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和明智的父母總是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兒女——杜威
3月2號,學生在家裡線上上課,也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學校寄過來的新學期教材。
前一段時間,「停學不停課」,孩子們已經體驗了線上學習,沒有正式的教學要求,也沒有作業的壓力,在家上課的體驗效果很不錯。
但是當正式進入開學模式,在教師和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在線上課的效果是否理想呢?
所以,在開課前,家長要好好同孩子交流,當孩子明白讀書的意義,在線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圖片來自頭條圖庫
1
今日頭條有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話題:
為什麼要讀書?
當孩子再問:「媽媽,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我們可以堅定的告訴他,要做一個像鍾南山教授那樣有知識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第一生產力,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就是科研技術的較量。未來,需要年輕一輩的崛起!
而我們讀書更是一種責任,是要擔負起民族存亡,國家興衰的重任。
郭沫若說: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
前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後有在「非典時期「和「武漢疫情「挽救萬千生命的鐘南山教授,在這些偉人身上闡釋「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高尚情操,和深刻的人生意義。
圖片來自頭條圖庫
2
未來必將是一個數位化管理的新時代,智能化的現代社會,依託網絡的線上生活、學習和辦公模式,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
因為有了行動支付方式,使網上購物的消費方式越來越方便。吃飯可以外賣、購物可以快遞、付費也可以在線支付,在這次疫情中,網絡的廣泛應用,使人們避免了直接接觸人群感染病毒的風險。
因為網絡在廣大家庭裡使用,孩子們可以接受線上學習,部分大人可以在家裡網上辦公,家庭、學習和工作基本上可以兼顧。
這一切的成果,都是建立在掌握科技知識的基礎上。所以,告訴孩子,好好學習,只有具備了與時俱進的能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圖片來自頭條圖庫
3
告訴孩子,知識靠書籍積累,廣泛的閱讀,閱歷雖然靠經驗獲取,但也「不如讀萬卷書」。
莫泊桑說:「人生活在希望當中。」
好好讀書,你就會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畢竟起點高的富二代、書香門第的孩子是少數,大部分普通人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改變才有希望。
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中,38歲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碩士,獲得總冠軍,成為「勵志哥」的代名詞。成功後的雷海為被成都一間學校聘為老師,因為熱愛讀書,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就是希望。
所以讀書,不是為了顯擺,也不是為了別人想你這怎麼做而去做,而是為了學已所用,學以致用,讓自己以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沒有一個問題不能解決。
所以,在等待回校的時候,告訴孩子認真上課,好好地讀書。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泰曼.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