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2020-12-09 城市社評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他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子弟,教育兒女,在他的講座中,也有很多的訓誡是父母們深刻的牢記的,今天我也整理了11條南懷瑾老先生的養子之道分享給你們,建議各位父母們都認真的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的育兒觀是傳統的中國教育理念,是從教育孩子如何的做人開始的,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喜歡西方的教育理念,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教育方法,都被慢慢的淘汰掉了,想想《四書》和《五經》,現在多少孩子能順口就來。

1、先教孩子如何做人

看過南懷瑾老先生講座的父母應該都知道,他老人家的講座都是跟孩子的成長有關的,經常會說的一句話: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後在傳授知識和技能,順序一定不能搞錯了。

做人是一個人的根本,也是必須要學會的事情,不管你是一個孩子,以後是公司員工,還是為人子女或者是朋友,做人是必須要學會的。

2、孩子至少要有一門手藝

孩子以後的路怎麼走,有一門手藝就足夠了,至於工作上是升官還是發財,這是孩子自己去選擇,生來什麼都帶不來,死後也什麼都帶不走。

南懷瑾老先生說:我對我的孩子就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能夠獨立就可以了,其他的隨他怎麼想都可以。

3、父母把望子成龍的想法去掉

現在的父母都喜歡把自己身上沒有去實現的事情,放在孩子身上完成,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行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沒有辦法去決定孩子以後未來道路的方向。

4、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

南懷瑾老先生認為,孩子的勞動習慣的養成,應該從灑掃開始,不要一直讓孩子讀書學知識,最開始的應該是去學習規矩,這是教育的一個基礎的保障,有句話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5、父母不要去溺愛孩子

在古時候,父母都是讓自己的孩子都早早的出門獨立了,但是現在的父母,都比較的溺愛孩子,生怕磕著摔著,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6、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的這件事情上,父母不要一意孤行,尊重孩子的喜好和興趣,順其自然的發展。

7、孩子的胎教也很重要

《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母親懷孕以後,家中的陳列和擺設,以及媽媽們看的書,都要適當的改變,哪怕孩子沒有出生,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潛意識的,媽媽們也要重視孩子的胎教,在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明白了很多的事情了。

8、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媽媽其實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也是孩子成長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好的媽媽會成就孩子的一生。

9、要知道孩子的秉性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天賦都是不一樣的,父母要知道孩子的秉性是什麼,先搞清楚方向,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開端。

10、不要急於求成,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的教育不是能夠拔苗助長就可以的,更不可能會一帆風順,父母不要急於求成,多點耐心,循序進件。

11、一定要讓孩子誦讀經典

經典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南懷瑾老先生說,想讓孩子能夠學習,就要先去背誦經典。古人的智慧是比我們現在的智慧還要深奧和複雜的,文字語句都是沒有那麼好理解的,古經典可以啟發孩子的智力和大腦皮層的發育,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上面就是我整理的關於南懷瑾老先生的11條養子之道,每一句都是經典和智慧,父

母們可以看看,同時我也很認同南懷瑾先生的教育理念。像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我覺得是很有必要讓孩子去背誦的,因為古人的智慧和育兒理念,一直流傳到至今的。

我給我的孩子也買了一套書:《三字經》、《弟子規》、《成語故事》和《唐詩三百首》的合集。還有一套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的合集。

這兩套書都是適合6歲左右的孩子觀看的,書中還有配注拼音、標註、解析、注釋、譯文和啟迪等,如果你家孩子還不認識字,那麼可以看拼音去自己鑽研,所以也比較推薦給各位父母們。

書中還有很多插畫,緩解孩子的閱讀疲勞,吸引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幫助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大化的吸收知識。

而《大學》這套書,也是採用了漫畫的形式出現的,讓枯燥的文字和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吸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去深挖了詩文的創作背景,感受詩文的手法的運用,讓孩子可以無障礙的閱讀。

