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部分海歸回國後選擇做留學顧問

2020-12-27 人民網

原標題: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部分海歸回國後選擇做留學顧問

留學熱帶來了諮詢熱 回國後就去做留學顧問

早在2016年,中國教育在線網站就調查過留學諮詢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其中高達47.78%的留學諮詢行業從業人員擁有留學或者在海外工作的經歷。

時至今日,這一從業特點,始終沒有改變。越來越多的學子,加入到諮詢行業中。

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首破60萬,達60.84萬人,同比增長 11.74%,其中自費留學生54.13萬人,佔出國留學總人數的88.97%。

隨著自費留學人數快速增長,留學諮詢需求增大,出現了火爆局面。海歸由於擁有留學經歷自然而然地成為留學諮詢行業的青睞對象。不少海歸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留學顧問。

海歸擁有天然優勢 留學經歷增加諮詢可信度

留學諮詢行業肩負著為準留學生提供海外留學申請方案、為留學生提供海外留學後續服務的職責,海歸的留學經歷對提升其留學諮詢服務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17歲那年,郝媚只身前往加拿大留學,在那裡學習和生活了整整6年,對留學申請程序和海外生活十分了解。從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國,在因思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擔任留學顧問。在她看來,海歸因為擁有留學的切身經歷,熟悉留學申請流程,對於國外教育體系和招生政策比較了解,能夠提供更為優質的留學諮詢服務。「相較於沒有留學經驗的本土留學顧問,我們不僅通過網絡或者公司提供的資源獲取留學相關信息,還可以通過自己在海外學習和生活的經驗,現身說法,更直觀、更真實地讓諮詢者了解國外的學習生活狀況。」 郝媚說。

海歸留學顧問自身有過申請海外學校的經歷,對於準留學生及其家長的所思所想比較了解,往往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留學申請方案。「海歸留學顧問容易和諮詢對象產生共鳴,對學生嚮往名校的想法感同身受。我們會和學生一起努力爭取申請最理想的院校,不會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成功率而將申請方案設計得過於保守。」李君偉表示。他曾就讀於英國赫爾大學國際貿易專業,之後在謝菲爾德大學攻讀信息管理專業研究生學位。2015年歸國後,他選擇進入留學諮詢行業,目前創辦了自己的留學諮詢工作室。

海歸在海外生活多年,外語能力往往是他們從事留學諮詢行業的一個優勢。歐際留學揚州中心總經理金齊豔曾在英國和韓國留學,於2016年進入留學諮詢行業。她說:「留學諮詢行業對外語水平要求較高。留學顧問不僅要讀懂國外的報紙及海外大學的官網信息,還要及時了解海外留學及移民政策的最新變動,同時還要幫助學生與海外院校對接聯繫,因此,較高的外語水平是勝任工作的重要條件。」

留學顧問不簡單 綜合素質要求高

留學諮詢業不僅專業性較強,作為服務業,對於從業者的溝通能力要求也很高。蕭堯在英國倫敦大學卡斯商學院獲得金融學一等學位。回國後,他並沒有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是跨專業選擇進入留學諮詢行業,目前是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留學顧問。這讓旁人有些不解,覺得海歸學成歸國後做留學顧問有點屈才。

「首先我要承認,從事留學諮詢行業,我付出的機會成本很大。因為留學諮詢屬於服務業,入職門檻相對較低,論社會地位不如公務員,論薪資不如金融行業,」 蕭堯表示,「真正支撐我一直在這一行業工作的力量,是想儘量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給留學生提供服務與指導,不讓他們在留學這條路上走太多彎路。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個人價值也得到了實現。」

郝媚說:「很多人認為,『海歸』是一個自帶光環的身份,尤其是從海外名牌大學畢業的海歸,學成回國後應該從事別人眼中光鮮亮麗的職業。而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認為『海歸』只是人生某一階段經歷的標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不應該取決於某份工作是否光鮮,而是取決於這份工作能否給從業者帶來個人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郝媚認為,留學諮詢是一個對銷售技能、溝通技能以及留學領域專業性要求很高的行業,特別考驗並鍛鍊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隨著每年出國留學人數的遞增,留學諮詢行業也在迅速發展。在這樣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中工作,無形中會給從業人員帶來壓力。海歸顧問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更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潛力。」她說。

留學諮詢前景看好 不斷學習補齊短板

留學申請者的情況千差萬別。留學諮詢工作就好比醫生治病,面對著各種類型的複雜案例,必須辨證施治,一病一策。成為一個優質的留學顧問,需要累積一定數量的留學申請成功案例,也就是說需要一定的經驗。而這恰是剛回國入行的留學顧問的短板。

「美英港新留學」創始人周巍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碩士,在他的團隊中,有65%的留學顧問擁有留學背景。以他多年的從業經歷以及對身邊海歸同事的觀察,他認為,與經驗老到的留學顧問相比,那些一回國就做留學諮詢的海歸留學顧問,缺乏留學行業相關工作經歷,而工作經歷是其海外留學經歷無法替代的。

對此,周巍巍建議,初入留學諮詢行業的海歸一定要端正心態,不要因為自己的海外留學背景而產生優越感。要取長補短,在留學申請案例的學習和累積上多下工夫,快速積累經驗。「可以在『寄託天下』等關於留學申請的論壇上收集海外名校錄取案例的分析。同時,要學習其他同行留學諮詢的成功案例,從中總結規律,彌補自己工作經驗不足的劣勢。」 周巍巍如是說。

(責編:李易、連品潔)

