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演員、懟明星」,亂改劇本的王家衛,為何是華語電影第一人?

2021-01-08 柴叔看電影

點擊『關注』,讓最具溫度的我,帶你吃最有態度的瓜!

文|桂魚秋風鍍

喧囂至上的娛樂時代,高產電影成為很多導演的畢生追求。

當年,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僅拍攝一個月,就拿下了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

而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足足拍了兩年才剪輯上映,首映票房雖然慘不忍睹,但該片卻拿下了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大獎。

演員們都抱怨他拍的太慢了,張國榮、張曼玉等大咖更是畏懼跟他合作,有同行問他,他回答說:「做不好功課,我捨不得拍攝。」

實際上,王家衛的每一部電影都精雕細琢,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完畢,周期總是需要很久。

《2046》用了整整5年,《一代宗師》竟然用了10年。

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讓我們瞠目,而他不斷精進的執念更讓我們動容。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原理,不斷精進是每個人向上的本能。精進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而精進的人生,始於刺激,陷於理想,忠於自我,痴於自律。

而王家衛,正是這麼一個不斷精進的人。

01始於刺激

那一年,王家衛出生在上海灘,父親是海員,有社團背景。

更牛逼的是他的外公,他外公是國家級園林設計師,甚至上海法租界的花園,都以請到他外公設計為榮。

如此優渥的家庭環境,父母也早早替他規劃好了人生藍圖:「成為跟外公一樣偉大的設計師。」

但王家衛註定是個不安分的孩子,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只是當時他說不出來。

再後來,他隨父母移居香港,因為說不好粵語,他這個上海小赤佬經常被同學們孤立、排斥。

他後來回憶道:「我只會說上海話,沒有朋友,每天都是獨自一個人。」

為了排遣他的孤獨,母親便帶他去看電影。別的孩子只顧著哈哈大笑,王家衛卻在不厭其煩的問母親:

「這些電影怎麼拍的?那個畫面好好看。」

漸漸地,母親心中那一點僅存的關於電影的知識被王家衛刨了個底朝天。

母親回答不上來的時候,王家衛都會自己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把它拍出來的。」

夢想就這樣在心底生根發芽,王家衛開始了他的「導演夢」。

只不過,王家衛也有他自己的困惑。

那就是每次看完電影回家時,都要經過一個「重慶大廈」。

王家衛想進去玩玩,母親卻說:「那個地方太複雜也很危險,你年紀太小不能進去。」理由很是簡單粗暴。

無論他如何哀求,母親就是不讓他進去參觀。

母親的決絕深深刺激了年少的王家衛,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神秘的「重慶大廈」全貌。

20多年後,王家衛帶著影帝梁朝偉、歌后林青霞,偷拍了《重慶森林》,就此闖入這個童年禁區。

曾經被壓抑的有多狠,現在他情感釋放的就有多強烈。

王家衛帶著攝製組硬闖進重慶大廈取景拍攝,為了躲避大廈裡面的印度警衛的圍追堵截,王家衛帶著劇組東躲西藏,折騰了數月。

用王家衛的話說:「你不讓我看,我就狠狠拍給你看。」

王家衛用自己獨有的視角與角度,細細還原了重慶大廈裡的風俗人情,作為香港融合度最高的地區,重慶大廈裡面充斥著各種暴力與聲色犬馬,而這些正是香港民生百態的縮影。

《重慶森林》上映後大獲成功,王家衛一舉拿下了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諸多獎項,可謂拿獎拿到手軟,一時風光無限。

有記者採訪他拍電影成功的秘訣,王家衛卻說:「哪有什麼秘訣,只不過小時候母親不讓我去重慶大廈,她說我是小孩子不懂是非,我受不了這種刺激,就自己想辦法把重慶大廈拍出來了。」

有時候,別人的刺激不一定會是你成功的絆腳石,而是你砥礪前行的動力,而這也是王家衛不斷精進的源動力。

02陷於理想

王家衛很喜歡戈達爾的一句話,「電影是第一個夢,也是最後一個夢。」

自始至終,王家衛的理想就一個:做全香港獨一無二的導演。

做導演很難,做獨一無二的導演難上加難。

那一年,王家衛考大學,決定報考導演系。

父母無奈之下,給他兩個選擇:繼承外祖父的職業,成為設計師;報考導演系,但得自己掙錢上學。

那時的香港打工機會很少,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只能報考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王家衛的算盤打得很精:先學兩年設計,再暗度陳倉學導演。

