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家人說到,本地區某個大老闆又倒閉了,欠債幾千萬。
嘿嘿嘿,這年頭開實體店很糟心的,一不小心就了跟頭,更何況用錢大手大腳的。
據說這個大老闆前幾年賺了點錢,不是買幾百萬的豪車,就是往賭場跑,反正吃喝玩樂樣樣來。
這能不倒閉嗎?
如果從一開始就擁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無論榮華富貴,無論誘惑,那都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雨綢繆」的觀念,至今也就不會落成因資金鍊斷裂而關門大吉,甚至欠債纍纍的下場!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致富之道。
勤是勤勞,儉是節儉,賣力工作固然能增加收入,但還要懂得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才能積聚財富。
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
有個猶太工匠手藝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賺的錢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錢雖然賺得不少,卻老是不夠用。工匠有個鄰居,是個大富翁。他聽人說這個富翁原來很窮,後來不知怎麼的,錢就漸漸多了起來。工匠便想去請教富翁,問他應該如何才能有錢?
到了富翁家,他先說明來意。富翁聽了,微微一笑說:「這個嘛!說來話長,卻也很簡單,你且等一等,讓我先把燈熄了,再好好對你說。」說著,順手就把燈關了。工匠原也是個聰明人,一看這個情形,馬上便明白了,立刻高高興興地站起來,說:「先生,謝謝你,我已經都明白了,原來致富之道就在於『勤儉』二字,是不是?」
確實是這樣的,像我們父輩平時節儉慣了,雖然日子過得苦點,但要辦大事的時候總能積極應對,出錢也好,出力也好。
所以,平時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那該如何培養呢?
《猶太人育兒經:一本書讀懂猶太家教智慧》一書手把手教你做!
這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全面總結了猶太民族教子方法和育兒經驗,其中有經典故事還有解讀,內容通俗,值得中國母親參考借鑑。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聰明、神秘、富有的民族之一——他們民族的人口數量雖然很少,卻擁有著世界上龐大的資產;他們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備受打擊,四處流浪,卻驚人地富有;他們沒有太多資源,卻能處於金錢的上峰、權力的中心。
迄今為止,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中,有17%是猶太人;美國富翁中,有2%是猶太人;世界十大哲學家中,有8人是猶太人;至於猶太藝術家,更是數不勝數。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皆源於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功的教子方法。
既然這麼優良的民族如此重視家庭教育,那在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習慣方面,肯定有她獨特的,具體操作如下:
1.利用各種機會,向孩子講述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講述自己家庭勤儉節約的家史,讓孩子從小就受到啟發和教育
讓他們知道歷史上有多少富翁勤儉節約,一心撲在事業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並且在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這些一直為人們所傳誦和稱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
2.要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勤儉節約的意義
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生活、好日子是來之不易的。
教育孩子懂得節約一分錢、一粒糧食、一度電、一滴水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
教育孩子懂得浪費就是犯罪,節約就像是燕銜泥,浪費就好比是河決堤。如孩子從小不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將來危害社會不說,還會害父母、害自己。
3.從小事著手,在實踐中鍛鍊,嚴格要求
在家裡,父母應做好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
不要讓孩子亂花錢,該給的錢父母給,不該給的錢不給,即使小孩自己的壓歲錢也不能讓其亂花。
使用學習用品要節約,一張紙寫錯了字,擦掉還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講節約,衣服破了個洞,補好了還可以穿,人離去燈要熄滅等等。
同時,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
比如可用易拉罐做個花籃,將舊涼鞋剪成拖鞋等等。
這樣既可培養孩子的節約習慣,又是一種手工勞動練習。
4.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以實際行動感染孩子
家長要具有良好的勤儉節約的習慣,如不具備,就要自己與孩子一起來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勤儉治家,只有在勤儉節約的家庭環境薰陶下,才能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5.指導孩子如何用零花錢
首先,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止數額,不要有求必應。
其次,家長要過問孩子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每次給錢時,可讓孩子說說上次的零花錢用在哪裡。用得不當,應予批評,甚至暫停「援助」。
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該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儘可能不用。
好啦,以上就是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好習慣的具體方法!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點滴積累和持續,因此,平時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勤儉節約意識和能力。
您認同嗎?如果認同,那請動動您寶貴手指,點讚點關注,每天不錯過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