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9年,孫儷的這3條「獨家」育兒經,值得各位家長借鑑

2020-12-23 騰訊網

2011年孫儷與鄧超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到今年已經有9年了,孫儷在微博上也會記錄養育孩子的獨特經驗。

我作為一個寶媽,也會很關注孫儷,她的一些育兒方式確實是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也很值得各位家長學習.那麼今天就給各位家長們整理一下孫儷這些年的分享的「獨家」育兒經。

第一條: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其實已經會特別避免採用「棍棒教育」。我也是如此,會認為要和孩子講道理、好好說話才是最科學的教育。

但是孫儷曾在微博上說了自己的育兒經驗,說「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卻讓我特別受益。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痛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大人正在氣頭上的時候也是更希望別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對著自己講大道理。

孫儷的這一條育兒經真的讓我特別受益。我之前在女兒一有情緒的時候就會就會跟她講道理,會耐心地勸導她,自認為做到很好,但是卻忘了,處理事情很重要,孩子的感受同樣重要

第二條: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孩子說想看雞蛋會不會孵出小雞,你會怎麼做?相信多半家長是不會同意。

但是孫儷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真的把從農場中拿回來的雞認真孵起來了,甚至小雞孵出來的時候還煞有其事地介紹說,小雞生日是11月30日,連星座、血型和性別都沒有忘記記錄下來。

我在看很多育兒書籍,以及專家講座的時候,關於孩子好奇心的問題,專家們都是非常重視的。好奇心是促使人主動去學習、去探索的動力。

當只有孩子對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感興趣,才會擁有內在驅動力。並且在去完成這件事情(學習)的時候才會能夠抵消掉過程中的一些挫折、枯燥的負面情緒,堅持下去,樂在其中。

更何況,孩子在小的時候正是好奇心最強烈的階段,會問「媽媽,昆蟲有沒有嘴巴呀?」「媽媽,為什麼汽車會跑,還跑那麼快」「彩虹是怎麼出現的?」

如果家長引導得當,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延續下去,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會和好奇心沒有得到培養的孩子大有不同。

第三條:讓孩子聽到不如讓孩子看到

在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時候,往往過程是很曲折的。比如告訴他要睡前刷牙,不然會長蛀牙。但是孩子依舊不聽你說話,很抗拒刷牙。孫儷的兒子等等也是如此。

於是,孫儷就帶著兩個孩子看了一個紀錄片《高糖陷阱》,紀錄片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愛吃糖的小孩拔牙的整個過程。

於是當天晚上,不用孫儷說,兩個孩子不僅主動刷牙,而且刷得特別仔細。

對於孩子來說,視覺帶來的刺激是遠遠比語言要強烈多了的。

尤其是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年,是有很多行為習慣需要規範他的,但是總是對孩子嘮嘮叨叨,一來孩子會覺得很煩,二來孩子其實未必能理解。

這也是為什麼給孩子看的繪本中有很多都是行為習慣類的原因。不用家長去苦口婆心地去講刷牙、飯前洗手、洗澡的必要性,孩子通過繪本中的小動物,很直觀的就可以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相關焦點

