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來看「美麗新世界」展!

2020-12-19 明言堂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似乎仍然不絕於耳,而我們卻已經站在了千禧年第二個十年的末尾。喬治·奧維爾曾經想像的1984年在日曆上已經走過,而赫胥黎筆下設定在26世紀的《美麗新世界》(A Brave New World)在時間意義上看似離我們仍然相去甚遠。

然而當我們只是回首過去的三十年,其中僅是全球資訊網(www)在80年代末期的誕生和90年代初期開始投入全民使用這一科技發展事件就對世界格局製造了巨大的改變。三十年裡,全球資訊網為人類帶來了新的溝通方式、連接模式、娛樂設施,甚至改變著人類觀看與被觀看的方式;而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中國也在此同時出現了最早一批使用電腦、錄像、網絡等新型科技的當代藝術家。他們可謂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最早一代的「新媒體藝術家」。

從左至右:馮夢波、汪建偉、張培力

12月12日,作為昊美術館(上海)三年計劃「www和中國新媒體藝術三十年(2019-2021)」的首次展覽,「美麗新世界」(Move On World)在昊美術館(上海)正式對公眾亮相。展覽展出了張培力、汪建偉和馮夢波三位藝術家的共17件作品。

作為自中國當代藝術誕生以來對於新型技術最早進行實驗和創作的一批藝術家,本次展覽在向觀眾展示三位藝術家部分的早年創作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在由全球資訊網構成的全球語境,尤其是在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融合所產生的「克萊奧主義」對當代中國的影響之下,藝術家是如何構建中國「新媒體藝術」的敘事的。正如昊美術館館長尹在甲在展覽前言中所指出的,此次展覽將試圖「把『去中心的中國』當所一種方法,也把中國作為『反克萊奧主義』的中心,讓西方和當代中國同時成為他/她者」。

新媒體,新世界,新定義

在新媒體藝術愈發被等同於由時下最先進的技術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時,觀眾反而會在「美麗新世界」中發現由三位藝術家提供的判斷「新媒體藝術」的截然不同的視角。雖然展覽中的17件作品大多以錄像、影像裝置、互動遊戲等形式存在,但同時,汪建偉以不鏽鋼、木材、噴漆等材料全新創作的裝置《膨脹》(Inflation,2019)也展示在其中。

這件由汪建偉近期創作的「寒武紀」系列延展而來的裝置作品在視覺呈現上並不包含任何傳統意義上的高科技或是互動成分,但在藝術家本人看來,與木材的工作過程卻也是一種可以被理解成為「新媒體藝術」創作的過程。 「我甚至沒有想過新媒體這個概念。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用了一把鋤頭,做了一個讓我很吃驚的事情,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這是新媒體,新的媒介」,汪建偉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的專訪時說。

在《膨脹》中,走向未知的創作想法在藝術家與材料,與工具的相互打磨之下成型,就像汪建偉所說,他也無法明確地獲悉《膨脹》「究竟在什麼地方就脹了起來」。然而這種切磋與磨合的方式,就像貫穿了藝術家創作生涯的「排演」的概念一樣,卻成為一種探索新型媒介的方式。「(新媒體藝術)不是由某一種技術所決定,他可能較新的技術產生了某一種東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藝術它不應該受到這個東西(某一種技術)的限制」,汪建偉說。

如果說「新媒體」之於汪建偉而言是藝術家在「舊」材料中的「新發現」,那麼張培力則進一步肯定了「新媒體」應當呈現的不斷變化的狀態。張培力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的專訪時說:「新媒體不是指某一種技術,而是不斷在變化當中的技術。我一直強調的是,新媒體指的是態度,也就是藝術家對於技術的態度。態度是在前面,而不是技術本身。」

自1988年起就開始創作錄像藝術的張培力經歷了過去三十餘年影像記錄方式的技術革新,在個人創作中歷經了從VHS錄像帶時代到如今4K甚至8K攝影等技術愈發普遍的過程。對於張培力個人而言,他對攝影設備更迭的態度反映在了展覽中的全新作品《現場報導:物證二號》中。

