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糾結回不回國的眾多因素中薪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據調查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談到海歸回國,就是在說「低薪」
100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以下來自微博@辦公室吐槽君)
10位美國海歸真實薪資
01,美碩,魔都,學校排名前50,稅前10k。想知道那些說金融20k的到底進的是哪,跟我一塊兒畢業的小夥伴也沒這麼高啊。
02,美本日碩,拿了上海和香港的offer,上海稅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還是喜歡京東....
03,美碩好歹算個綜合top前50,南京,ee轉金融,本科985,現在交雙一流。回國3年,月薪1萬多,不加年終獎....別bb回國,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04,廣州,高中初中香港國際學校美高那種,大學美國本科top50,月薪11k。
05,有時候想想真不知道怎麼說,美國中餐館打工一周雙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幣2萬多。
06,美本碩,在美國留學9年,回國第一年3線城市,常州金壇區,14k/月。
07,呆過的公司的新入職小姐姐,美本文理學院,北京稅前3萬5。
08,美國4年回國1年,坐標瀋陽,我回來之後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個7.6k的。
09,留美top50,國內一年,HR稅前10k,心塞。
10,美本日碩,之前在北京科研機構事業編,到手6k-7k,現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
12位英國海歸真實薪資
01,上海去年英碩傳媒剛回國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
02,工作即將一年整,英國本科學的是會計金融,帝都做外企財物分析,剛入職月薪稅前5.5k,工作半年後加薪到7k,亂七八糟加起來一共估計10萬....就真的很普通了。
03,英國7年土木本碩,回國7年,二線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產行業。(這個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後面有米有萬,咱也不清楚)
04,其實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國內南開本科,畢業去英國讀研回深圳,在證券工作一年後月薪稅後一萬吧,但是做項目的年底分紅50多萬,我現在土澳工作本以為自己薪資也不低了,一對比瑟瑟發抖,想回國工作了。
05,國本英國碩士,回國在四大的二線所趴著,當時起薪7k多,每年漲30%,就這樣吧。
06,十八線,英碩,工作一年半稅前8k,另外想說工資不能限於月薪,畢竟單位不同薪資結構不同,有些單位的年終獎非常誘人,而我....
07,英國碩士,畢業工作3年,工程單位,月薪2.5萬年底績效好的話,一年40萬+。
08,人大本科,英國留學回來,北京稅後1萬加各種福利。
09,英國兩年電氣,回國第三個月工資拿到手的工資5000,住房和吃飯公司包了,平時福利也多,哎感覺學電就是求穩,一輩子賺不了什麼錢。
10,英國4年回國一年,目前在菊廠,稅後工資14k。
11,世界前20學校研究生畢業,英國留學,本科金融,研究生business,坐標浙江,月薪3k...............CFA 1 Pass
忘記說了,我媽媽好朋友的孩子,本科復旦,研究生博士劍橋,讀的還是環境工程,回上海後,近了外企,入職38k每月,一年多後50k每月,海歸也和海歸不一樣的,優秀的人咋都掙得多,不優秀的出國了也沒用。
4位加拿大海歸真實薪資
01,加拿大6年,坐標上海,剛回國,收到offer,稅前11k,加提成。
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畢業兩年回的,IT月薪1.2萬。
03,坐標楓葉國,本科畢業3年,年薪50萬,看評論真的快斷了我明年回國的念頭。(還沒回...)
04,二線省會私企,電力設計院,加拿大本科土建專業,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預支獎金加16/小時加班費,項目獎金季度結算,按土建電氣,水工,熱控,機務,配比X工時,有註冊證書的嗎,單獨再加。
7位澳洲海歸真實薪資
01,呵呵....難得留言還是如此傷心的話題,澳洲8年回國5年,坐標南京月薪4000。
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國,教育行業,7k,本來學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國厭了金融想圖個工作好心情就轉了行,然而...