  • 孫儷、應採兒的育兒方式值得各位家長借鑑
    其實問題主要出在了家長這。孫儷說,這樣能夠讓等等對還在肚子裡的孩子有好感。,其實都在向我們傳達一個信息,其實 比起老二,家長更應該重視老大。老二隻需要吃好喝好就萬事大吉,但是老大則需要家長多表達自對他的愛。
  • 孫儷育兒經火了:世界正在偷偷獎勵會做選擇的家長
    01真正厲害的爸媽,從不在這件事上偷懶前段時間,看到孫儷在一個採訪裡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她說她家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全家閱讀:最美好的場景,就是晚上洗完澡,我們3個人坐在床上,讀一本書。其實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家庭的父母,面對孩子們的學習都需要在最初就做好啟蒙引導,這一點孫儷非常明智,她認為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父母的參與。身為家長,她明白,孩子的早期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他們以後行走世界的底氣!所以,作為一個媽媽,學會替孩子挑選好的教育資源是我們的責任。
  • 有毒的育兒經「哭聲免疫法」,家長切勿「中招」
    文章內容:樂樂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生了兩個孩子的孫儷曾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7年的育兒經歷,原來明星育兒也會像普通人一樣進行「咆哮式教育」,但孫儷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孩子情緒品味好了,說理更容易被接受。
  • 乾貨滿滿,快看女強人孫儷的育兒經,教科書都比不上
    戲內敬業、戲外也能將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這樣的女人不僅可敬,還非常可愛,孫儷就是這樣一個人。戲內的孫儷總是給人一種拼盡全力的感覺,跟她在一起搭檔的所有藝人無一不誇讚她。而除了在事業上兢兢業業,四處開花之外,孫儷在家庭上也是非常井井有條,尤其在育兒上面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不同於其他明星教育孩子的方法,孫儷的育兒經簡直連教科書都得折服。
  • 孫儷育兒之道,家長再忙也要陪孩子做這些事情
    成功的事業,幸福美滿的家庭,孫儷的育兒觀和育兒方式完全適合普通家庭的爸爸媽媽去學習借鑑孫儷在分享育兒心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媽媽以後,我越來越覺得陪伴的重要,有時候孩子們需要的是父母陪伴他(她)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一起讀書一起畫畫一起做作業,通常一起的力量會比我喊破喉嚨來得有效果。
  • 「童話大王」育兒有奇招,讓娃輟學自己教,3條經驗值得家長學習
    ,但依然有經驗值得家長學習。3年課程都教完了。當然,鄭亞旗的例子是比較特殊的,我們自然也不是推崇家長學習鄭淵潔在家自己教娃養娃,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學到的一些育兒觀念和知識1)和娃平等相處這一點是很多家長都意識不到,但鄭淵潔卻能做到的,在絕大部分的家長眼中,娃和自己並不是平等,因此在教育孩子時候,家長大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 孩子發脾氣,別只是教育,孫儷的育兒方法值得一試
    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會讓其高興或傷心好幾天,他心裡其實應該是會很想和家長說,但家長可能認為他說的問題是小問題,沒必要大驚小怪,也就完全不會放在心上,甚至還會責怪他,這樣他就會覺得什麼事和父母說都沒用,就會慢慢地不再願意和家長多聊天。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蘊藏育兒大智慧,值得借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在家裡,我們卻並不習慣於約定規則,大多數家長也很少明確地給孩子規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其實,家長除了等孩子犯錯後再予以懲戒外,還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從一開始就約定好「家規」,讓孩子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 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點讚:好的家庭教育,都做到了這3點
    他不愛學習,逃學,經常和一群朋友泡在網吧打遊戲,被學校叫家長是家常便飯,輟學是遲早的事。李嘉誠曾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表哥總在說忙忙忙,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錯過了,有些毛病養成了,將要花費更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小傑的成長,父母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 人小鬼大的「等等」,鄧涵之聽橘子講故事,看明星孫儷的育兒經
