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聲訓練中,很多同學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通過提高音量的方法來表達演講的高潮,所以「喊」在演講中就用的非常多,其實適當提高音量不算錯誤,但是要區別「音量」與「音色」。不能只注重量的提高,而忽視音質的改善,如果這樣只能傷害自己的嗓子。還有一些演講者,特別是女性,為了追求聲音的甜美會讓氣息特別淺,說話特別輕柔,這就容易導致聲音漂浮缺乏力度。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發聲才會使自己的聲音更好聽更有磁性呢?
首先,我要說,這裡說的「磁性」其實是一種直觀的感官上的概念,這並不是一個嚴謹、科學、規範的稱呼,但是正因為它直觀、形象,所以這個詞深入人心。如果把這個詞轉化為科學發聲中的規範用詞,它對應著氣息紮實、發音飽滿、共鳴響亮等多個要素。但是,為首的要素,就是氣息。
未曾發聲先練氣
研究資料表明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過程約3、4秒鐘,而演唱、演講說話時,有時一口氣要延長十幾秒,甚至更長,而且吸氣時間短,呼出時間長,必須掌握將氣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領。
1、深吸慢呼氣息控制延長練習
其要領是:先學會「蓄氣」,先壓一下氣,把廢氣排出,然後用鼻和舌尖間隙像「聞花」一樣,自然松暢地輕輕吸,吸的要飽,然後氣沉丹田,慢慢地放鬆胸肋,使氣像細水長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勻,控制時間越長越好,反覆練習4—6次。
2、深吸慢呼數字練習
我們把第一步驟稱為「吸提推送』,「吸提」的氣息向裡向上,「推送」的氣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時做氣息延長練習。
推薦三種練法:
A、 數數練習:「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快速地數數字「12345678910」,—口氣反覆數,數到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反覆數多少次。
B、 「數棗」練習:「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出 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竹竿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 (吸足氣)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 四個棗五個……這口氣氣盡為止,看你能數多少個棗。反覆4—6次。
C、 「數葫蘆」練習:「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時輕聲念:「金葫蘆,銀葫蘆,一口氣數不了24個葫蘆(吸足氣)一個葫蘆二個葫蘆三個葫蘆……」,這口氣氣盡為止,反覆4—6次。
數數字、「數棗」、「數葫蘆」控制氣息,使其越練控制越,千萬不要跑氣。開始腹部會出現酸痛,練過一段時間,則會自覺大有進步。
3、深吸慢呼長音練習
經過氣息練習,聲音開始逐步加入。這一練習仍是練氣為主,發聲為輔,在推送同時擇一中低音區,輕輕地男生發「啊」音(「大嗓」發「啊」是外送與練氣相順),女生發「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氣託住,聲音出口呈圓柱型波浪式推進,能拉多長拉多長,反覆練習。
4、託氣斷音練習
這是聲、氣各半練習。雙手插腰或護腹,由丹田託住一口氣到額咽處衝出同時發聲,聲音以中低音為主,有彈性,腹部及橫膈膜利用伸縮力同時彈出,我介紹三種練習。
A、一口氣託住,嘴裡發出快速的「噼裡拍啦,噼裡拍啦」(反覆)到這口氣將盡時發出「嘭一啪」的斷音。反覆4—6次。
B、一口氣繃足,先慢,後快地發出「哈,哈(反覆)(加快),哈,哈,哈……」鍛鍊有進發爆發力的斷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氣繃足,先慢後快地發出「嘿—厚、嘿—厚」(反覆逐漸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氣力不支為止,反覆練習。
經過這一階段練習,氣為聲之本,氣為聲之帥的氣息,已基本飽滿,「容氣之所」已基本興奮、活躍起來,而聲音一直處於醞釀、保護之中,在此基礎上即可開始準備聲音練習了。「練氣」是第一階段,初始階段需要一段時間好好練習,過段時間我教大家進入第二階段的練習。
聲音條件是可以後天改造的,通過長時間科學、規範的練習你的聲音也可以像中央臺主持人的一樣圓潤、飽滿、有磁性。大家有時間可以聽一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的姚科的聲音,很有磁性。
由聲音教練俊天明老師全新策劃講授的《聽古詩十三轍,學普通話動程》系列課程正在火熱學習中!
在整個韻母部分的學習中,最重要的兩個要領依然是舌位和唇形,而在發音過程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一是「保持」,二是「動程」。在這套課程中,天明老師將會通過十三轍這一文學和文藝創作的重要經驗和規律來幫大家解讀普通話韻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