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世界的氣候

2020-12-17 中考網

·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這些地區位於赤道低壓帶,氣流以上升運動為主,水汽凝結致雨的機會多,全年多雨,無乾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過60毫米,且多雷陣雨;各月平均氣溫為25°~28℃,全年長夏,無季節變化,年較差一般小於3℃,而平均日較差可達6°~12℃。幾處特殊分布: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東南部,加勒比海沿岸島國東北部。在這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長,樹種繁多,植被茂密。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乾季和溼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幹、溼季分明。當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時,盛行赤道海洋氣團,且有輻合上升氣流,形成溼季,潮溼多雨,遍地生長著稠密的高草和灌木,並雜有稀疏的喬木,即稀樹草原景觀。當受信風影響時,盛行熱帶大陸氣團,乾燥少雨,形成乾季,土壤乾裂,草叢枯黃,樹木落葉。與赤道多雨氣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個月的乾季。其次是全年氣溫都較高,具有低緯度高溫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6°~18℃以上。最熱月出現在乾季之後、雨季之前,因此,本區氣候一般年分幹、熱、雨三個季節。氣溫年較差稍大於赤道多雨氣候區。

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乾燥。它分布於熱帶乾濕季氣候區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布最廣。熱帶乾旱氣候區常年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乾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徵;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乾燥性。熱帶半乾旱氣候,分布於熱帶乾旱氣候區的外緣,主要特徵: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的高。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季和雨季。主要分布在我國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群島;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有分布。這裡全年氣溫皆高,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這是由於夏季在赤道海洋氣團控制下,多對流雨,再加上熱帶氣旋過境帶來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熱帶乾濕季氣候更多的夏雨;一些迎風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過赤道多雨氣候區。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區熱帶季風發達,有明顯的乾濕季,即在北半球冬吹東北風,形成乾季;夏吹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溫季。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位於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裡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乾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溼潤。全年雨量適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冬季。

亞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包括西亞的伊朗高原和安納託利高原、美國西部的內陸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欄查科等地。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溼潤的涵養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裡地處亞熱帶,鼓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度類型。這裡的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

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溫和多雨。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000~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南、北美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寒冷,夏季溫暖,降水稀少。分布在北緯35°~55°之間的北美大陸東部(西經100°以東)和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這種氣候在氣溫、降水的變化上同溫帶季風氣候有些類似,但風向和風力的季節變化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明顯。冬季由於氣旋活動影響,降水稍多;夏季有對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顯著。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也很大。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這裡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溫帶草原氣候:

也稱溫帶荒漠和溫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和北美大陸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亞洲和北美的此類氣候區距海遙遠,深入內陸,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擋,溼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終年盛行溫帶大陸氣團,於是形成了冬冷夏熱、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一般而言,乾旱氣候的年平均降水量為250mm以下,半乾旱氣候則為250~500mm。南美的此類氣候區地處西風帶的大陸東岸,是西風帶的雨影區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西風過山以後下沉,絕熱增溫,乾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經過,空氣穩定,降水稀少。

溫帶沙漠性氣候:

極端乾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夏季炎熱,白晝最高氣溫可達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氣溫年較差較大,日較差也較大。雲量少,相對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自然景觀多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亞和中國塔裡木盆地屬沙漠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並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溼度很高。

極地苔原氣候:

分布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相接)、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徵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冬季酷寒而漫長;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極地冰原氣候:

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裡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下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等地。由於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出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於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

氣候類型及特點:

易混淆氣候類型對比:

世界氣候主要分布:

·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典型例題

題目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上面氣溫降水圖所示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A.全年高溫多雨 B.終年炎熱乾燥
C.一年分旱、雨兩季 D.全年溫和多雨

小題2:下列地區中,屬於這種氣候類型的是

A.德幹高原 B.西西伯利亞高原
C.長江中下遊平原 D.馬來群島

答案

1.A 2.D

題目

吉力馬札羅山位於赤道附近,但山頂終年積雪其影響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緯度因素 C.海陸因素 D.地球運動

