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昨天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分別研究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
習近平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黨中央作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許多地區研究制定了綜合性方案和專項方案,成效逐步顯現。
同時,有些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有的地方還沒有有力行動起來,有的工作抓得還不精準。要深刻理解時代背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
要把工作做細做實,有針對性制定政策、解疑釋惑;具體工作要從實際出發,盯住看,有人管,馬上幹。
關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習近平強調,必須堅持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打下更為雄厚的基礎;必須弘揚勤勞致富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必須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處理好政府、企業、居民三者分配關係。
必須強化人力資本,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力度,著力把教育質量搞上去,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發揮好企業家作用,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化解困惑,保障各種要素投入獲得回報;必須加強產權保護,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加強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經營權、企業法人財產權保護,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增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感。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勝軍分別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內容要點做出解讀評論。
相關推薦
創業板指大跌3.27% 705隻個股收盤報跌
領盛投資管理髮布投資策略中期報告
海天味業市值突破5000億超中石化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