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進完全學校建設:擴充優質教育資源 積極打造教育強市

2020-09-16 南陽日報直播南陽


直播南陽訊(全媒體記者扈書峰 孟新生)今秋開學,隨著新建完全學校實現全面招生,我市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大幅擴充,為破解「大班額」「入學難」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做法。

如何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回應群眾對教育的關切,市六次黨代會給出的回答是——從2017年起,連續5年每年在市中心城區建設4所完全學校。20所完全學校總佔地將達5552.7畝,總投資110多億元;學校全部建成後,可新增2452個教學班、10萬餘個學位。截至目前,2017年4所完全學校去年秋期已實現全面招生;2018年4所完全學校今年秋期實現滿額招生。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將進一步聚焦聚力、卡緊節點、保證質量,加快推進剩餘12所完全學校建設,確保明年第九至第十二完全學校如期招生,2022年秋期20所完全學校全面招生。

為進一步推進完全學校建設,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完全學校建設首席服務官制度,對完全學校建設實行周調度、月督查、季考評,市領導每周必到完全學校進行現場辦公,一校一案、一事一議,有針對性地解決學校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負責施工的中建七局、河南天工、南陽恆康等數十家單位緊盯建設目標和時間節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放開步伐奮力行。在施工方強有力的組織下,無數工人晝夜不停戰鬥在機聲隆隆的工地,他們戰嚴寒、鬥酷暑,抗疫生產兩手抓,嚴管理、抓質量,風雨無阻向前推。為了確保如期高質量交工,同一所完全學校的建設工地上時常出現千人施工的場景。

在完全學校管理上,我市集全市之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擴充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發揮完全學校辦學優勢,實現縱向一體、獨立發展,橫向聯動、借智發展,快速提高完全學校辦學質量;鼓勵引進全國優質資源,通過委託管理、創辦分校和附屬學校等形式,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力爭把完全學校打造成全國領先、省內一流的名校。

已經建成的8所完全學校規模大、質量高、規格高、設計先進,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招生計劃發布後,家長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諮詢,學生踴躍報名,不但初步緩解了中心城區入學難的問題,而且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輻射帶動了學校周邊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市高質量建設大城市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為建設教育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齊 傑

