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給大家介紹了《忌日快樂》的表兄弟《領袖水準》。
哪想今天她的親姐妹便閃亮登場。
沒錯,那就是原班主創最新力作,連片名都如出一轍的——
砍人快樂
Freaky
既然都砍人快樂了,那必定少不了傳統的「砍殺」橋段——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4名高中生正坐在院子裡吹牛聊天。
他們剛說到傳聞中的「連環殺手」,沒想到殺手還真就不請自來。
只見,他先是一記酒瓶殺;
然後是馬桶殺;
接著是球拍殺;
以及最後的蠻力殺;
轉眼間,眾人就被乾淨利落的屠戮殆盡……
離開之前,屋內的一把古董匕首,引起了殺手的注意。
隨著他將其據為己有,故事的前奏正式成型。
案發次日,視角來到同一所高中的女生米莉(凱薩琳·紐頓)這邊。
一如大多數青春劇裡的主角,風華正茂的她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父親一年前病重不治,給家庭帶來沉重打擊。
身為警察的姐姐用工作逃避痛苦,和其他人逐漸疏遠;
母親深陷酒精的漩渦不說,還把抑鬱轉嫁到米莉身上,過猶不及的對她百般約束。
乖巧懂事的米莉只能選擇逆來順受,即便不被允許參加返校節舞會也毫無怨言。
到了校園裡,情況也沒有任何好轉。
臭美的女生嘲笑她老土;
荷爾蒙旺盛的男生諷刺她不解風情;
就連手工課老師都嫌棄她過於懦弱。
似乎只有唯二的兩位好友;
以及暗戀的同桌小男生,是米莉為數不多的快樂源泉。
這天夜晚,參加完啦啦隊活動的她,照例一個人坐在操場邊,等待母親來接自己回家。
而母親卻照例喝多了酒,在沙發上睡得天昏地暗。
宿命般,連環殺手(文斯·沃恩)赫然出現,毫不意外鎖定了孤身一人的米莉。
一番你追我趕,米莉終難支撐,被殺手放倒在地。
可殺手揮舞匕首的瞬間,卻突然風雲際會、電閃雷鳴。
操場莫名變成阿茲特克祭壇的模樣,匕首捅進米莉左肩的同時,殺手自己也被其所傷。
一頓詭譎操作過後,殺手和米莉竟然當場交換了身體。
發現母親誤事的姐姐隨即趕到現場,及時救下「米莉」。
「殺手」則驚慌失措的逃之夭夭……
喜獲少女身體的殺手,用沉默混過警方的筆錄,以及母親、姐姐的關心。
然後久違的在米莉家裡,美美享受了一晚……
死性不改的「他」,看到兇器依然難掩內心的殺人衝動。
可惜新身體用著實在太不順手,幾次嘗試都被意外的輕鬆化解。
不過,上學這個字眼倒是讓殺手喜笑顏開。
於是嘛,由內而外煥然一新的「米莉」,就這麼氣勢洶洶朝學校殺去……
另一邊,「少女心殺手」莫名其妙於廢棄倉庫裡驚醒。
米莉花了好大功夫,才艱難認清靈魂互換的事實。
彷徨無措來到大街上,「她」才發現自己竟是從瘋人院逃跑的頭號通緝犯。
走投無路之際,米莉只好也溜進學校,找朋友們幫忙解決麻煩。
喜聞樂見的是,當「殺手」突然出現在他們的「秘密基地」。
黑人妹子和小gay男頓時嚇得屁滾尿流,不聽解釋的抱頭鼠竄不說;
還操起各種「兵器」向「她」一頓亂砸……
幸好米莉靈機一動,現場表演一段專屬的啦啦隊操,這才艱難獲得了他們的信任。
好友團聚的同時,殺手「米莉」已然在學校裡大開殺戒。
平日裡欺負她的女生,被關進冰櫃凍成了渣渣;
耀武揚威的手工課老師,則慘死於自己的電鋸之下……
毫無疑問,米莉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在更多人慘死前和殺手換回身體了。
萬能的谷歌顯示,那把匕首乃是阿茲特克人用來獻祭的古物。
西班牙語老師則幫他們翻譯出了上面鐫刻的銘文——
如果獻祭失敗,兩個人的靈魂就會互換,24小時後將變為永久。
換句話說,小夥伴們只剩下9個小時,從警局取回匕首,並找機會捅「米莉」一刀,以達到逆轉儀式的效果。
當然,變身糙漢的米莉並未忘記暗戀的小男生。
為了防止他被殺手傷害,「她」搶先一步將其綁回家裡,試圖解釋清楚當下的所有情況。
可這樣的說辭,是個正常人都難以接受。
無奈之下,米莉只好深情朗誦出匿名寫給對方的表白情書。
這才讓小哥破涕為笑,斷然加入到行動小隊之中。
剩下的故事,就看小夥伴們是如何血漿橫飛、談笑風生的智鬥變態殺人狂了。
和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的前作類似,《砍人快樂》也是在解構經典恐怖老片的同時,雜糅進反差劇烈的其他類型片風格。
把它看作是《十三號星期五》與《小姐好辣》的合體,那就對了。
當然,除此之外導演還有更大的野心。
女主米莉作為家庭、學校的雙重邊緣人,卻因為意外獲得「力量」,而平生第一次反客為主。
雖然「力量並不來自於體型大小」的場面話誰都會說,但現實裡往往還是「優勝劣汰」的理論佔據著上風。
以這種離奇的跨性別方式來給弱勢群體發聲,可謂是相當刁鑽且靈性了。
兩位主角的精彩表演,更為電影加分不少。
老「怪咖」文斯·沃恩駕輕就熟,自不用多說;
沒想到水靈的小妹妹凱薩琳·紐頓,也能在清純與蛇蠍間無縫切換,實屬意外的驚喜。
作為Blumhouse今年的扛鼎之作,邪君建議大家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