也不過是父母們的一頓飯錢,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知識,背誦知識的好習慣,圖文並茂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的容易去接受。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學術成就的評價。南懷瑾先生學慣儒釋道,弟子遍布天下,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也是遵從中國傳統教子觀的大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從做人、成人來著手培養孩子的老先生。
  •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人生在世,人無完人需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個原則和標準,現在中國處於一個工商業發展的時期,現在的中國家庭觀念越來越淡薄,中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生了一個孩子,十分的嬌貴,家庭變得富有了,孩子就會嬌慣起來
  • 葉小文:向南懷瑾先生請益安身立命之說 | 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大家、國學大師。他的著述涵蓋儒、佛、道及諸子百家。尤其可貴的是,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惟其時,南老做學問,總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召喚,立足科學精神,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開拓新的學術視野。記得2005年底,我去太湖大學堂向南老請益。初次見面,卻也似曾相識,並無老幼尊卑的分隔,直言不諱,相談甚歡。
  • 林宏偉:南懷瑾先生與祖國和平統一事業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在海內外華人中有著廣泛影響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是南懷瑾先生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牽線搭橋3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回顧總結南懷瑾先生為維護祖國和平統一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意義深遠。
  • 古國治:話說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
    話說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2018年10月1日纏訟多年的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終於在2018年9月28日上海高級法院二審落槌定判,認定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並沒有贈予郭姮妟代持南懷瑾先生股份的老古文化公司,仍屬南家所有。為什麼會有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的官司呢?
  • 假期讀書:南懷瑾先生著作推薦〈一〉
    《話說中庸》——南懷瑾 著述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南懷瑾原著《話說中庸》,全球首度面世,一探子思別傳孔門心法的奧秘。◎南懷瑾先生原著,並收錄劉雨虹老師整理編本,便於國學涉入較淺之讀者閱讀。《孟子與盡心篇》——南懷瑾 著述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全球首發!南懷瑾先生集儒、道、釋三家思想大成之重要著作。◎全球首次發行,南懷瑾先生最新談《孟子》重要著作。
  • ——再讀南懷瑾先生的《圓覺經略說》
    再讀南懷瑾先生的《圓覺經略說》此書我25年前上大學的時候讀過一遍,已沒啥具體文字印象,只有非常優美舒服的感覺。這次呆家裡有空用擠牙膏的時間讀完了,意猶未盡,深有感觸。南懷瑾先生在書中提到了這個問題,也許是老調重彈,但是修行的動機很重要,唯有發這樣的清淨大願才是真正修行。很多人的動機是為了保佑自己保佑全家等等利益,真正修行發願他說不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在《圓覺經》裡提到了「願我今者住佛圓覺」,能夠進入佛的清淨圓滿覺性之中。
  • 南懷瑾誕辰100周年,中學老師談與先生著作的邂逅
    南懷瑾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先生出生於1918年3月18日,今年恰逢先生誕辰100周年。一提起南懷瑾先生,內心就會湧出一種特別的情感。雖從未與先生謀面,更未曾聆聽過耳提面命式的教誨,但在內心深處卻視先生為人生導師。
  • 王財貴:我與南懷瑾老師的讀經因緣
    提及昨天離世的南懷瑾老師,感慨萬千……)文字整理: (師範班)馮文舉、陳桂林。審校:方哲萱修訂:王財貴(2012.10. 03)……今天,我也想到一個人,就是南懷瑾先生。1994年,我在臺灣開始推廣讀經,過了兩年,有一個人來找我,說是從香港來的,做律師,辦一個業餘讀經班,他想請我到香港去演講。我一聽說香港,就跟他說,「你從香港來,你認識不認識一個叫南懷瑾先生的,你去找他,我也想見見他,因為他的力量大,我要請他一起推廣讀經。」這個人說,「就是南老師派我來的啊!」這個好!這個好!我就去了香港,南老師的弟子們辦了兩場讀經的說明會。
  • 經典,經國濟世之典籍。現代人為什麼很糾結?找到智慧的源頭
    對民族經典的「失憶」,便失去創造性人生的高起點。清人皮錫瑞說:「為國者循之則治,違之則亂;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因為經典為萬世公言,非一人私論。」經典是聖人躬行實踐、行有餘力、道之自然生發,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一時可行,萬世可行,一人可行,萬人可行。
  • 南懷瑾的故鄉情
    於是馬祖發自肺腑地說「學道不還鄉,還鄉道不香」。南懷瑾先生對此頗為感慨,他說:「人,畢竟就是那麼平凡。多少宗教上的大師,都受到得道還鄉的苦果。」得道還鄉也是南懷瑾先生一生的抉擇。他學道於四方,卻念念不忘「我是溫州府樂清縣人」,總是不厭其煩對眾人講解「你們知道嗎,我們家鄉樂清的』樂』,是個多音字,不止有4種讀音」。
  • 韓望喜博士跟寶安區橋頭學校學生解讀《三字經》中的教子之道
    教子之道:教育從來不只是父母家庭的一句口號,正確的教育之道,是孩子學好人生第一課的重要基礎。那麼《三字經》中能給我們哪些教子啟示?2019年11月12日,由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黨委主辦、深圳豐德修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福海國學堂走進寶安區橋頭學校活動,在學校的階梯教室展開,活動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外交部候任外交官,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韓望喜為大家分享了「正解《三字經》中的教子之道」主題活動。
  • 南懷瑾:《金剛經》中最經典的38句!
    金剛經(資料圖)文:南懷瑾《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
  • 南懷瑾悟道了沒有?他證到什麼果位?怎么正確看待他
    南懷瑾先生是當代的一個傳奇人物。他一生致力於發揚民族文化,是著名的國學大師、教育家。他精通儒釋道各家經典,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法傳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對佛教經典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詼諧幽默的表達方式使得原本嚴肅神秘的佛法變得通俗易懂,令普通大眾都能理解並易於接受。筆者最初接觸佛法很大得益於拜讀南懷瑾先生的著述。
  •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2020-07-02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南懷瑾先生側記 」張其昀與吳怡
    「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徵文及史料啟事(溫馨提示:請按住屏幕上下划動)本會由官方發起,於丙申(2016)年金秋成立,在首任會長朱清時先生領導下,獨立開展南懷瑾先生的生平及學術研究、交流,以及有關文化、研究和出版等活動。 所謂學術,不僅僅指有系統的專門學問,更是「一切學問的總稱」(《國語辭典》)。
  • 郭德綱家訓教子 借陳家堃之語傳經授道
    周圍人隨意捧罵,不可與之交,因其無至性也。」昨日這句出自陳家堃名句被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引用為教子名言。正逢農曆正月初十,郭德綱之子郭麒麟年滿十八歲,郭德綱發表一則長微博告誡愛子成年之後做人處事之理,「做人」、「從藝」、「交友」,可謂苦口婆心又面面俱到。  郭德綱稱「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 猶太人育兒經|如何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致富之道。勤是勤勞,儉是節儉,賣力工作固然能增加收入,但還要懂得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才能積聚財富。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有個猶太工匠手藝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賺的錢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錢雖然賺得不少,卻老是不夠用。工匠有個鄰居,是個大富翁。
  • 值得父母學習的11條美國家庭育兒經
    其實,一向「開明公平」的美國家庭也有嚴格的育兒經,從小細節處培養小孩的良好習慣:1、學會感謝和道歉: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