兩年後,王家衛偷偷考上了TVB第一期編導培訓班,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是他踐行自己理想的絕佳舞臺,王家衛決定放手一搏。

他一個人負責了幾乎所有劇集的事物。從劇作、攝影、照明、音響、剪接,幾乎所有跟電影有關的瑣碎事,他事必躬親,不恥下問。

只不過,那時電影打雜人員薪酬極低,王家衛身心俱疲的同時,還得忍受著上司的責罵,很多實習生都受不了這種虐待,憤而辭職,但王家衛堅持了下來。

那段時間,他活的很卑微,又累的吐血,因為過度壓抑,他甚至想到了自殺。

多年以後,推崇王家衛的周星馳在自己電影《大話西遊》裡,借至尊寶之口說出了王家衛當時的心境:「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哦,像一條狗。」

人不如狗,生不如死,很多時候,人是最難的。

但王家衛還是放棄輕生的念頭,他苦笑著回憶說:「我不能死,我得拍一部電影出來,這是我的理想,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某位哲人曾說:「人真正的偉大,不是為了某件事悲壯的死去,而是為了某件事卑賤的活著。」

而這件事對王家衛而言,就是矢志不移的導演夢,所以他得活著。

多年煎熬,多年摸爬滾打,王家衛終於摸索出自己的導演技巧與風格:碎片式時間記憶美學。

比如《阿飛正傳》中蘇麗珍與旭仔分享那令人難以忘懷的一分鐘;《重慶森林》裡,時間在223與毒販林青霞在擦身而過間把時間凝住;《2046》裡周慕雲那無盡回憶旋渦:由白玲一句說話回想到新加坡賭徒蘇麗珍,再回想到更早以前,那個叫他魂縈夢牽的陳太太。

這種美學表達手法,或是透過聚焦角色瑣碎日常,或是透過穿插角色回憶,把時間順序打碎重組,構成一種時空穿梭的美感,讓觀眾無法自拔。

這是王家衛獨一無二的電影表達手法,也奠定了他在華語影壇的大哥大的地位。

連李安與張藝謀兩位世界級「名導」都對王家衛讚不絕口:「在我這輩導演裡,真正的天才是王家衛。」

這一刻,王家衛真成了獨一無二的存在。

03忠於自我

所有跟王家衛合作過的演員都會吐槽王家衛的一個特點:「王導,太以自我為中心了,他拍電影根本不考慮我們的感受。」

王家衛拍電影,不斷的NG及NG。把演員折騰的夠嗆,甚至大明星也難逃他的「毒手。」

拍《阿飛正傳》時,梁朝偉吃梨鏡頭,拍了27次,王家衛一直跟梁朝偉說:「不行、重來,你以為演電視劇呢,把你那套收起來。」

梁朝偉大受打擊,回家嚎啕大哭,足足哭了一個禮拜。他跑去問王家衛:「我是不是真的那麼差?」

王家衛沉默不語。

接著遭殃的是張學友,他演一個舉頭表情,做了60多次,但最後王家衛只說了一句「算了」,便離開了。

張學友感到「心裡非常不舒服」,從此兩人分道揚鑣,再也沒合作過。

最慘的是哥哥張國榮,被王家衛騙到阿根廷不說,還熬夜拍攝,死摳鏡頭美感,哥哥因為水土不服患上了嚴重的腸胃病,上吐下瀉,但王家衛還是沒放過他。

哥哥欲哭無淚:「跟王導合作,太難了。」

有人問王家衛:「你可以NG很多很多次,直到演員崩潰?」王家衛毫不猶豫的回答:「對,直到他們崩潰。」

很多人以為王家衛是個折騰演員的「變態狂」,王家衛卻說:「我是導演,我要對我的作品負責,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要為電影服務,這是原則。」

王家衛忠於自己內心要求,凡是稍微不符合他內心所設想的鏡頭,他都會反覆NG,直到拍出他所認為的美感。

這種忠於自我、追求極致的態度,放眼華語影壇,僅王家衛一人做到了。

正因為他太忠於自我,絲毫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演員們只能玩命演出、貢獻演技,我們才看到了一個個精彩作品的問世。

