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學術成就的評價。
南懷瑾先生學慣儒釋道,弟子遍布天下,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也是遵從中國傳統教子觀的大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從做人、成人來著手培養孩子的老先生。
再看看現在,還有孩子是從《論語》、《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百家姓》等書籍開始啟蒙學習嗎?
而現在的家長,大多覺得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好,選擇用西方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孩子,而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幾乎被遺忘了。
其實,像《千字經》這種比較簡單的書,只是用來讓孩子認字的;到了孩子需要學習知識的時候,一般都是從《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開始學習。
而現在的孩子,你讓他先學習《大學》,孩子可能只用幾個星期就學會了,但是如果讓幼兒園的孩子先學習《三字經》,再去學習《大學》,他們學起來就會很難。
還有多少家長能用古人的學習基礎讓孩子繼續學習呢?
南懷瑾先生:我敢斷言,想要教育小孩有出息,必須從經典入手!
這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南懷瑾先生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子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1.教育孩子,先教他做人
南懷瑾先生經常說:首先要教會孩子做人,然後才是教知識(技能),不要搞反了!
南懷瑾先生熟讀各類國學經典,他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先教孩子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心性的修養,咱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2.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錯誤的
雖然古人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是錯誤的,不管怎樣,父母都不應該把自己一生的期盼寄託到孩子身上,或是說把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人生願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孩子一出生就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父母個人意志的延伸,父母應該考慮如何正確的培養孩子,而不是只關注孩子的成績。
3.千萬不能溺愛孩子
古代有句話叫:「「恩裡生害」,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恩情,可是」「恩裡生害」,因為愛的太深,反而導致孩子不能自立了。現在的家長,都很寵愛自己的孩子,這會導致孩子失去自我,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4.孩子做個善良的人,掌握一門手藝
孩子都是白紙似的來到這個世界,父母要引導孩子向善,教會孩子善良是一個人必須的良知。
俗話說得好:「人有一技之長,不愁家裡無糧」,除了教孩子做個善良的好人之外,還要讓孩子掌握一門手機,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想要生存,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南懷瑾先生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的。
5.先了解孩子的秉性
父母不能只看孩子的優點,還要看到孩子的缺點,去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才能知道孩子擅長什麼,適合什麼。
6.教育孩子要從胎教開始
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理,媽媽一懷孕,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胎教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輕視,媽媽懷孕的時候生氣、吵架、發脾氣,這些都會影響孩子。
7.母親的教育非常重要
古人講究:「修身齊家平天下」,修身就是第一點修身養性,而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一個好媽媽會影響一個家庭的三代,很多家庭的問題根源都是來自媽媽,所以媽媽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
古代很多先賢,都是有一位好母親,例如:孟子、曾子......
8.讓孩子先從做好小事開始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咱們中國古代真正的兒童教育就是從「灑掃應對」開始的。
可別覺得孩子應該從讀書開始,小孩子在剛進入小學的時候,學會怎麼掃地、擦桌子,怎麼跟老師、大人、同學相處,這個很重要。
9.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南懷瑾先生提倡一種教育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的愛好,最主要的是,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愛好,可以不喜歡,但是一定要尊重。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愛好,那會是他一生的遺憾,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愛好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自己去發展自己的愛好,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愛好,不能對孩子的愛好亂點評。
10.教育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操之過急
教育孩子沒有捷徑,也沒有速成的辦法,家長不要著急,要循序漸進。
南懷瑾先生說,很多家長再犯兩個錯誤:
一是採取補償式教育方式:就是把自己沒有享受的,都讓孩子享受,最後把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人。
二是拔苗助長教育方式:拔苗助長,把自己實現不了的理想,不切實際安在孩子身上,忘記教他修身做人,這兩個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1.一定要讓孩子背經典
人類最原始的學習方法,就是背誦,從古到今,背誦在全球教育界都是被認可的,不管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外語,都是要靠腦子去記憶的。
而古人們其實比我們想的要聰明得多,從古代能流傳到現在的東西,那可能是好的,南懷瑾先生認為:想要孩子學習好,就要先從背誦經典開始。
因為古代的文字含義要比現在的複雜很多,沒有現在的文字好理解,這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為孩子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