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2021-01-10 卡斯說說小白兔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娃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學術成就的評價。

南懷瑾先生學慣儒釋道,弟子遍布天下,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也是遵從中國傳統教子觀的大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從做人、成人來著手培養孩子的老先生。

再看看現在,還有孩子是從《論語》、《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百家姓》等書籍開始啟蒙學習嗎?

而現在的家長,大多覺得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好,選擇用西方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孩子,而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幾乎被遺忘了。

其實,像《千字經》這種比較簡單的書,只是用來讓孩子認字的;到了孩子需要學習知識的時候,一般都是從《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開始學習。

而現在的孩子,你讓他先學習《大學》,孩子可能只用幾個星期就學會了,但是如果讓幼兒園的孩子先學習《三字經》,再去學習《大學》,他們學起來就會很難。

還有多少家長能用古人的學習基礎讓孩子繼續學習呢?

南懷瑾先生:我敢斷言,想要教育小孩有出息,必須從經典入手!

這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南懷瑾先生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養子的智慧,家長應該多看看

1.教育孩子,先教他做人

南懷瑾先生經常說:首先要教會孩子做人,然後才是教知識(技能),不要搞反了!

南懷瑾先生熟讀各類國學經典,他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先教孩子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心性的修養,咱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2.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錯誤的

雖然古人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是錯誤的,不管怎樣,父母都不應該把自己一生的期盼寄託到孩子身上,或是說把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人生願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孩子一出生就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父母個人意志的延伸,父母應該考慮如何正確的培養孩子,而不是只關注孩子的成績。

3.千萬不能溺愛孩子

古代有句話叫:「「恩裡生害」,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恩情,可是」「恩裡生害」,因為愛的太深,反而導致孩子不能自立了。現在的家長,都很寵愛自己的孩子,這會導致孩子失去自我,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4.孩子做個善良的人,掌握一門手藝

孩子都是白紙似的來到這個世界,父母要引導孩子向善,教會孩子善良是一個人必須的良知。

俗話說得好:「人有一技之長,不愁家裡無糧」,除了教孩子做個善良的好人之外,還要讓孩子掌握一門手機,不管時代怎麼變化,想要生存,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南懷瑾先生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的。

5.先了解孩子的秉性

父母不能只看孩子的優點,還要看到孩子的缺點,去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才能知道孩子擅長什麼,適合什麼。

6.教育孩子要從胎教開始

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理,媽媽一懷孕,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胎教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輕視,媽媽懷孕的時候生氣、吵架、發脾氣,這些都會影響孩子。

7.母親的教育非常重要

古人講究:「修身齊家平天下」,修身就是第一點修身養性,而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一個好媽媽會影響一個家庭的三代,很多家庭的問題根源都是來自媽媽,所以媽媽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是很大的。

古代很多先賢,都是有一位好母親,例如:孟子、曾子......

8.讓孩子先從做好小事開始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咱們中國古代真正的兒童教育就是從「灑掃應對」開始的。

可別覺得孩子應該從讀書開始,小孩子在剛進入小學的時候,學會怎麼掃地、擦桌子,怎麼跟老師、大人、同學相處,這個很重要。

9.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南懷瑾先生提倡一種教育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的愛好,最主要的是,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愛好,可以不喜歡,但是一定要尊重。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愛好,那會是他一生的遺憾,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愛好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自己去發展自己的愛好,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愛好,不能對孩子的愛好亂點評。

10.教育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操之過急

教育孩子沒有捷徑,也沒有速成的辦法,家長不要著急,要循序漸進。

南懷瑾先生說,很多家長再犯兩個錯誤:

一是採取補償式教育方式:就是把自己沒有享受的,都讓孩子享受,最後把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人。

二是拔苗助長教育方式:拔苗助長,把自己實現不了的理想,不切實際安在孩子身上,忘記教他修身做人,這兩個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1.一定要讓孩子背經典

人類最原始的學習方法,就是背誦,從古到今,背誦在全球教育界都是被認可的,不管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外語,都是要靠腦子去記憶的。

