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的背後往往是精神疾病在作怪

2020-12-16 99健康網

  多重人格背後往往是精神疾病作怪

  「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疾病,雖然並不常見,但是患者非常痛苦,別說7種人格了,兩種人格在體內,就會讓身邊的親友受不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疾病早期幹預科副主任醫師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影視作品中的多重人格障礙都是藝術加工的結果,對他人或是自己來說,根本沒有魅力可言,只會帶去痛苦與傷害。

  王奕權告訴錢報記者,在多重人格障礙病人中,以雙重人格最為常見,「這兩種人格的反差往往很大,可能一會兒是狂躁型的,一會兒是抑鬱型的。」

  在王奕權的病人中,就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妻子陳女士,平時是一個文靜又持家的好老婆形象,很少給自己買衣服、包包。有一天,陳女士在店裡刷了幾萬元,買回了一堆的衣服鞋子,「今天怎麼這麼能花錢?」看到陳女士和平時有些不一樣,丈夫徐先生這樣問道。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句話像是針刺破了氣球一樣,陳女士開啟了「暴走」模式,惡毒地數落起丈夫。

  什麼難聽的話都有,陳女士像是一個尖酸刻薄、眥睚必報的怨婦。罵得不過癮,她還摔起了東西,電視、電腦、手機……家裡什麼值錢就摔什麼,就這樣爆發了一個小時,只落下滿地狼藉的家,以及目瞪口呆的徐先生。

  第二天,睡了一覺的陳女士像是短暫失憶一般,「家裡怎麼那麼亂?電視被誰砸了?」她一臉疑惑地問著丈夫。

  這個問題更是讓徐先生發懵了,「這是你昨天砸的啊?你忘了嗎?」

  這句話像是打開了水龍頭一樣,陳女士的眼淚滴答滴答掉個不停,「我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老公我對不起你,你不要離開我好不好?」陳女士成了一隻擔驚受怕、無助又弱小的小兔子,徐先生抱著她安慰了好久,才讓她稍稍平靜一些。

  這樣痛苦的轉換,在陳女士身上反反覆覆出現,徐先生實在受不了,就帶她來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診。

  在王奕權看來,陳女士的病情與她性格關係密切,「她的性格較幼稚,容易情緒化,又沒有很強的自我控制意識。發病的那段時間,夫妻關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她沒有找到合適的調整方法,也沒能及時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狂躁型的人格爆發出來後,讓自己覺得釋放一些。」王奕權說,可陳女士同時又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對他依賴性很強,這就演變出了第二天出現的自責、憂鬱的第二種性格。

  「單純多重人格障礙很小眾,病人往往有著其他精神疾病。」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比如陳女士就有雙相情感障礙,在不同的情緒基礎上,演繹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好在陳女士接受治療還算及時,經過一個月的藥物和心理輔導,她擺脫了雙重人格的困擾,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中。

  知識拓展

  多重人格是什麼?

  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事實上它有過多種名稱,在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中稱為「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屬癔症;在ICD-10中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屬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中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屬解離型障礙。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定義為該病症的國際統一正式名稱。

  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

  有些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國際上認為七歲以前是兒童的黃金時代,孩子在七歲前若遭受嚴重精神傷害,很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患上多重人格則是其中一種可能。當一個人受到難以應付的強烈衝擊時,他有可能試圖通過閉上眼睛放空來達到「這件事情並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境界。然後,可能會創造出一個能夠代替本人承受巨大創傷和打擊的人格。這個人格有可能會立刻還擊,有可能會失明或者失聰,有可能大喊大叫,也有可能蜷縮成一團。每當類似的壓力或衝擊再次出現時,這些人格有可能會自動完成轉換。以比利密雷根為例,他在童年時期曾遭受到第一任繼父卡爾莫的虐待,強姦,以及各種精神折磨。這些悲慘的經歷在精神上撕裂了一個健康的比利,促使另外23個人格形成。這些人格各司其職,代替比利來應付不同的狀況。例如,南斯拉夫人裡根一向勇猛好鬥,他會在危險時刻出現,以保證大家的安全。8歲的戴維總是充滿痛苦,他負責在受到傷害後出現,代替其他人格承受痛苦。具有反社會傾向的湯姆精通逃脫術,在被困住的時候由他出現以擺脫困境。英國人阿瑟博學多謀,他是人格們的統籌者,負責為大家做長期規劃。

  多重人格患者中女性偏多

  在影視作品和小說中,多重人格患者多為男性。然而事實上,醫生和科學家接觸到的病例絕大多數為女性,女性患者比例甚至達到了80-90%。專家猜測,除了童年不幸的經歷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這個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女性的社會感知能力較男性往往更為發達,她們能夠更好地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多重人格正是這種能力的極端化表現。

(責任編輯:張淑蘭)