那一年,哥哥張國榮憑藉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衛冕影帝。這是張國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封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而張國榮片中獨舞的片段,更是被譽為香港電影史上劃時代經典。

王家衛的能耐,可見一斑。

04痴於自律

身為世界級知名導演,很多人以為王家衛私生活很豐富,實際上他很素樸。

他很少參加應酬,不抽菸也很少喝酒,朋友們也看不到他,很多人都說他這樣苦行僧式的生活太無趣了。但王家衛卻說:「這些事情跟演戲有什麼關係?我不需要。」

王家衛有一個習慣:不管每天多忙,每天必須寫五千字劇本,寫完才能睡覺。

因為王家衛極其重視劇本創作,他在拍戲現場改劇本是家常便飯,用他的話說:「除了老婆孩子不可以換,其餘的都可以推倒重來。」

片場劇本不行的時候,王家衛乾脆自己現編現寫,後來每天寫劇本的習慣,就這麼保持下來了。

他自律到什麼程度呢?

王家衛夫人陳以靳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他們結婚後一個晚上,在片場忙了一天的王家衛照例拿著手稿,躲進了浴缸中。

未久,陳以靳推開浴室門,發現勞累過度的王家衛睡著了,在他身邊,是撒了一地凌亂的手稿。

手稿上歪歪斜斜的全是字,可見即便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王家衛還在堅持創作。

而他右手,仍然緊緊攥著那支筆。

劇本是電影的靈魂,正因為王家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創作,我們才看到了他電影裡的眾多經典臺詞,而這些,無一不是他劇本裡的原話,滾燙又火熱,真摯又崇高。

正如他在《旺角卡門》裡借烏蠅哥之口說的那樣:「我寧願做一日英雄,都不想成世做條蟲!」

始於刺激,陷於理想,忠於自我,痴於自律。人生不斷精進,凡人也可稱雄。

【編排|秀秀 】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讚、留言和轉發,你的隨手點讚與轉發是我最大的鼓勵!」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記得關注李吃瓜

