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無論是戲劇還是電影,在一切敘事類和抒情類的藝術作品中,愛情都是其永恆的主題,也是永寫不盡的題材。過去,我們發明並實踐了無數種方式來表達「我愛你」或者向他(她)來表達情所屬你。現在,和未來我們仍將繼續發明並實踐各種各樣的方式用來表達愛情。
因為愛情是世間至美的情感。「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在古人給我們留下的那些感人至深的作品中,描寫愛情的永遠是最多的,而且描寫愛情的也是最感天動地的。所有未得到愛情的和已經得到愛情的和失去愛情的人,總要問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們現在的流行歌詞中也在表達這個疑問。
換句話說,現在流行歌詞中描寫愛情題材的數量上是最多的。這裡面除了有創作者的經歷以及作品流傳的一些法則外,我想愛情題材這麼多,而且歷經千年仍然有無數人在寫,是因為愛情本就是人類最嚮往或最激動人心也是最捉摸不透的情感。我們有時候對歌詞若有所思,實際上是歌詞當中所寫到的愛情和愛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令我們想到了自己的故事,不管自己有沒有經歷過愛情,那種傷美永遠最牽動人心。
自然,我們強調的永遠都是寫得好的歌詞作品,對於一些很差的歌詞,雖然是寫的愛情,但是拙劣的緊,用詞構句牽強附會,所寫情感也是味同嚼蠟,根本原因是沒有真正去從愛情的角度去寫愛情。所以,即便是寫愛情,也寫得不深刻,我們聽來總要起落一身的雞皮疙瘩。優秀的歌詞當中的愛情是很美的,即便寫得很傷感那也是一種美,這就是藝術吧。
我至今最欣賞的仍然是《明年今日》的歌詞,整首詞猶如一個淺淺地默默低訴和心愛之人分手之後的內心情感變化的人物內心獨白,這種內心獨白似的歌詞彷佛更能令我們進入故事的情境中。歌詞的第一小節寫了分手後「我」的狀態——由不願接受現實而懷疑自己不存在盯著吊燈發呆,歌詞的第二小節寫分手後「我」的心理的一個變化——悲哀,歌詞中一句「餘生都不會在悲哀」點出來心理。第三節寫心理的一個轉變——承認失戀,這是很難的一步,看似走出來實際上沒有走出來。歌詞的高潮部分通過幾個場景和動作的描寫將人物的心理刻畫得細緻入微,一個是推測再見的場景——同伴新婚的盛宴,這一句歌詞很毒辣,作者敢於將悲傷的人物放到一個喜慶的場景中。另一個場景是通過想像出來的,想像離開六十年後還能認出你的子女,其實這句也很毒,人物怎麼敢去想六十年後,六十年半個多世紀,依然還是沒有放下。這得愛得有多深呢。
歌詞最後一句是我最欣賞的一句「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到這日才發現,曾呼吸過空氣。」初讀這句話總覺得這句歌詞的語言真漂亮,那得有多好的文筆能寫出來,後來才發現,原來不是句子漂亮,而是生活,而是愛,而是真,而是現實。就像以前讀古典詩詞,覺得就是美,到了現在來看,其實古典詩詞也是在寫生活。
我這輩子最有運氣的事就是在一個瞬間遇到了你,此後便再也沒有遇到過如你一般的人,我以為是世間的人都不如你好,實際上是我沒有運氣了,我的運氣因為遇到你都花光了。
還有如《你在終點等我》歌詞當中「我甘願成全了你珍藏的往昔,只想你找回讓你像你的樣子」你知道接受一個人的過去有多麼的不容易嗎?但是我還是選擇接受,因為那樣能使你像你,這樣的為愛無私。
再有《電臺情歌》「我們一直忘了要搭一座橋,到對方心裡瞧一瞧,體會彼此什麼才最需要,別再寂寞的擁抱。」那樣的渴望了解對方,才能愛得更徹底。
再有《喜帖街》中藉助一條街的搬遷來寫一對戀人的分手,多麼的悽苦,通篇就是一個悲。
……
還有對真愛的尋找,還有暗戀的痛苦等等,都在歌詞當中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最後想藉助一個美劇當中的臺詞來結束全篇「看看我們為愛都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