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父母學習的11條美國家庭育兒經

2020-09-24 柚子魚少兒編程

不少家長常常感嘆,為什麼大多數美國寶寶在很小的時候都能夠做到生活獨立,而自己家的小寶貝卻一直是傲嬌「小皇帝」「小公舉呢」?

其實,一向「開明公平」的美國家庭也有嚴格的育兒經,從小細節處培養小孩的良好習慣:

1、學會感謝和道歉: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2、學會小聲說話:公共場合不可大聲喧譁(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以外)說話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3、學會和父母溝通:不可以對父母同時隱瞞。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學會誠信:不許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讓你後悔一生。

5、學會勇敢:如果是無法避免的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做到這幾點你可以打,而且爸爸希望你能打贏。

6、學會原則: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揀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

7、學會尊重別人勞動: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8、學會尊敬生命: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9、學會保持自己想法: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10、學會不盲目攀比:每個人都和他的名字長相一樣都是不同的,用不著和別人比較。

11、學會保護自己:當你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無視對方,大聲地喊叫,還可以撒謊、咬人、戳人的眼睛、偷東西、打壞任何貴重的東西,你聽說過的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因為你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他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子弟,教育兒女,在他的講座中,也有很多的訓誡是父母們深刻的牢記的,今天我也整理了11條南懷瑾老先生的養子之道分享給你們,建議各位父母們都認真的看看。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 11歲神童一腦多用,蒙眼轉魔方、背文言文,媽媽的育兒經值得學習
    而就有這樣一位單親媽媽,面對婚姻破裂,她並沒有傷春悲秋,而是獨自一人,在一線城市當中撫養了自己的四個寶寶,並將他們培養成了「最強大腦」,其中有一個11歲的「神童」,便展現出了自己一腦多用的能力,最後「花式KO」孟震。相信這樣厲害的寶寶,背後的媽媽一定是具備了她自己獨特的生活態度和育兒理念,那麼這位單親媽媽是如何培養這麼聰明懂事的四個萌娃呢?
  • 育兒9年,孫儷的這3條「獨家」育兒經,值得各位家長借鑑
    我作為一個寶媽,也會很關注孫儷,她的一些育兒方式確實是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也很值得各位家長學習.那麼今天就給各位家長們整理一下孫儷這些年的分享的「獨家」育兒經。
  • 世界育兒大賞,外國媽媽的做法哪些值得學習
    不同的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飲食、歷史和自然條件,他們育兒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這些方法有些在我們看來千奇百怪,有些則比較科學合理,值得借鑑。世界辣麼大,帶你去看看。今天就讓辣筆為你揭開世界各國媽媽的育兒經吧。
  • 火遍家長圈的12條「父母規」,太精闢了!值得所有父母認真學習!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親子教育專家總結的12條「父母規」,這12條內容火遍了家長圈,非常精闢,值得所有父母認真學習,看完之後讓人受益匪淺,會更清楚家庭教育的意義。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老師,更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教育,少了家庭教育孩子很難成才,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通過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23歲郭麒麟比父親郭德綱還火,「老郭家」育兒經,值得家長學習
    導語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經驗,掌握更多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出色。所以更多家庭在育兒上做足了功夫,都希望通過科學的育兒方法讓把孩子栽培成才,超越父母已有的生活,擁有更好的人生。網友們說郭德綱教育孩子還真有一套功夫,23歲郭麒麟比父親郭德綱還火,老郭家的育兒經,值得家長們學習。分析為什麼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以及提升孩子的自律性呢?
  • 《人民日報》45條育兒觀,滿滿的育兒乾貨,值得珍藏
    我是,職場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加關注,持續獲得優質育兒乾貨。科學育兒當道,各路育兒理念充斥在整個社會輿論裡,我們需要撥開迷霧,去粗取精,人民日報精心整理的45條育兒新理念,條條值得認真解讀。好父母,用對20%的教育理念,決定孩子80%的未來。
  • 80後父母的育兒經,值得學習
    先不論老一輩的教育觀念,就80後來說,80後如今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他們的下一代基本也到了適齡教育的年齡,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80後的新興育兒經,就連我這個沒有娃的人都了解了不少。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論是哪個時代,孩子的成長都是牽動天下無數父母心的。
  • 歐巴馬的女兒個個優秀,離不開他立的8條「家規」,值得父母學習