03,看行業吧,金融的話,土澳留學,上海入職一年12k。
04,土澳5年商科master,回國廣州某商業地產開發國企,13薪到手月均6.5k左右,算上補貼10k出頭,這個月跳槽去了某個外資乙方,佣金部分不確定能有多少,但底薪稅前7k。
05,室友:AI985本科,澳洲博士,英國博士後,即將回國,年薪90萬,稅後60+膜拜大神。
05,5年前985本科畢業時年薪稅後30萬,鄭州,現在雪梨大學讀博士畢業年薪20萬。
06,澳洲碩士,一線城市,第一年工作,企業財務到手7000+,朋友香港碩士,marketing,到手8000+。
07,澳碩會計專業,國內在二線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稅前5k,現在帝都稅前1萬,感覺遇到好領導好同事比工資重要。
8位其他地區海歸真實薪資
01,海歸碩士也要看本科學校的,but這不代表你本科學校很差還沒出國工資高的不行。沒去工作之前offer是二線城市,年薪20萬,海歸碩士。
02,這個看個人能力吧,不要以為是個海歸就一定能拿多高的薪水,坐標深圳,之前公司的一個同事,海歸碩士稅前5.5k。
03,我覺得是這樣的,有的人喜歡穩定,公司好一點工資少一點,有的人喜歡闖蕩,所以可能工作說上去挺不穩定,但是掙錢多,所以我覺得還是沒什麼可比性吧,發揮所長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好,不要太介意這些,比來比去還是自己舒坦一點。(來自一個海歸閒魚的說法)
04,看到你們的回覆,還蠻慶幸自己沒回內地留在香港。做市場調查加諮詢,年薪32.5萬,月薪兩萬多醬紫,月租6000,剩下的錢花一花、存一存感覺自己生後還算挺幸福的。
05,港碩,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港,15k稅前,屬於平均偏低的水平,三年後回國年薪超過香港,金融業。
06,我本科畢業的時候,7.5萬刀的稅前年薪加提成和將近,稅後9萬刀,現在要回國的話,年薪沒有70萬以上是不考慮的。
07,說說我身邊的海歸圈子,都是剛畢業入職的,朋友在小券商投行,月薪7k,年終看業績,男票交易員,月薪7k年終看業績,同學度娘hr,月薪6k,另一同學小銀行甲方,月薪20k,本人外企小數據員,月薪13k,所以說找工作這個事情,見仁見智吧,感覺還是看能力和關係。
08,對不起,我啃老了,跟著老媽幹,給老媽當助理,說好先一年給10萬。
看完只想說:有的人留學歸來是真的海歸,而有的人卻變成了海帶。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海歸回國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此前有份關於海歸薪資的報告提到: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
近5成海歸薪資低於6K,這兩個人說出了內情:
某國內公司高管:
講實際的內容吧。我的前任秘書,英國碩士畢業,家裡託關係進我公司,總經理找我面談以後分給我做秘書了。
此人工作能力一般,缺乏工作主動性和負責精神,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還過得去,每天都覺得自己屈才長籲短嘆的。
而且工作態度很差,跟我直接下屬鬧了不少矛盾。搞得我完全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來。CEO的關係啊……
後來公司新來一個文員,配合了一次就覺得人很好,我當即和人事及文員的老闆報告要求換人。
這個女孩子也是國外碩士畢業回來的,我用得非常滿意,她敬業,專心,做什麼事情都一絲不苟的。而且任勞任怨,加班加點也沒有怨言。
我欣賞的是這些素質,這比她的碩士背景對我來說重要得多得多,就算沒有這個留學碩士學歷,我的滿意度一樣高。
公司僱傭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讓他/她做工作,把工作做好是公司僱傭他的目標,如果說公司關心他/她的教育背景,也不過是為了識別能否達到上述目標而採取的手段。
海外留學生:
我覺得海歸在就業方面沒優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歸太多,學生的學歷及能力層次是也是多樣化的。
多年前的美國留學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學,而現在更朝著大眾化發展的趨勢蔓延,海歸光環被極大的削弱。
另外,國內教育質量和本土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海歸不僅沒優勢,甚至處於一些劣勢,比如:
容易錯過企業校招季
缺乏相關工作經歷
和國內名校比,海歸處於劣勢
國內HR只認名校
對自身沒有明確的定位
海歸有海外學習背景,而本土人才熟悉國內行情,二者各有優勢和劣勢。
以上都是不同的人所的回答,沒有進行不同維度的比較,比如:個人的優秀程度、院校專業排名、工作年限,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等等,僅作為參考。其實文中有個人說的很對:優秀的人咋都掙得多,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