相關焦點

  • 心理專家警示多重人格不是魅力而是種病
    在現實生活中,人真的可以展現很多「人格魅力」嗎?抑或是因為患上多重人格障礙疾病呢?記者走訪了精神疾病專家,請他們來解讀多重「人格」這回事。多重人格背後往往是精神疾病作怪「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疾病,雖然並不常見,但是患者非常痛苦,別說7種人格了,兩種人格在體內,就會讓身邊的親友受不了。」
  • 《柒個我》走紅 專家:多重人格不是魅力是病
    他扮演的角色患有多重人格障礙,身體裡存在著7種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擁有暴力人格的霸道總裁、擁有自由人格的中年大叔、擁有少女人格的迷妹、擁有幼年人格的小屁孩……  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可以展現如此多的「人格魅力」嗎?抑或是因為患上多重人格障礙疾病呢?錢江晚報記者走訪了我省的精神疾病專家,請他們來解讀多重「人格」這回事。
  • 【剖析】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也許你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人格分裂」或者「精神分裂」這兩個答案,但其實,主人公患有的精神疾病並不是所謂「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而是一種名為「多重人格」的疾病。
  • 精神分裂是多重人格嗎?一文帶你了解兩者區別
    "很多人一說起精神分裂症時,總和多重人格聯繫到一起,那這兩種疾病是一種疾病嗎?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精神分裂症是多重人格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精神分裂症不是多重人格,這是兩種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有明顯的精神異常,比如:幻覺、妄想、言行紊亂、思維貧乏、情感不協調、社交退縮等。
  • 讓我們一起了解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怎樣出現的?
    解離症,對大家來說這是一種較為陌生的精神疾病。一般來說,解離症的發生率也較其他疾病來的低,國外的發病率約0.01%。儘管如此,報章雜誌、電影等媒體卻常常以這類疾病為題材,或許是因為此類精神疾病的戲劇性較強。解離症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迷遊症、多重人格異常、及自我感消失症`等等。
  •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嗎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24個比利》這本書,該書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多重人格分裂紀實的作品。 《24個比利》使得多重人格症這種罕見的心理疾病為眾人注目。後來他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5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比利也是美國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罪犯。我們會想,為什麼比利會患有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又是因為什麼而造成的呢?多重人格的具體表現又是什麼呢?該怎樣去治癒這種心理疾病呢?帶著這些疑惑,我們繼續往下看。
  • 精神分裂=解離性身份認知障礙(多重人格)?
    psychotic illness(指任何會導致患者脫離現實的嚴重精神疾病)的一大種類。,因為其他疾病也會產生類似的症狀。 然而解離性身份認知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即我們常說的多重人格,是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中的一種,是指同時存在至少兩個不同人格輪流控制這個人的行為,通常伴隨著記憶缺失或不對稱。這些人格可以擁有不同的名字,性格,甚至是國籍,性別,性向,年齡以及經歷。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與它有何關係?
    這個時候,因為外界因素對精神層面造成了過大的困擾,人類出於自我防禦機制,就會將事件的記憶和事件所帶來的情感剝離出自己的「意識層面」。多重人格,通俗的講就是一個身體同時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來使用,而每一個人實質上就是一套完整的人格系統。
  • 一部電影讓你知道多重人格的恐怖
    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即一個人擁有多個人格(若只有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這些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 多重人格障礙探秘
    本書是心理學的最後一塊隱秘,講述了各種重口味心理現象,如多重人格障礙、特定精神分裂、戀童癖、戀物癖、露陰癖、性慾倒錯、特定對象恐懼症等。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你最早接觸「多重人格」一詞是在什麼時候?我回想了一下,就是希區柯克的那部1960年的黑白老片——《驚魂記》。
  • 「N號房」疑犯有雙重人格?精神分裂?5大成因造成多重人格障礙
    韓國專家及部分網民認為疑犯「博士」患有雙重人格,究竟什麼是雙重人格?雙重人格是精神分裂症?為什麼會形成雙重人格?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又稱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一種心理疾病,意指具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就像體內住有幾個靈魂。
  • 醫生:壓力導致多重人格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高旭 宋雅婷)4月16日報導 前段時間,網劇《柒個我》刷爆了微博、朋友圈,劇中張一山扮演的角色患有多重人格障礙,身體裡存在著7種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擁有暴力人格的霸道總裁、擁有自由人格的中年大叔、擁有少女人格的迷妹、擁有幼年人格的小屁孩……「一會成熟、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
  • 多重人格分裂
    ,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體性。    人格分裂大致可分為兩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心理性失憶症:反應性精神病是指一種在嚴重或持久的精神創傷下引起的精神障礙。
  •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朋友:「你知道嗎,我有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的主要症狀是思維紊亂,主要症狀是幻覺、妄想、思維紊亂等,精神分裂指的是「精神」分裂,而不是人格分裂。雙重/多重人格有什麼表現?擁有多重人格的人的行為差異已經遠超為適應不同角色而做出的調整。
  • 多重人格患者的犯罪如何處理
    多重人格患者在學理上稱之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種。是一個人的思想意識中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格,多個人格控制著同一具肉體。例如在電影《致命ID》中,瑞夫具有11個人格,這是一個人格相互獨立,互不交流,有善有惡。
  • 變態心理學:精神分裂與人格分裂?別再混為一談!
    人的精神狀態紊亂,行為往往不符合社會規範。其特徵是思想與感覺的扭曲,通常伴隨著不適或頓化的情緒反應。情緒通常是表淺的、輕浮的或不適宜的。診斷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系統(ICD-10),下診斷所需的症狀需大部分時間出現且受影響的發作至少持續一個月。
  • |心理學解析:多重人格
    心理學家表示,遇到這種情況,你可能正在經歷「多重人格」。說到人格分裂,這可能是倍受導演和作家們喜歡的一個心理學題材了,主角身上承載的懸念和矛盾感為我們塑造了不少經典之作,但現實生活中的多重人格,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那樣嗎?
  • 精神疾病的誤區|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一文教你大致區分這幾種疾病!
    人格分裂,分裂的其實不是人格,而是將痛苦的體驗或回憶,與我們的意識層面剝離開來,以此來達到「自我保護」這一目的。比如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經歷過十分痛苦或者可怕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會造成一個人的抑鬱,焦慮,或者長時間處於驚恐與焦慮當中。
  • 盤點動漫中具有多重人格的五大角色
    多重人格,又稱人格分裂、解離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在多部文學影視作品中都有所提及表現,比如經典的《24個比利》、《禁閉島》、《致命ID》等等。而在動漫作品中,多重人格更是個並不罕見的人物設定,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五位具有多重人格的動漫角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