這件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現場裝置作品作為藝術家2009年創作的《現場報導:物證一號》的延伸思考,展示了大量包括桌上型電腦、錄音機、錄像機、DVD播放機被燒毀之後的「殘骸」。被燒黑,甚至燒焦的電器堆砌在展廳中央的圓形展臺上。當觀眾走近展臺時甚至仍然可以聞到依稀燒焦的味道。「我把當時我們認為最時髦、最新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用於拍攝、播放的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機、電腦機箱、傳真機、DVD播放機、攝像機集合在一起。但這些都是被燒過的。在當時,你無法想像這些重要的媒介,(這些)標誌著新技術和未來的東西在今天都是『垃圾』,已經沒有用了」,張培力說。

對於張培力和汪建偉而言,藝術家創作所使用的「媒體」因持續變化的狀態因而成為「新媒體」,那麼對於以電腦遊戲作為重要創作形式的馮夢波而言,電腦遊戲這種媒介,與其說是他的主動選擇,不如說是藝術家與電腦的磨合中逐漸形成的雙向選擇。

馮夢波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的專訪時說:「買了(電腦)之後沒有想到要用它做藝術,後來才覺得能用它做點什麼跟藝術有關的東西,所以我(並)沒有特別明確地要用新媒體的想法。電腦一開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玩具,到今天也是這種態度。我不是特別喜歡被局限在這裡面。我覺得(作品)要適合所謂的多媒體我就用......我不會每次強迫自己去附和的。」

1996年,馮夢波用當時市面上為數不多可以買得到的彩色電腦Macintosh LC II創作了《私人照相簿》,以互動遊戲的形式記錄了馮夢波的祖父母、父母和自己,一家三代人的照片、錄音等家族歷史。這件作品也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歷史上第一部互動藝術作品。在此後的近三十年中,馮夢波以電腦遊戲作為個人重要的藝術創作形式,以包括《阿Q》、《Q3D》、《真人快打》、《長徵-重啟》等互動遊戲的方式記錄了中國近三十年的社會變遷與個人歷史。

因此相較於當下全球視野中新媒體藝術,尤其在全球資訊網誕生30年時間節點的語境下所關注的包括個人隱私、信息洩露、虛擬實境等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主導的話題,「美麗新世界」中藝術家在解讀「新媒體藝術」時對於技術本身的弱化和對於人類感知以及情感需求的探索反而為展覽中所浮現的「新媒體藝術」的概念增加了人的溫度。正如馮夢波所說,自己的作品因為「比較有溫度」而有別於現在國外藝術家的關注和創作。

汪建偉則指出,「感知性知識從一開始對藝術家來講(就)是至關重要的。無論你做電腦、寫作,用最傳統的繪畫,還是用video(影像),你的任何一個對象都不穩定。如果僅僅是通過電腦實現自己的一個目的,(那麼)這個事情很快就會完結。」在「美麗新世界」中,人類感知對於對象的或直覺,或基於不確定性的嘗試讓藝術家在過去三十年的創作中以技術為創作的手段,卻不受技術更迭的牽制。

美麗新世界中的未解難題

雖然「美麗新世界」中的藝術家提出有別於傳統概念中的「新媒體藝術」的定義,但展覽中仍然可以看到三位藝術家依循個人三十年來創作線索進行的展示,而正如本次展覽策展人馬珏向《藝術新聞/中文版》指出的,展覽雖然並未直白地點名三位藝術家的共同點,但「三位藝術家都將他們當時的『新媒體』運用到了創作實踐中。我們覺得他們的藝術在不斷變化」。「(我們)想要尋找在三十年的變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時代相關也好,同個人創作也好,同時呈現每一個作品之間產生對話的可能性」,馬珏說。

展覽由張培力的全新委任作品《旗杆的陣列》(2019)開始。《旗杆的陣列》位於展廳的入口處,50逾根沒有懸掛旗幟的旗杆組成的矩形陣列和散落在旗杆陣列中間的電視機試圖形成一種「去政治化」的場域。從電視機中連續播報出的全國各地天氣預報在《漁舟唱晚》的伴隨下,同時塑造出一種時間凝固的錯覺和開放式想像。

當觀眾進入主展廳,呈現在展廳中央的是張培力2000年的錄像裝置《同時播出》。展覽現場22臺圍成環形的電視顯示器裡同時播放著張培力在2000年千禧年到來之際錄下的世界各地的電視新聞節目。當觀眾置身圓環中央,記憶和思緒被立刻拖回二十年前,電視裡出現的新聞人物或陌生,或熟悉,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末尾的此時此刻似乎尤其意味深長。