初審: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相關焦點

  • 南陽:推進完全學校建設,擴充優質教育資源
    今秋開學,隨著新建完全學校實現全面招生,南陽市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大幅擴充,為破解「大班額」「入學難」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做法。如何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如何回應群眾對教育的關切,市六次黨代會給出的回答是——從2017年起,連續5年每年在市中心城區建設4所完全學校。
  • 擦亮教育品牌 打造教育強市——曲靖市推進區域教育中心建設綜述
    張照彬攝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教育體育系統以「打造現代教育強市,建設區域教育中心」為目標,大力實施「兩年行動計劃」,築牢兩大基石,實施十大工程,落實十件惠民實事,區域教育中心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改善辦學條件有成效。
  • 新城:當好建設教育強市排頭兵 打造「優質均衡」新高地
    按照西安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安排,新城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作為加強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來抓。「基本均衡」加速邁入「優質均衡」,優質教育正創造著更美好生活。高質量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第一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打下堅實基礎、積蓄充沛動能,全力加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 民生普惠築高原優質教育強基礎 ——我市著力打造「學研在漢中」城市品牌系列報導之一
    教育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打造支撐漢中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原」,這既是我市築牢「學研在漢中」城市品牌基礎的重要舉措,也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莊嚴承諾。
  • 合力築群峰 優質教育成就美好人生——廣元市大力推進高中建設紀實
    &34;2017年5月,廣元市委市政府就加快推進廣元市普通高中優質和創新發展,讓廣元學子在家門口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制定出臺了《關於大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了高中學校校長選任、優秀教師培養、優質高中教育集團建設、投入保障、優化高中辦學環境等方面的措施和責任,並首次明確由市長擔任廣元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 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南寧市推進學校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今年,南寧市新增開辦了18所優質學校,讓更多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好學讀好書。這是我市不斷加大新學校建設力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個縮影。教育是全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學校的規劃建設牽動著家長們的心。首府教育擴容增量取得明顯進展,新建學校數量居全區第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更高標準 提升新建學校硬體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才和外來務工人員到邕落戶工作,對全市教育資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寧市在學校布局規劃、學校標準化建設、督促教育項目進度等方面做到早布局、早謀劃、勤督促。
  • 建設教育強區 打造碑林硬核優質教育圈
    、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全市教育大會精神,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建設教育強區為目標,緊緊圍繞「奮鬥一三五,走在最前列」總體要求,主動下好教育優先發展「先手棋」,大力推進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公辦學校質量提升工程,不斷深化「名校+」改革,全面實施「四優」工程,打造硬核優質教育圈,促進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 【益陽市】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加快推進教育強市建設
    在全國教育大會剛剛閉幕之際,9月12日下午,益陽市委書記瞿海赴省教育廳對接工作,與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蔣昌忠就如何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動益陽教育發展作了深入交流。  瞿海說,近年來,益陽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齊教育短板;提高教育質量,不斷擴充優質資源。
  • 曲靖:擦亮教育品牌 打造教育強市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教育體育系統以「打造現代教育強市,建設區域教育中心」為目標,大力實施「兩年行動計劃」,築牢兩大基石,實施十大工程,落實十件惠民實事,區域教育中心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改善辦學條件有成效。
  • 擴充熱點學校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
    為努力擴大教育資源,全市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而這其中的「一體化辦學名校帶動」,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讓城區的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好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名校+」的教育。1「名校+分校」模式擴充熱點學校騰籠換鳥,出城入園。近3年,蘭州市想方設法擴大教育資源,利用省市職業院校「出城入園」契機,把院校原址優先用於開辦中小學和幼兒園。
  • 平果:打造「教育大市 教育強市」譜寫平果教育新篇章
    平果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方向不動搖,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狠抓學校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教育大市、教育強市」,譜寫平果教育新篇章。張鳳珍、黃清夢的孩子就是平果市不斷擴大教育資源的眾多受益者之一。
  • 貴陽市清鎮市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紀實
    近年來,清鎮市以「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持續優化辦學條件,狠抓教育教學管理,教育事業駛入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夯實基礎:教學環境煥然一新「至『十三五』計劃實施以來,我市加大教育資金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城鄉教育差距逐步縮短,呈現了優質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清鎮市教育局局長劉勇說。
  • 創建書香校園 打造教育品牌—呼倫貝爾市全面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可以感受到處處瀰漫著書香氣息,時時看到捧卷品讀的身影,這是我市著力打造書香校園的一個縮影。2015年,市教育局制定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師生讀書行動加快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在2015—2020年開展師生讀書行動、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活動原則、活動內容和要求。為了讓讀書成為一種學校文化,融入到師生的學習生活中,我市各中小學校深入挖掘學校文化資源,創建優良讀書環境、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全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達到「一牆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的效果。
  • 鯉城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15億元優化江南新區教育資源
    記者昨日獲悉,根據鯉城區出臺的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該區將培育打造江南新區一批名校、優質校,全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鍛造一批省、市有影響力的名校、名校長和名教師,縮小古城新區辦學差距,形成「學在鯉城」品牌,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
  • 泉州鯉城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 15億元優化江南新區教育資源
    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記者昨日獲悉,根據泉州市鯉城區出臺的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該區將培育打造江南新區一批名校、優質校,全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鍛造一批省、市有影響力的名校、名校長和名教師,縮小古城新區辦學差距,形成「學在鯉城」品牌,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
  • 我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此基礎上,專家組將形成評估結果,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各縣(市、區)政府及廊坊市政府提交《學校創建優質均衡發展報告》《廊坊市2020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報告》及《廊坊市各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報告》。
  • 春泥築巢雛燕飛——宿遷市大力推動完成學校建設三年計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中心城區新建成了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太湖路校區等19所學校,共招生14129名,有效滿足了市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近年來,宿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優先發展教育,結合生源快速增長的新形勢,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協調推進,大力實施宿遷市學校建設三年(2018-2020)計劃,全市教育資源緊張狀況得到有效緩解,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 淄博|大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普惠性幼兒園:家門口享優質教育
    教育為百年大計,關乎國家未來、民族希望。從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到建設大學城,從解決入學難、入園貴,到建設職教高地、積極引進本科院校,彰顯了我市大力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的鴻鵠志向。為大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辦人民滿意學前教育,我市積極作為,加大投入,努力辦好「家門口的幼兒園」。
  • 建設教育強市 吉首表彰百名先進教育工作者
    他說,提出教育強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具體實踐,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部署要求的具體舉措,更是吉首未來發展的客觀現實需要。近年來,全市上下尊師重教氛圍日益濃厚,教育經費投入逐步加大,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教育改革工作穩步推進,為吉首推進教育強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龍華區深化推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自2017年龍華行政區成立以來,龍華教育一步一個腳印,學位供給不斷加速,基礎教育水平逐年提升,師資隊伍建設紮實推進,一批口碑良好的優質學校在市內外脫穎而出,成為龍華教育的標杆。  為響應國家集團化聯盟化辦學號召,區教育局圍繞「1+4+N」模式展開學校發展頂層設計,打造系列化聯盟式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