相關焦點

  • 從編劇到導演,墨跡拖沓的王家衛,為何能拍出這麼多經典電影?
    不過相對於平面設計中的色彩調和,王家衛對於電影的色彩仿佛更加痴迷,經常會獨自一人偷偷地跑往電影院看電影,也就是在這時,王家衛開始有了想要從事電影這個行業的想法。不過,王家衛真正進入電影行業,還要從大學畢業後的一個晚上開始說起。那個時候,王家衛剛剛跟大學的初戀女友分手,在一群好友的陪伴下來到酒吧買醉,他指著酒吧的大門說:「從現在開始,第一個從那個門裡進來的女人,我就要開始追求她。」
  • 世界頂級大師的電影藝術——王家衛 - 即時新聞 - 華聲娛樂 - 華聲...
    將王家衛排在其他華語片導演之前,不是筆者各人喜好決定,而是因為王家衛是華語片中至今為止將文藝與商業在電影中結合的最好的一位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裡似乎連龍套都是某大牌,而他不用劇本隨性而至拍電影的方式也讓與其合作過的大牌們叫苦不迭。  如果說沒有劇本拍電影讓王家衛看起來隨意又才華橫溢的話,那他在後期處理時抽風式的剪輯更是讓人「害怕」,鞏俐在《2046》中被剪的這剩下了幾秒鐘,而最近的張震為了《一代宗師》苦練三年拳,卻在電影中出現了甚少的時間。
  • 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第四,王家衛作品,今年重映
    王家衛在國際上評價最高的作品應是《花樣年華》(2000),它不僅在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的影史最佳影片票選成為21世紀後排名最高的電影,在BBC的新世紀經典選拔也僅次於大衛林區(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Mulholland Drive,2001)。
  • 王家衛永恆的經典,沒有劇本,拍一半花光資金,草草上映的電影!
    王家衛拍電影不用劇本,都是現場發揮。嚴格的講,他並不是「不用劇本」,而是他拍電影不像其他導演那樣按照詳細的分鏡頭腳本逐場逐鏡的拍攝,他通常進片場時手袋裡裝一張紙,紙上寫著幾行字,拍一拍,停一停,拿出紙來看一看,有時候一整天就拍紙上寫的一句話。不過通常演員拍了一整天也不知道自己演的什麼...
  • 被王家衛坑過的演員:張震苦練三年的八極拳,梁朝偉吃27個梨
    梁朝偉在《阿飛正傳》的第一場戲,需要拍他吃梨子,據王家衛說:「很簡單,拍了10多次」,梁朝偉本人在回應的時候,卻聲稱不止,吃了27次。據傳,在最初合作的時候,因為王家衛的完美主義,讓梁朝偉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行,在家裡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哭唧唧地念叨自己不會演戲,王家衛只是想要他的一個背影。
  • 看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是一種享受,拍他的電影卻是一種磨練
    王家衛的電影在中國電影中,是一面獨樹一幟的旗子。在公共場合你能看到他鼻梁上永遠懸掛著一副墨鏡,墨鏡下是一臉平靜的面容。面對記者犀利的提問,他總能以機智幽默的回答,在生活中沒有緋聞,沒有炒作,給人一種低調且特立獨行的印象。王家衛的電影並不多,但每一部幾乎都是經典。
  • 電影冷知識:《一代宗師》王家衛為防止劇本被偷,一天只帶一張紙
    知識一、演員苦練武術早在1997年,電影的劇本就已經寫好了。但是由於電影版權以及公司經費等原因,電影一直沒有開拍。之後王家衛為了搜集更多的歷史資料,花了三年的時間走訪全國各地,上門拜訪了各種門派的百餘名功夫宗師。到了2001年,王家衛重新開始籌備電影的拍攝工作,直到電影正式開拍時,以及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
  • 《大話西遊》成經典,為何王家衛功不可沒?
    2009年,《東邪西毒:終極版》內地上映,王家衛在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時說了一句話。「第一稿《東邪西毒》的劇本後來沒有用,前15分鐘的戲後來被劉鎮偉拿去做了《大話西遊》的劇本。」於是,《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都成為了華語影壇上非常獨特的存在。
  • 福利來了——王家衛的所有電影匯總
    一,【阿飛正傳】想了解王家衛電影,從這部開始看是最佳選擇,因為《阿飛正傳》是王家衛最重要的一部電影,業界影響力很大。我另外寫了篇觀感,在此不做詳述。蘇麗珍的那些旗袍,那個年代的味道,王家衛電影中色調最美的電影之一。三,【2046】阿飛三部曲的第三部,影片加入了我個人不太喜歡科幻元素。如果從來沒看王家衛之前的電影,直接去看【2046】的話會感覺有點亂或是一頭霧水,建議先看《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再看這部【2046】會比較有頭緒。
