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中國地理:青藏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

2020-12-17 中考網

· 初中地理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

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

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

表現 原因
水平分異 東南溫暖溼潤、西北寒冷乾旱;植被自東南向西北出現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東西走向的山脈,西北部是較完整的高原,東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峽谷,夏半年有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進入。
垂直分異 隨海拔升高自然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從高原邊緣至內部,垂直變化由繁及簡 高原邊緣相對高度大,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大;
高原內部相對高度小,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小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狀況:

1.地形特徵:以高原為主,位於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大高原,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幾乎都在該地區。藏南地殼活躍,為兩大板塊碰撞處,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過4500米,地表波狀起伏;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內陸大盆地。農牧業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區。

2.氣候特徵: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地區差異大;太陽光照強,日照時間長。3.水文特徵:冰川融水補給多,岡底斯山脈以南受來自印度洋季風影響,水量較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尤其是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水能開發潛力巨大。

4.主要河流:長江、黃河等大河的發源地,雅魯藏布江。

5.主要湖泊:我國內陸湖泊主要分布區之一,青海湖為我國第一大湖,納木錯,色林錯。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邊緣地區垂直分帶明顯。

6.土壤:主要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7.主導因素:地勢高

青藏地區的農業發展狀況:

1.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河谷地帶(黃河、湟水、雅魯藏布江)積溫較高,有水灌溉。②草場廣闊,柴達木盆地宜農荒地多。

不利條件:海拔高,氣溫低,無霜期短。

2.農業活動特點:著名的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

3.農業在全國的地位: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4.主要農產品:種植業-青稞(春小麥)、小麥、豌豆。畜牧業-犛牛、藏山羊、藏綿羊。

· 初中地理青藏地區典型例題

題目

青藏地區代表的農產品是青稞,具有代表性的畜種是三河牛( )

答案

青藏地區農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麥的一種)、豌豆、小麥、油菜等,由於太陽光照強,小麥等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比較高,本區又是全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牲畜有犛牛、藏綿羊、藏山羊等,犛牛是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於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

題目

某旅遊團7月下旬準備到西藏地區旅遊,旅行社宣傳單提示:

①早晚天氣較涼,備好外套、棉衣;②準備遮陽傘、墨鏡;

③年老體弱者或有心、肺、腦、血液系統疾病患者不宜去西藏旅遊;④帶好雨衣等。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 上述提示與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①——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 ②——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

③——氣壓高,易產生高原反應 ④——7、8月是雨季,雨水較多

小題2: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團成員可看到該地區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在:

A.廣闊的衝積平原上 B.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
C.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D.山間丘陵梯田上