    當今社會年輕父母的壓力都十分巨大,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打理工作,因此面對工作和孩子總會陷入兩難的狀態,很多家長表示:如果自己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條件,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反之陪伴孩子成長,就沒有辦法給他更好的生活條件。
  • 8條家規名不虛傳,值得學習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獨立、自信、有主見?8條家規名不虛傳,值得學習如果是你?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你會怎麼做?我想不是破口大罵就是一頓猛批,結果還不一定能夠阻止,正確的教育方式可以無聲無息改變孩子,絕對不需要你苦口婆心的和他去講道理。
  • 美法育兒大戰——《法國媽媽育兒經》
    《正面管教》、《遊戲力》、《P.E.T.父母效能訓練》……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大部分育兒書的作者都是美國人。美國育兒價值觀儼然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包括各大母嬰公號大V,用的基本都是美國理論。其他國家的家長們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呢?《法國媽媽育兒經》和《法國媽媽育兒經精華實踐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 育兒專家:幸福的家庭,孩子大多是「第三者」,原因值得深思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參加的育兒專家講座,主講人就曾提出一個概念: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的地位往往等同於「第三者」,是被父母排擠在外的,原因有趣,值得深思。家庭氛圍決定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模式「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 父母要學習,養成育兒好習慣
    >每次去接送孩子跳舞,培訓室外必定是一群的父母或者奶奶輩的聚在一起交流育兒的經驗,每個人說起自家的孩子都是滔滔不絕,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話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喧囂的時代,卻又生活在一個孤獨的時代,因為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無暇去和孩子做深層次的溝通,但是現在的孩子獨立,早熟,她渴望與自己的父母有更多的交流和傾聽,但父母的一個電話就可能中斷他們原本的親子訴求,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80後辣媽畫親子漫畫火爆朋友圈 被當成育兒經
    連日來,80 後辣媽、34歲二孩媽媽任潔的「有愛漫畫」在微信上火了,她用一幅幅漫畫將4歲兒子的這些成長故事記錄下來,讓很多年輕父母感同身受的同時,感覺幸福。  畫的多是育兒操心事  連日來,在名為「習危」的微信公眾號上,陸續更新的一幅幅「親子漫畫」被很多年輕爸媽轉發。11組漫畫講述從一孩家庭到二孩家庭的變遷以及4歲兒子成長過程。
  • 育兒專家:幸福的家庭,孩子大多是「第三者」,原因值得深思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參加的育兒專家講座,主講人就曾提出一個概念: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的地位往往等同於「第三者」,是被父母排擠在外的,原因有趣,值得深思。家庭氛圍決定孩子與世界相處的模式「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美國文學家德萊塞很早我就知道,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父母相處時的情感氛圍也決定著孩子將來與他人相處時的態度。
  • 「童話大王」育兒有奇招,讓娃輟學自己教,3條經驗值得家長學習
    ,但依然有經驗值得家長學習。尤其是現在為人父母的這些80後、90後,小時候或多或少都看過鄭老師的作品。當然,鄭亞旗的例子是比較特殊的,我們自然也不是推崇家長學習鄭淵潔在家自己教娃養娃,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學到的一些育兒觀念和知識
  • 為了生活,父母和家庭在教育賽道上瘋狂競爭,內卷式育兒在所難免
    但是,最近幾年以來,當中國大多數有娃的家庭,都開始走上這條賽道之後。這個問題就顯得格外突出了。曾經有教育學家和經濟學家,聯合做了一個研究,想要研究這種內捲化育兒的實際產生條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內捲化育兒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原因。
  • 德國媽媽的十條育兒準則,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學習!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德國媽媽育兒的十條行為準則:小編覺得上面10條準則句句在理,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和學習。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字,小編表示你很幸運,因為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你又先成功了一步。歡迎大家交流和分享育兒經驗,讓我們一起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
  • 重慶高考狀元父母育兒經原話:根本沒有培養過!心塞嗎?
    求索女性自我價值實現與育兒兩不誤。導讀|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中考、高考、全國二卷「三元及第」。這樣的狀元之路看來不是偶然,真是從小優秀到大。問及父母育兒經,父母卻輕描淡寫:根本沒有培養過。這回答你服嗎?其實很多父母並不指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狀元,能保持成績中上就可以了,考上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