  • 張嘉佳:我想用周星馳的方式講一個王家衛的故事
    「三年籌備,118稿,70多萬字劇本,10個月的魔鬼式拍攝,二十多位明星集體搞事情。」在電影《擺渡人》宣布定檔在12月23日後,導演兼編劇的張嘉佳發了這樣一條文藝又夾雜些許「痞氣」的微博。作為張嘉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擺渡人》帶來的光環和壓力都是空前。不但張嘉佳晚上11點把自己整進搶救室,再在凌晨2點半回到片場繼續工作,《擺渡人》的其他演員也同樣「飽受折磨」。
  • 好的劇本好的導演都有了,胡歌能否順利成為優秀電影人
    最近,《新民晚報》報導,由王家衛導演的文藝片《繁花》將在上海開拍,男女主角分別敲定胡歌和馬伊琍。具體的消息還要等待官宣。先不看這個消息是否真實,我們談談劇本、王家衛、胡歌這樣的組合怎麼樣。胡歌之前的中心一直在電視劇領域,這部電影是否能讓他在電影螢屏上出現,成為合格的電影人呢?不如我們從劇本、導演以及演員本身來看看。
  • 王家衛、劉鎮偉和梁朝偉、周星馳的江湖,一場真實的「東成西就」
    總要被命運的翻雲覆雨手摺騰幾番,金句才顯得深刻,墨鏡王的套路,他的老友劉鎮偉把這句話改了改,丟給了周星馳,《大話西遊》裡就說成了:「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至尊寶還是放手了紫霞。
  • 華語電影導演權威排名:王家衛第一,張藝謀第四,李安未進前五
    1905年,從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到現在,華語電影已經走過了115年的歷程,也為世界電影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很多電影作品也都在世界留名。
  • 華語電影裡的「大師」和「大溼」,想不到有兩個人竟是好朋友
    為了不把話題扯得太遠,今天我們討論的範圍僅限於有限的華語電影。由於特殊的原因,華語電影有幾個重要的分支,除了內地電影外,影響比較深遠的還有香港電影、臺灣電影。在幾個重要的分支裡,以香港電影的商業化最為徹底,香港電影幾乎就是為掠奪票房而生的。它們為了票房,形成了幾個重要的類型片。作為好萊塢的定向復刻版,香港電影深知如何討好觀眾,贏取利益。也知道如何把一個個自譽為藝術家的電影人,演化為票房掠奪者。
  • 張嘉佳「睡前故事」拍電影 將由王家衛執導
    張嘉佳曝與王家衛合作新片 王珞丹「發來賀電」  昨晚21時,暢銷作家張嘉佳發布微博,宣布王家衛的新片將改編自其暢銷網絡小說,並即將開機和宣布檔期:  「謝謝王家衛導演喜歡這本書,喜歡這個劇本。我們合作的片子是擺渡人,改編自《全世界》的第一部電影。寫小說的時候獨自喝了很多酒,寫劇本的時候和王導喝了很多酒。
  • 王家衛,感情救贖的擺渡人
    一段年少短暫的初戀,一個叫蘇麗珍的女主角,從此在王家衛的影片中糾纏不清近三十載。從《阿飛正傳》、《花樣年華》到《2046》。香港眾多明星都在演繹著王家衛的愛情獨家回憶,愛而不得的阿美,成了王家衛心頭上的白月光、硃砂痣。林夕與王家衛,一個是樂壇詞聖,一個是文藝片翹楚導演。
  • 時光晚報:「阿拉丁」續集選好編劇了「穿越火線」將改電影 王家衛...
    迪士尼為《阿拉丁》續集選好編劇了迪士尼已找到《金剛:骷髏島》的編劇約翰·賈丁斯和《衝出康普頓》的編劇安德麗亞·貝爾洛夫,為去年票房大賣的真人改編動畫電影《阿拉丁》續集撰寫劇本。這部續集會上院線,不是迪士尼流媒體Disney+的流媒體作品。
  • 《赤狐書生》陳立農素顏試鏡拿下角色 李現變「五打明星」五次挨打
    現場人狐兄弟互相爆料,陳立農遭遇感情「三重虐」,李現則喜提「五打」演員稱號,兩人花式比慘笑點不斷。此外,群妖天團悉數亮相,配樂大師久石讓的幕後合作故事也一一揭秘。 素顏試鏡拿下角色6個月不請假 江志強:選演員不圖流量圖真心 發布會上,電影監製江志強提到,陳立農、李現的選角,完全沒有考慮「流量」。
  • 王晶口是心非篇——王家衛
    常年嘲諷王家衛是王晶日常。王晶稱王家衛「他每年都在算計評委的口味,所以他的電影老是在改來改去。他押寶總是能押中,我很佩服他。」說王家衛為了拿獎拍電影。還特地拍了一部《精裝難兄難弟》嘲諷王家衛。讓王家衛穿越回六十年代,拍電影只要有一個人欣賞就放你回去。但是拍的電影,院線內觀眾少得可憐,還有人說:「我上廁所那麼久,這幾個人怎麼還沒完沒了,讓我知道誰是那個導演,我就砍死那個王八蛋」。只有一個小孩欣賞,就是王晶。
  • 向佐力挺鹿晗怒懟滕華濤,當初看上頂流身份,電影撲街卻甩鍋演員
    要說這個夏天熱度最高的電影,除了國漫之光《哪吒》就是票房撲街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從劇情設定到特效包括演員的造型都被網友嘲了個遍,面對網友導演滕華濤頂不住壓力,最終出來道歉,但是卻將鍋甩給了鹿晗,稱自己用錯了演員,鹿晗不適合演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