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開展分期康復護理的療效
對照組實施常規內科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分期康復護理,包括心理疏導、腰椎牽引、分期康復運動、出院指導等,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後的VAS評分水平、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在不同階段的VAS評分水平、生活質量評估水平均優於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腰間盤突出症患者開展分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減輕患者疼痛,促進患者康復,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
2020年自考護理學模擬題:臨終護理_備考指導自考_自考報名_中國...
對於考生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備考。充足的考前準備,可以提高自考通過率,這其中肯定少不了刷題這一步,中國教育在線為大家準備了一套全面的2020年自考護理學模擬題,供大家參考。:A、 移病員至搶救室或用屏風遮擋 B、給病員同情與安慰 C、觀察病情並配合搶救D、進行屍體料理準備工作20、患者病情惡化、急於交代後事、此期的心理反應屬於 :A、否認期 B、憤怒期 C、協議期 D、憂鬱期21、不屬於死亡判斷標準的是: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種反射消失 D、失去運動能力22、不屬臨終關懷的目的是
-
醫療招聘護理備考資料:從優生到優死
其中有一集《告別》,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臨終關懷病區的故事,故事裡夾雜著悲傷和感動,它探討了一個永恆的話題——人如何面對死亡。故事的拍攝地是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的臨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裡是上海第一個臨終關懷病區,50名醫生,58名護士,99張床位。來到這裡的絕大多數患者的病情都已無法逆轉,他們選擇在這裡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
克羅恩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臨床護理方法進展
不同患者患者心理狀態有較大的差異,這時應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心理狀態、不同家庭環境和宗教信仰等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撫。護理人員與患者的良好溝通,可以使其向護理人員主動傾訴。因此護理人員可能對此病研究較少,不能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採取針對性措施。克羅恩病在一家醫院的病例少,相應的該院護理經驗較少[29]。循證護理根據相關文獻提供臨床護理的依據,再把資料與實踐相結合,根據最前沿、最適合的科學理論證據來指導護理工作,以獲得最優質的護理方案[30-31]。
-
精神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稿件來源:天水市三院 六病區所謂心理護理指護理工作者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能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以達到較理想的護理目的。首先,針對首次入院的新病人,他們中大部分會表現出緊張不安、焦慮和恐懼,一部分表現孤僻,還有部分表現為對生活悲觀。
-
臺灣醫院雲端療護:把臨終關懷搬到患者家中
據陳星助介紹,臺灣的非癌症死亡病患中,只有0.4%的人接受了臨終關懷照顧,這反映出很多非癌症患者沒有得到臨終關懷服務。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人希望在家裡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但往往並不能如願,大多數人最終是在醫院裡結束生命,比如臺灣患者在家死亡的比例僅僅為1%。從2011年全球四十個國家和地區臨終關懷的品質排名來看,臺灣位列第24名。
-
美國最大的臨終關懷機構是這樣做的
通常指由醫生、護士、心理師、社工和志願者等多方人員組成的團隊對無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過6個月的臨終患者,提供特殊的緩和醫療服務,也包括對臨終者家屬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臨終關懷是以患者舒適為主要目標,避免一切有創治療,主要通過藥物來緩解患者的症狀。資料顯示,臨終關懷經常遇到的臨床表現如下:約70%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後6周裡出現呼吸困難。
-
醫療招聘護理備考資料:醫囑「囑」的是什麼
醫療和護理文件包括病歷、醫囑單、體溫單、護理記錄單、病區交班報告、特別護理記錄單等內容,記錄的主要原則是及時、準確、完整、簡要、清晰。醫療文件的保管和書寫都有著嚴格要求,比如住院期間病例首頁為體溫單,出院病例首頁為住院病例首頁,體溫單則放於末頁。
-
王輝平 張錦彬 陳棟良 羅小平:推進臨終人文關懷工作的建議
建議對於醫院、醫養結合機構、政府養老機構和養老性質的康復醫院,從醫學角度出發,進行舒適護理工作的培訓,就如何保證她走得安詳,而且治療方式與她自己的意願相吻合,能夠讓臨終願望得到滿足,並帶著尊嚴死去,來做身體舒適護理工作。同時對醫護人員也要進行臨終心理關懷的培訓,在工作的同時,保證醫護人員自身的心理健康。
-
新時代奮鬥者|楊慧峰:用愛守護「最後一站」 讓臨終患者無憾謝幕
而在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卻有一個安寧療護「愛的港灣」團隊,讓無數臨終患者在生命的最後一站,有尊嚴、有質量地無憾謝幕。這不僅是一項新任務,也是一項新挑戰:一方面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新的探索;另一方面從事臨終關懷不僅對患者、對家屬,對醫護人員本身也需要巨大的勇氣。