《同時播出》的展示格局為觀眾提供了22個自由出口,以發散式的觀展路線為觀眾提供了自由選擇的餘地。觀眾可以選擇22個出口的任意一個方向出來,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得以構築起作品之間的聯繫。例如,展覽中的多件作品依然都涉及到了由監視和偷窺所引發的「看與被看」的思考。

相關焦點

  • 及物展訊 | 美麗新世界:龐蕾個展
    展覽海報主辦單位:鳳凰江蘇藝術及物藝術空間開幕酒會:2017年11月25日15:30展期: 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策展人:林夕地點:及物藝術空間(南京市秦淮區老門東三條營19號)【前言】「美麗新世界
  • 我鼓起所有勇氣,才看清這個新世界-讀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徐敏老師9月15日下午,第47場經心讀書會如期舉行,幾十位讀書人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徐敏老師的帶領下,以赫胥黎的小說《美麗新世界》為藍本,展開了一場關於美麗新世界被設定在福特紀元632年(公元2532年),是一個由基因工程締造的階級社會,人們被分為五個階級,分別從事勞心、勞力、創造、統治等活動,每個階級都視自己的生活為幸福。由於基因的設定,人沒有思想,通過睡眠教學、隨意的性遊戲和唆麻精神獎勵來保障快樂,整個社會一片祥和,極其穩定。
  • 美麗新世界·2017度假空間品牌與資本高峰論壇
    百位行業領袖探討如何顛覆萬億市場   6月22日,由多彩投主辦的美麗新世界·2017度假空間品牌與資本高峰論壇,在上海浦西洲際酒店舉辦。
  • 《紀元1503:美麗新世界》繁體中文破解版下載
    中文名字:紀元1503:美麗新世界 英文名字:Anno 1503 - The New World 遊戲類型:即時經營策略 遊戲容量:993M 製作公司:臺灣代理發行公司美商藝電(EA) >遊戲語言:繁體中文【遊戲簡介】1503美麗新世界  重返新世界開始的黎明,充滿無限冒險與探索的史詩時代。
  • 上海昊美術館「美麗新世界」:www和中國新媒體藝術三十年
    2019年12月12日,「美麗新世界(Move on China 2019)」作為「www和中國新媒體藝術三十年(2019-2022)」的首次展覽,在上海昊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藝術家張培力、汪建偉、馮夢波的三人聯展,共展出他們的17件作品。
  • 讀《美的進化》-說說我們如何避免美麗新世界的結局
    為什麼要在這本書讀了半年多之後專門來寫這本書,還是因為最近看到的周濂老師關於AI與《美麗新世界》的討論,如何避免《美麗新世界》中描寫的那種每個人都活得富足,卻沒有尊嚴的生活,是我一直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很多閱讀中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 幸福自由啟示錄:從《美麗新世界》的反諷式批判看人的社會價值
    被設置好的人生,被控制的幸福與自由《美麗新世界》被譽為是人類社會警世的驚天巨作,裡面涉及到的人倫、社會道德、生育、宗教等問題,放在至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像是一本令人心驚膽戰的驚世預言書:越來越分明的階級,越來越懶惰的思考,越來越熱衷低級享樂。英國作家赫胥黎在1931年寫下了這本小說。
  • 美劇《美麗新世界》曝角色海報及預告 "韓索羅"飾男主
    改編自奧爾德斯·赫胥黎經典科幻小說的美劇《美麗新世界》今天公布了全新的預告片,此外本劇還公布了一批角色海報「吃藥吧,每個人都會更快樂」,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反烏託邦經典之《美麗新世界》
    經典英文書單咕噠鎮經典英文書單 | NO.2 ----《美麗新世界》書 名:Brave New World作 者:[英] Aldous Huxley中 文 譯 者:陳超豆 瓣 評 分:9.1(10分)Goodreads評分:3.99(5分)如果你的書單上給
  • 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舉行
    近日,「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新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中國美術館舉全館之力,淘盡家底,力推經典,以激揚、飽滿、向上、充滿精氣神的精品力作,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勞動者,為廣大觀眾獻上一道精神盛宴。
  • 《美麗新世界》:「交流利器」表情包娛樂下,流失的又是什麼?
    《美麗新世界》裡的過度娛樂化的悲劇,或許就是我們頻繁使用表情包的走向。《美麗新世界》裡談到關於過度娛樂化給人們造成的悲劇。人們一直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就不會意識到其實是媒體網絡在操縱著我們的情緒和思想。遇到危險,我們會嚴陣以待。但是這種潤雨細無聲的默默影響,卻讓人沒有一點防備。