而古人們其實比我們想的要聰明得多,從古代能流傳到現在的東西,那可能是好的,南懷瑾先生認為:想要孩子學習好,就要先從背誦經典開始。

因為古代的文字含義要比現在的複雜很多,沒有現在的文字好理解,這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為孩子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他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子弟,教育兒女,在他的講座中,也有很多的訓誡是父母們深刻的牢記的,今天我也整理了11條南懷瑾老先生的養子之道分享給你們,建議各位父母們都認真的看看。
  •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先生育兒經:11條教子之道,句句是經典,建議父母看看 南懷瑾老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我國教子觀的傳承人之一,我國的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如果用一句話「桃李遍天下」來形容也是不過分的。
  •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
    南懷瑾教子之道:未來沒有家庭觀念,生活都亂了套人生在世,人無完人需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個原則和標準,現在中國處於一個工商業發展的時期,現在的中國家庭觀念越來越淡薄,中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生了一個孩子,十分的嬌貴,家庭變得富有了,孩子就會嬌慣起來
  • 古國治:話說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
    話說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2018年10月1日纏訟多年的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終於在2018年9月28日上海高級法院二審落槌定判,認定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並沒有贈予郭姮妟代持南懷瑾先生股份的老古文化公司,仍屬南家所有。為什麼會有南懷瑾先生著作權之爭的官司呢?
  • 葉小文:向南懷瑾先生請益安身立命之說 | 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大家、國學大師。他的著述涵蓋儒、佛、道及諸子百家。尤其可貴的是,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惟其時,南老做學問,總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召喚,立足科學精神,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開拓新的學術視野。記得2005年底,我去太湖大學堂向南老請益。初次見面,卻也似曾相識,並無老幼尊卑的分隔,直言不諱,相談甚歡。
  • 林宏偉:南懷瑾先生與祖國和平統一事業
    曾任溫州市委書記的劉錫榮在《南懷瑾先生與金溫鐵路》一文中寫到:「他(指南懷瑾先生)是融和道、儒、釋三家的一代宗師,與趙老樸初先生是知交,在港澳臺知名度很高。最主要的條件是南老先生愛國愛鄉,是溝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統一的使者,多年為祖國統一大業呼號奔走。
  • 南懷瑾的作品應該普及嗎?
    昨天,偶然看見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叫做《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作者是「一枕古書」。可以看出來,作者是對南懷瑾基本上持有贊同態度。他首先承認了一個事實,即「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作小巫見大巫,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爭議最大的一位作家,曾經有北大教授對其抨擊道: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 南懷瑾:《金剛經》精華40句,最高智慧!(上)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本文分享的是南懷瑾老師開示的《金剛經》精華40句。南懷瑾:佛教化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心裡並沒有說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絕沒有這個觀念。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南懷瑾: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胸裡頭還有你、我、他,甚至給了人家好處時,這個傢伙應該賣賣我的交情才對!這是世間法的作風,佛法沒有,給了就給了,要像「事如春夢了無痕」一樣的忘掉它。
  • 南懷瑾的人生智慧:人生低谷時,牢記幾句話,可能出人頭地