-
2020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麻疹患者的護理
護士資格考試題庫:2020護士資格考試時間在5月中旬,本文整理2020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麻疹患者的護理。更多醫師資格考試信息歡迎訪問中公醫療衛生人才網。 麻疹患者的護理麻疹是由麻疹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咳嗽、流涕、結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膚斑丘疹為特徵。本病傳染性強,易並發肺炎 。
-
廣州臨終關懷床位寥寥可數 專家:臨終關懷首先不要過度治療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永標指出,臨終關懷需求的對象,可包括晚期惡性腫瘤、AIDS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PD、運動神經元疾病、尿毒症等患者,不過,到底是要從何時進行臨終關懷,未有定論,因為臨終關懷的時間長短,也會對存活時間產生影響。 受臨終關懷者,平均存活30天,當中19.2%一周內逝世,13.7%存活超過180天,7.2%存活超過一年。
-
張春紅_白癜風患者的心理疏導及飲食護理效果分析_鄭州西京醫院資訊
方法:在2018年-2020年,選取122例白癜風患者為對象,隨機劃分2組,參照組選擇常規護理,研究組展開心理疏導和飲食護理,各組61例,比較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參照組患者抑鬱、焦慮情緒評分均高於研究組,參照組滿意率為85.2%,研究組滿意率為96.7%,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白癜風患者護理時,選擇心理疏導和飲食護理效果理想,可以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提升護理滿意率。
-
重症兒童臨終關懷-讓可愛的孩子走得暖一點
對於外人來說,臨終關懷是一個幫助他們的好辦法,臨終關懷顧名思義就是對於臨終的人,給予心理或生理、社會上的關懷。目前,很多人對臨終關懷都不了解,也有人認為一個將死之人,還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這樣一個事情嗎?答案是,當然有!臨終關懷秉持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原則,臨終的人一樣需要尊重,一樣有尊嚴。臨終關懷的主要內容,首先就是針對患者的疼痛,減輕患者痛苦,包括來自肉體和精神兩個方面。
-
心理護理的基本原則
因此,關心、體諒、愛護、尊重患者,密切護患關係,使其產生愉快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是搞好心理護理的基本前提。二、滿足心理需要原則患病後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消極情緒,如悲傷、抑鬱、緊張、憤怒等。這些往往與患者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有關。生病以後生理需要層次發生變化,總的來說是高層次需要減弱,低層次需要增加。
-
黃劍波.孫曉舒:基督教與現代臨終關懷的理念與實踐
分別是指:把病人看作具有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的需求及反應的全人;除了照顧病人以外, 還要考慮到家屬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 為家屬提供諮詢、協助等照顧;從病人接受臨終關懷到死後的延續性照顧;由一個團隊的人為臨終的病人及家屬提供服務, 其中包括醫生、護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宗教人員等。這樣一種「四全照顧」的臨終關懷理念是否受到了基督教的影響?基督教在現代臨終關懷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史繼學 | 戰疫情,不容忽視病人的臨終關懷
一、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而是一種專注於在患者在將要離世前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臨終關懷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給病人增添痛苦的、或無意義的治療,但要求醫務人員以熟練的業務和良好的服務來減緩病人的痛苦症狀。人們更多時候,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亡的過程。
-
新加坡醫院推"預先護理計劃" 減輕病童臨終痛苦
高嫣女寧生前是HCA慈懷護理「星光友伴」(Star PALS)的受惠者。15歲的她在前年11月因病情惡化再度入院後,母親吳金梅聽取醫生建議,決定製定預先護理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簡稱ACP),讓她列出臨終時的護理需求。 高嫣女寧在文件上清楚表達不願打針和插管,而醫護人員為她治療時,也尊重她的意願。她最終不敵病魔,去年2月在家中去世。
-
醫學心理學備考資料:異常心理-舉例及概念
中公江西衛生人才網為各位考生提供近期招聘公告、備考指導、報名入口等一系列服務,希望大家取得好成績!以下是【2020江西醫療統考-醫學心理學備考資料】有關內容:我們在了解異常心理之前,先看一個例子:趙某,男,四十歲,某公司部門經理。趙某主動陳述:「我覺得自己得了一種「怪病」,老是覺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會得癌症。
-
大多數老人去世前需要特殊照護 臨終關懷仍缺位
「這些患者需要臨終關懷,我們應通過止痛、護理等手段儘量減少肉體上的疼痛,讓他們感覺舒服、安穩一些,從而走得更從容、更有尊嚴。過去我們只講優生優育,忽視了『優逝』,現在人們對『優逝』有了更高的需求。」 「由於醫院缺乏臨終關懷服務,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