相關焦點

  • 海歸紛紛「折腰」留學機構 學成歸國僅當個顧問?
    上個月,拿到美國西北大學碩士學位的小齊學成回常(江蘇常州),並順利進入我(常州)市一家留學機構從事留學諮詢方面的工作。本以為自己的留學背景能給她帶來一絲優越感,但令她沒想到的是,部門裡8位同事竟有一半以上是海歸。  現在,越來越多像小齊這樣的留學生回國後會選擇留學服務行業。他們憑藉自身豐富真實的海外留學經歷,在留學機構和學生家長裡嶄露頭角,贏得青睞。
  • 大學生出留學熱報告 海歸就業滿意度僅40%(圖)
    大學生出留學熱報告 海歸就業滿意度僅40%(圖) ▲多數人認為留學能提高學術能力和培養國際化視野
  • 海歸多種選擇,展示人生花樣精彩
    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金融熱」不改 科研儲備人才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 海歸多種選擇 展示人生花樣精彩
    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01「金融熱」不改 科研儲備人才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 海歸就業觀察:多種選擇,展示人生花樣精彩
    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金融熱」不改 科研儲備人才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 留學生回國「搬磚」引熱議!海歸真的貶值了嗎?
    原因是杭州一名女生在澳大利亞留學6年花了200萬元,回國找工作被開出2000元起薪的落差,讓一些網民質疑,高投入出國留學,回國後卻只能辛苦「搬磚」,到底值不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有關「海歸貶值」的新聞達1366篇,新浪微博話題#海歸大貶值#引發閱讀625.9萬次。9月6日,《都市快報》推出了8個版的「深8度」報導,聚焦「海歸大貶值」,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 海歸多種選擇,展示人生花樣精彩(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3))
    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金融熱」不改科研儲備人才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 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態勢:27%「海歸」選擇國企就業
    六成「海歸」有碩士學位  數據顯示,2014年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了就業登記的「海歸」多達37萬人,與2013年相比,回國人數悄然增長了3.2%。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34歲區間,佔全部留學回國人員的95%,有接近七成的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26歲區間。
  • 海歸回國後」學非所用「 在職場上混得怎麼樣?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回國人員總數43.25萬人,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
  • 留學熱,回國潮,冷思考: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筆者認為,國內外截然不同的人才政策,是一浪高過一浪的回國潮背後的最大推動力。國內許多人才優惠政策是專門針對留學回國人員的,比如留學生回國就業落戶政策、留學生免稅購車政策、學術研究優惠政策、回國創業優惠政策等等。據統計,有近3成留學生回國後選擇北京、上海和廣州發展。大城市的戶口無疑成為留學生們想在城市長遠落腳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 教育部提醒謹慎選擇赴澳留學,「留學熱」還能熱多久?
    6月9日,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發布2020第1號留學預警。近期,澳大利亞主要高校計劃於7月前後陸續開學。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存在風險。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教育部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當前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 數據下海歸回國就業形勢分析:留學到底值不值?
    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回國發展已成為海歸的主要選擇。「90」後、「95」後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力軍,近七成受訪海歸認為國際關係加快了留學人員的回國進程。
  • 【方爺講故事】留學後到底要不要回國?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留學生回國最主要的還是從事工商管理和金融行業,排名第一,有14.8%的海歸期待回國後進入這個行業;排名第二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佔比11.2%;其次是文化教育行業,佔比7.7%,這是因為海歸的第二語言在留學的時候得到了提高。
  • 中國教育部官宣:11月1日起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海歸福利是否照舊?
    昨天教育部發文表示因為籤證和航班等政策的限制,允許部分高校採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今天!教育部繼續官宣!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 留學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海歸人才就業報告》
    前段時間,有個網友表示自己花200萬留學,回來月薪不到2000,引起熱議,也引來各路鬼神對於留學的一通批判,那留學就這麼不值錢?韓國留學回國就業前景到底怎麼樣?
  • 英國留學後的選擇「回國還是留英」
    據此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海歸表明回國的主要因素是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形勢,除此之外,英美等主流留學國家就業和移民政策的收緊也是導致部分留學生被動選擇回國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較於國內大學生,海歸回國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第一,海歸在國外留學後接受了東西方的教育和文化的薰陶,擁有國際視野。
  • 外出留學鍍金找工作四處碰壁,為什麼海歸如今不受重視了
    出國熱留學熱是近些年來最熱的話題,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每家每戶都有了不少的存款,尋思著把自己家的獨苗送出國門外出求學,不光說出去有面子,就連以後找工作都容易不少,雖然留學花的錢不少,但是工作之後沒有幾年差不多就能掙回來了,所以這筆買賣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
  • "海歸"遇就業難:留學花120萬回國月薪2500元
      「我出國留學四年花了120萬,回國找的工作月薪才2500元,這差距太大了。」12月22日,青島某文化公司的宋嘉對記者感嘆「海歸」就業難。近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留學回國的人數每年超30萬。  留學回國卻遭就業難  宋嘉告訴記者,幾年前,她高中畢業後,選擇去澳大利亞留學,當時考取了雪梨大學的文科類專業。
  • 100位海歸爆回國後真實薪資!內情竟然如此...
    大家糾結回不回國的眾多因素中薪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據調查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談到海歸回國,就是在說「低薪」100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
  • 100位海歸爆料回國後真實薪資待遇!七成低於期望值!
    、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主頁君精選了部分真實海歸薪資供大家吃瓜以下來自微博@辦公室吐槽君 ,讀的還是環境工程,回上海後,近了外企,入職38k每月,一年多後50k每月,海歸也和海歸不一樣的,優秀的人咋都掙得多,不優秀的出國了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