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到世間是不可能生存在真空中的,總是受周圍環境的制約與影響。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裡主要談談社會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對孩子來說,在沒有形成獨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前,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極易受到誘惑。
古代的孟軻之母仉氏,賢良達理,通過小孟軻的言行,洞察到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隨之搬遷居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被傳為佳話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成現代文就是:鄒地(今山東鄒城一帶)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學了些做買賣的事情。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校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古文中的「三」是虛數,「三遷」,是指多次搬遷,幾易定所。正是由於孟母多次搬遷給孟子創造良好的環境,才造就了一代和孔子齊名的偉人,被後人尊稱為「亞聖」的孟子。
由此可見,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一定的影響,正如古人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什麼,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不知家長能從中受到什麼啟示?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