答案

1.A 2.C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北方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黑土地黃土地》說課稿
    《北方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黑土地黃土地》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北方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講授過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講精練,又要放手引導學生參與嘗試和討論,展開思維活動。
  • 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西北地區生態環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我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經過長期治理雖在局部有所改善,但總體仍呈惡化趨勢。有關研究人員認為,土地沙漠化、水資源緊缺、植被覆蓋度不高和人地矛盾是影響我國西北地區生態好轉的四大主要因素。
  • 中國自然地理環境最複雜的省份「甘肅省」,幾乎是我國的自然縮影
    我國擁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在我國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徵,在地形、氣候、植被、水文、土壤等方面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國是一個自然地理特徵極為多樣的國家。我國如此廣闊的國土,被劃分為了34各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 地理 | 初中地理知識點匯總,最全總結!
    初中地理的基礎知識應該得到重視,因為地理中有你意想不到的快樂不信,一起看看吧!  中國的地理差異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 高原溼地──三江源地區》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說課標2011 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對「高原溼地———三江源地區」第一課時的要求是:(1)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並描述區域地形特徵;(2)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 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從季風區到乾旱區,再到青藏高寒區
    從地形上來看我國從西到東又可以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主要為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三級階梯為平原和丘陵。由於我國國土面積達,跨越經緯度廣,國土內地形複雜,所以我國各地區之間的自然地理特徵存在很大的差異。
  • 我國地理劃分中的「北方地區」到底包括哪些地區?
    對於一個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來說,通常會根據自然地理區位狀況劃分成若干區域,以方便進行管理。我國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可以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大區域。每一個區域都有明顯的自然特徵,東部「季風顯著」,西北「乾旱少雨」,青藏「高寒缺氧」。
  • 初中地理考題精選
    (1)長江中下遊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雨季長.多暴雨;(2)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引發洪澇災害22.簡述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31.簡述南方地區發展農業優越的自然條件。
  • 自然地理和特徵描述類答題思路匯總
    (一)自然地理部分(日本暖與中國沿岸寒)洋流:寒暖流交匯 上升補償流徑流:徑流帶來營養物質大陸架:水淺 光照溫度適宜海域封閉:海域封閉多島嶼,阻礙魚群遊動14 影響鹽場的因素(4個)中國鹽場集中在北方的渤海,天津長蘆鹽場;海南島鶯歌海蒸發:緯度低溫度高蒸發強地形:地形平坦,海岸灘涂廣布
  • 2019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世界的氣候
    ·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熱帶乾旱氣候區常年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乾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徵;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乾燥性。熱帶半乾旱氣候,分布於熱帶乾旱氣候區的外緣,主要特徵: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的高。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2.我國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石漠化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鹽漬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和華北平原,凍融荒漠化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 3.荒漠化常與貧困相伴。土地荒漠化嚴重的地區多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 (1)荒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產物。
  • 中國地圖|三大自然分區與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
    【四大地理區域】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裡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 2021初中地理知識點之中國的自然資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知識點之中國的自然資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中國的自然資源   10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均佔有量不足。   102、水資源分布:南多北少。
  • 2019中考地理二輪專題中國地形
    教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 二輪專題中國地形,希望對你的複習有所幫助。 中考地理二輪專題中國地形 中國地勢具有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第一級階梯是有「世界屋脊」 之稱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第二級階梯分布著三大盆地和三大高原,海拔高度介於1000米~2000米之間;第三級階梯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 我的祖國之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優越,植被類型多樣,東北黑土肥沃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份子對於祖國的讚歌是唱不完的,上一篇我們簡單介紹了我國的地形、氣候和水文特徵,今天我們繼續聊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理位置、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我國地處中低緯度地區,熱量帶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熱量較為充足,利於農業生產的開展,大多數港口都沒有結冰期,可全年通航。
  • 初中地理 | 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中國地理分界線(鞏固)
    (2)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1月0℃等溫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地理帝(3)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 米等高線(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崑崙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 中國地理複習精講-南方地區
    平時用閒暇的時間對中國地理進行複習,通過對每個區域進行五個追問:「在哪裡」(地理位置)「有什麼」(有哪些地理特徵,主要從自然和人文兩大方面考慮)「為什麼」(主要是對地理特徵成因的分析,重點是要掌握此地的自然地理特徵,而在自然地理特徵中,氣候是最關鍵的特徵,因為氣候既是自然地理特徵,同時又是影響其它地理特徵的主要因素
  • 為什麼塔裡木盆地中聚落多分布在山麓,而青藏地區多分布在河谷?
    我國西部地區的距離分布特徵影響聚落分布的區位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源、土壤、交通、工農業基礎、軍事、宗教、科技、政策等等。在自然區位中,「地形」是影響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在平原地區,由於地勢平坦,地形的限制作用較小,人口多集聚分布,從而形成團聚狀或棋盤式的聚落,在北方地區多沿主要道路分布,在南方地區多沿主要河流分布。
  • 【趣味地理】中國10大名面排行榜,附高考地理農業相關知識點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中國的麵食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據統計多達500餘種),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麵條作為麵食的代表,經過千年來的傳承發展,在全國的不同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麵條品類。
  • 2019最新初中中考地理總複習知識點總結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