    對於人生的勸世良言,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獨到的見解。他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大師眼裡,儒、釋、道中的那些妙語是中國人的聖經,是我們生活的指南,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
  • 老祖宗留下的育兒智慧,教子「七不責」,批評孩子,你犯過哪條?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寶貴智慧和育兒經驗,教子「七不責」,就是老祖宗總結流傳下來的批評七條原則,不知各位家長犯過哪條?老祖宗留下的育兒智慧,教子「七不責」2)愧悔不責其實有時孩子犯錯也並非故意的,或許是不小心做錯,此時孩子的內心本來就非常自責了,如果家長還是執意要批評孩子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偏激的行為哦~3)正歡喜不責孩子正處在歡喜、高興之時,突然被家長批評,就相當於「火上澆涼水」,孩子非常容易樂極生悲
  • 假期讀書:南懷瑾先生著作推薦〈一〉
    《話說中庸》——南懷瑾 著述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南懷瑾原著《話說中庸》,全球首度面世,一探子思別傳孔門心法的奧秘。◎南懷瑾先生原著,並收錄劉雨虹老師整理編本,便於國學涉入較淺之讀者閱讀。◎書末附錄費時兩年多資料搜集整理而成的南師簡易年表。《孟子與盡心篇》——南懷瑾 著述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全球首發!南懷瑾先生集儒、道、釋三家思想大成之重要著作。
  • 吳瓊恩教授:南懷瑾先生的心性之學,遠邁王陽明,直接孔孟
    南老師的心性之學,與唐牟兩人,乃至於與熊十力等人所走的路線不同,他融會貫通儒釋道的一套修行法則和程序,重視真參實修的功夫,不強調邏輯推理的方法(當然也沒有排斥的必要),所以他的著作,句句是生命體驗的真實流露。
  • 南懷瑾先生最精典50句,句句耐品味
    南懷瑾先生最精典50句,句句耐品味南懷瑾一生勤讀不輟,廣泛涉獵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天文曆法、醫藥武藝、詩詞曲賦,對儒釋道經典皆有很深體悟
  • 「 南懷瑾先生側記 」張其昀與吳怡
    「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徵文及史料啟事(溫馨提示:請按住屏幕上下划動)本會由官方發起,於丙申(2016)年金秋成立,在首任會長朱清時先生領導下,獨立開展南懷瑾先生的生平及學術研究、交流,以及有關文化、研究和出版等活動。 所謂學術,不僅僅指有系統的專門學問,更是「一切學問的總稱」(《國語辭典》)。
  • 南懷瑾誕辰100周年,中學老師談與先生著作的邂逅
    南懷瑾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先生出生於1918年3月18日,今年恰逢先生誕辰100周年。一提起南懷瑾先生,內心就會湧出一種特別的情感。雖從未與先生謀面,更未曾聆聽過耳提面命式的教誨,但在內心深處卻視先生為人生導師。
  • 一線城市養娃開銷有多貴?來看看幾位北上家長的育兒帳單分享
    我們不妨看看幾位一線城市家長的育兒帳單吧:@北京 高先生 ↓家庭月收入4萬,孩子2歲半養娃開銷清單教育開銷:早教班養娃成本太高,幼兒園一個月學費1萬多!你說可以上便宜的公辦啊?哪個父母不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呢?既然生下來,就要負責吧!作為一個記帳超過12年的財務出身人士,我用我的電子帳本告訴你在一線城市孩子的年開銷在8萬到10萬左右。而且呈不斷上升趨勢,這還是在我孩子上公辦的基礎上。
  • 看看劉墉寫給兒女的28條人生經驗,句句真相
    看看作家劉墉寫給兒女的28條人生經驗,句句真相劉墉:子女是否成功的關鍵,是父母需愛護而非訓誡01 世事艱難,養娃不易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國人心目中的美好家庭模板,已經逐漸從三口之家,變成一家四口。而既有兒子,又有女兒,湊成一個「好」字,也成為了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可是,之後呢?
  • 小區內1人養11條獵犬 業主反饋卻不理睬!小區養狗真的是壞事嗎?
    近日,在江蘇南通通州區某小區內,物業接到不少業主投訴稱,一戶主人養了11條獵犬,因為給小區內其他業主帶來了生活不便,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圖為看看新聞平臺截取市民張女士反映,11條獵犬的便便不及時清理,夏季很容易滋生細菌,而且是惡臭燻天,她和這戶人家住得較近,白天沒有開過窗,非常無奈。
  • 南懷瑾的故鄉情
    於是馬祖發自肺腑地說「學道不還鄉,還鄉道不香」。南懷瑾先生對此頗為感慨,他說:「人,畢竟就是那麼平凡。多少宗教上的大師,都受到得道還鄉的苦果。」得道還鄉也是南懷瑾先生一生的抉擇。他學道於四方,卻念念不忘「我是溫州府樂清縣人」,總是不厭其煩對眾人講解「你們知道嗎,我們家鄉樂清的』樂』,是個多音字,不止有4種讀音」。
  • 南懷瑾的告誡:這種能力不夠,想要消業開智慧,只是妄想
    求的是得大智慧,以此開悟解脫,獲得自在。達到佛和菩薩的境界,也是修佛的至高目標。學佛的人不可謂不多,但是成道自在的卻沒有幾個,大多數人修了一輩子,都是在做無用功,想要努力,卻不知道和覺悟之人的差距在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填補這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