
    3月28日,在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瑞典及美國接近相關政策制定層的人士,分享了有關自動駕駛車輛相關法規的見解:制定法規最大的難點是——試圖監管一個尚未被完全發明出來的技術;因為自動駕駛技術變化很快,為此相關立法將是一項長期、動態的工作;交通法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今後的監管條例,更多是在描述:這輛車要去實現一個什麼樣的功能,不是具體的去講車必須得有怎樣的配置。
  • 銀保監會加強保險銷售人員和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管理
    《關於落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 加強保險銷售人員管理的通知》共23條,分為全面提高認識、加強戰略統籌、嚴格招錄管理、嚴格培訓管理、嚴格資質管理、嚴格從業管理、夯實基礎管理、嚴格監管監督八個部分。保險公司應針對銷售人員入職和在職分階段制定培訓規劃,根據公司銷售人員數量、業務規模、保險產品複雜程度,建立專業穩定的培訓師資隊伍,編制金融保險知識、法律法規制度、監管標準規則、職業道德規範、保險產品等方面的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九)加強銷售人員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培訓。
  • 小型遊樂設施,標準缺失?監管缺失?你怎麼看?
    小型遊樂設施,出事不是小事。在我印象裡,之前引發大量關注的有搖擺機「咬」斷兒童手指、一陣風就吹倒充氣城堡……接二連三發生的傷害事件。公共場所小型遊樂設施、兒童遊樂場的安全問題社會強烈關注,但是媒體報導中,一貫是,沒有標準,監管「真空」中的樂園。既沒有安全標準,又沒有衛生標準,在監管方面幾乎是「空白」。
  • 如何加強培訓機構監管,聽聽委員怎麼說?
    她強調,要堅持監督與指導並重,引導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更好滿足不同群體需求;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公示平臺,發揮「一網統管」作用,定期公開監管、執法情況,幫助群眾全面了解、理性選擇;要適時建立相關行業協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規範運作;要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網絡。
  • 廣州對託育機構場地設施、人員配備有了評價標準
    據悉,根據相關規定,廣州目前已對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機構實施「登記備案」制度,不僅解決了託育機構曾經無處登記的尷尬,而且要求託育機構衛生保健評價達到合格,意味著家長們最關心的託育機構場地設施、環境衛生、個人衛生、保健室或衛生室設置、人員配備、保健制度方面有了一套評價標準,標誌著託育機構監管和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廣州的寶媽寶爸們將可享受更放心的託育服務。
  • 市交通委談「推進駕駛培訓行業規範發展
    包括北京市交通委是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模式?接下來跟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王欣平:2017年8月30日市交通委和市交管局就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職責進行了交接,交接之後目前我們交通委對培訓管理是按照市區兩級機制履行職責的,交通委目前擬定我市駕培行業發展規範、規劃和標準,監督指導各區運輸管理部門實施行業許可和監督管理工作。
  • 省級政府部門職責邊界清單(涉及市場監管53項)
    省公安廳:負責指導市縣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校車和駕駛人交通安全管理,依法查處校車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加強校車行駛路線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協助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學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對校車服務提供者開展校車駕駛人安全教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交通運輸部關於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
    把立法工作與普法有機結合,做好新頒布或新修訂法規宣傳工作,加大立法解讀力度,加強立法輿情回應,凝聚社會共識,促進全民守法。(四)加強交流合作。加強與地方立法合作,建立行業立法互動交流機制,對於國家層面尚不具備統一立法條件的領域,鼓勵地方在立法權限範圍內先期開展地方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