    孫儷,是中國優秀的女演員、歌手。2018年4月3日,孫儷憑藉《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精湛表演斬獲了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的獎項。孫儷的兒子叫」等等「,大名鄧涵之,小」等等「,人小鬼大,快來看看孫儷的育兒經吧。孫儷經常利用身邊的事,對孩子進行啟發教育。
  • 看了那麼多育兒書,為什麼還是養不好孩子?
    兒女雙全,夫妻恩愛,但是,孫儷值得讓人稱讚的可不止這些,她的育兒方式也很值得人稱讚。我們把目光重新投放在娘娘身上,她作為家長,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是這樣的:給孩子自由和空間,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愛美是孩子的天性,創造力是孩子天生最寶貴的能力,這是需要家長保護的。孫儷面對小花妹妹用塗指甲,並沒有制止,而是支持她這種愛美的天性,給小花妹妹自由與空間。
  • 日本媽媽獨特育兒經,把3兒1女送進東大醫學部,值得我們借鑑
    如何才能讓孩子出類拔萃,這就和父母教育的方式密切相關了。她不是一般的家庭主婦,是把3個兒子和1個女兒都送進東京大學醫學部的超級媽媽。東京大學是日本的知名學府,全球排名第22,在日本也是清華北大級別的存在。東京大學的醫學部是出名的難考,全日本排名前100的學生才敢報考。她的孩子不但考上了,而且是4個孩子全部考上了,所以不少家長不遠萬裡去聽她講座。
  • 育兒方法這麼多,你分得清對錯嗎?幫家長盤點4大「錯誤育兒經」
    關於育兒知識總有五花八門的各種版本,而在其中真假交雜甚至互相矛盾的可以說是不在少數。但在這些育兒經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哪些對孩子有益,哪些是杜撰出來的,家長真的分得清嗎?今天我就來幫各位家長盤點4大常見的「錯誤育兒經」。
  • 孫儷的育兒經驗獲贊:聰明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從不講道理
    孫儷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那個甄嬛娘娘的霸氣角色在我腦海中總是揮之不去。她不僅演戲好,也是一個非常會生活的人,不會因為工作打亂自己生活的節奏。9月24號,孫儷在微博中發文在研究自拍,真是相當有趣,還被自拍達人肯定有自拍前途。
  • 孫儷分享育兒經驗:盲目地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一種「家暴」
    分享育兒經驗:盲目地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一種「家暴」!霍思燕也講述自己的育兒經總是對兒子大吼大叫,兒子一見到楊爍也總是畏手畏腳,這就是存在明顯的教育問題。語言親切感人,樸素生動,還有具體可感的案例,給各位寶媽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
  • 孫儷資助了4年的貧困生向海清,如今怎麼樣,網友:不值得憐憫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導語:在孩子小的時候,老師或家長都會教導孩子要學會感恩,無論是平時生活中的小事,還是遇到人生中的轉折點,如果受到別人的恩惠,我們都要選擇一種方法來報答他人的恩惠,這就是感恩,但是有些人受到別人的恩惠,不懂得回報別人,反而還會變本加厲傷害別人。
  • 孫儷曝鄧超看《家長教育學》:幸福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3個特點
    文 | 育兒小導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資深的電視劇愛好者,我特別喜歡孫儷和鄧超這對夫婦,所以我對他們育兒方面的事情也格外關注一些。3號是小花上學的第二天,孫儷和鄧超不厭其煩的聽小花回家給他們讀語文書,而且從孫儷的分享來看,等等也是這樣長大的
  • 美法育兒大戰——《法國媽媽育兒經》
    《正面管教》、《遊戲力》、《P.E.T.父母效能訓練》……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大部分育兒書的作者都是美國人。美國育兒價值觀儼然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包括各大母嬰公號大V,用的基本都是美國理論。其他國家的家長們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呢?《法國媽媽育兒經》和《法國媽媽育兒經精華實踐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 值得父母學習的11條美國家庭育兒經
    不少家長常常感嘆,為什麼大多數美國寶寶在很小的時候都能夠做到生活獨立,而自己家的小寶貝卻一直是傲嬌「小皇帝」「小公舉呢」?其實,一向「開明公平」的美國家庭也有嚴格的育兒經,從小細節處培養小孩的良好習慣:1、學會感謝和道歉: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 日本育兒教育中,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核心理念!(適用於幼兒)
    日本的育兒教育全球文明,其中的四條核心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借鑑,我們在家就可以帶娃做起來。1、小孩背書包,大人空手。在日本,書包從來都是自己背,就連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也是如此,這一點和中國完全不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從小培養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