  • 【英文歌賞析】What A Wonderful World:美麗新世界
    不過,在《What A Wonderful World》這首歌中,Armstrong 展現的不是他出色的小號技能,而是他低沉渾厚的男聲,帶來一個如夢一般美好的美麗新世界。雖然當時的現實社會充斥著種族隔離以及越戰的陰影,但是 Armstrong 唱的這首歌提醒人們留意自然的美麗,不要失去對未來的希望。
  • Facebook的Libra:美麗新世界,還是美元新世界?
    如果白皮書上所描述的情景成真,Libra用戶將進入一個數字金融的「美麗新世界」。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社交網絡的這種跨界威力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2015年馬年春節紅包,微信支付一下打開了支付和金融的大門,而Facebook的用戶比微信還多10億。
  • 第一集就開車,如何評價美劇《美麗新世界》?
    美劇《美麗新世界》作為一部劇拍得還可以,因為很喜歡這本書所以期待這劇挺久。簡單分享一下: 1、本劇改編的阿道斯·赫胥黎的著名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0》,借用了其世界觀的大框架及部分人物形象設定。因書是文學作品,注重人物心理描寫和世界觀構造,而影視劇注重戲劇化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能完完全全照搬書籍的,因此劇進行了魔幻般的改編。原著黨可能看著會有點不適應,單說劇集其實還挺不錯的。
  • 女尊男卑以胖為美 這個"美麗新世界"細思極恐!
    這部劇與赫胥黎著名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同名,被挖苦為「鄉村魔幻劇」,畫風極其詭異,大家先來感受一下……《美麗新世界》由若干獨立的單元組成。每個單元自成體系,但又與其它各集緊密聯繫,環環相扣。第一單元名為《丈夫》。劇中設定,2016年的馬來西亞,由於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性身價上漲,男女處境對調,女性成為家族的族長,處於社會支配地位。
  • 無意識的心靈與理性的美麗新世界之間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在美麗新世界裡,值得追求的是受苦受難的權利。因為人們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永遠不會要他們得不到的,他們很快樂。」——阿道司·赫胥黎,《美麗新世界》《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地球最後的夜晚》作為一部院線電影,從業界角度看來,創造了近乎不可複製的奇蹟。這一「奇蹟」並非完全褒義的。
  • 新世界百貨VIP特賣會重磅來襲(組圖)
    我們都知道,定位時尚高端的新世界百貨江東店一年當中大力度的促銷活動並不多,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去新世界百貨淘些好東西。  重磅之2  新百為你的夢想解碼 寫下夢想,商場為你圓夢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未完成的夢想,我們渴望去實現。
  • 反烏託邦三部曲:《我們》,《美麗新世界》,《1984》
    ——哈羅德布魯姆  ★《我們》這本書最先讓人注意到的是——沒有人指出過,但是我相信——阿道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肯定部分來源於此書。——喬治奧威爾  ★這是一本焚書年代的奇書……這無疑是一本很不尋常的書,我很驚訝沒有一家英國出版商有膽量再版這本書。
  • 《美麗新世界》美劇熱播: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躺平」,而是「懶惰...
    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讓他名留青史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時隔將近90年後,這個夏天,這部小說也被改編為美劇上線。劇中,赫胥黎原作的諸多經典設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維繫「美麗新世界」運轉的重要藥物——「嗦麻」。
  • 2002年,高楓死在母親懷裡,遺作《美麗新世界》封面細思極恐
    高楓天性善良,孝敬父母,待人寬容謙虛,工作兢兢業業,正是因為他工作強度大,在專輯《美麗新世界》中,他集詞曲創作、策劃、編曲、演唱、製作、封面設計、MTV導演策劃於一身,並創造出了一段音樂的奇蹟。」新浪娛樂評價:「高楓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歌手,他的一首《大中國》唱紅了祖國大地。高楓雖然唱的歌不多,但是音樂成就還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