答案

A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9初中地理知識點結構表大綱圖
    摘要: 是決定同學們是否能進入理想的高中院校的重要考試,為大家帶來了初中地理知識點結構表,供大家複習參考! 總結:以上就是帶來的初中地理知識點結構表,希望能幫助同學們複習好本門功課,中考取得優異的成績! 2005年9月我國引進了世界上的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的多種動植物,請完成10—11兩題。
  • 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識點:日本群島氣候
    尤其是北半球溫帶地區的大陸面積寬廣,地形複雜,氣候類型更多。   氣候   日本群島屬溫和溼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於0℃外,其餘均在0℃以上;最熱月出現在八月,在海洋氣團的影響下比較涼爽,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在20℃以上。
  •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一首《地球村》唱得家喻戶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那我們怎麼樣來具體了解我們家園的組成?通過課程地理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地球的地理地貌,環境氣候,了解到各個地區的環境差異,人文風俗,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形容一個人博學廣識。學好地理可以讓我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家鄉,祖國,世界的環境人文以及變化規律,讓同學們能夠認識到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 2019初中世界地理:俄羅斯
    · 初中地理俄羅斯 俄羅斯: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有14個陸上鄰國: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且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冰島、瑞典隔海相望。俄羅斯被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可經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
  • 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說課稿
    本節課為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四節「世界的氣候類型」裡的內容,本課運用了大量圖片和文字介紹了溫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在溫帶氣候的類型、分布、特點、景觀等幾個方面,是對前面所學氣候、氣溫與降水以及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理解,有利於學生結合氣溫降水等分析方法進一步認識溫帶各個區域的氣候,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 2019初中世界地理:歐洲西部
    · 初中地理歐洲西部 歐洲西部: 西歐地區包括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這裡是歐洲大陸最富饒的地區之一,也是全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西歐地區地處自然條件優越的平原地區,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滋潤了這裡的土地。
  • 初中地理會考必考知識點匯總,孩子收藏一份,次次滿分!
    初中地理,細枝末節的知識多,很多同學做題的時候不知道從哪下手。而且各個板塊之間銜接很強,一旦一個板塊你學的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所有的似懂非懂積攢下來,那麼接下來的學習會怎樣,我們可想而知,還有可能打擊到自信心!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90、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   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91、降水(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多西少)   (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   (2)乾濕地區: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9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飲喝八缸)   93、我國氣候特徵: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
  • 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教案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面試《教學設計》知識點|考點匯總一、教學目標1.在全球氣候分布圖中,準確說出溫帶的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以及相應的氣候特徵。2.通過判讀不同區域氣溫、降水統計圖,提高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 地理氣候特點小口訣 讓你輕鬆記住地理知識點
    地理氣候特點小口訣 讓你輕鬆記住地理知識點小編整理了一些地理氣候的小口訣,讓你看看你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怎樣的?地理知識點(1)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以北為旱地,多用水澆灌;東北春小麥,作物一熟年;華北冬小麥,兩年能熟三。
  • 2019初中世界地理知識:日本
    · 初中地理日本 日本國,日本國的名意為「日出之國」。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6900多個小島嶼組成,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9萬平方公裡。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 2019中考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大全
    摘要:在考前複習的時候準備了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點擊文章參考複習,提高同學們答題的能力,在 時能發揮最好的水平! 總結: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了,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對同學們的複習有所幫助!
  • 2019中考地理:地理經緯度難點解答,初中生一定要知道的知識點!
    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兩部分,與其它學科相比,初中地理以其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見長,內容涉及地理、氣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產等多個知識點。不過根據統計調查,有多數初中生更是反映該門學科難學難懂。問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掌物學習的方法。
  •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  知識點1:東亞各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各自優勢  中國: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廣闊。  蒙古:資源豐富。  2、東亞地形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1)氣候: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利於夏季風來自海洋上溼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豐富降水;  (2)河流: 地形呈階梯狀使河流在流經階梯之間的河段,由於具有較大的地形落差,蘊藏極為豐富的的水能資源。半島和島嶼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豐富。
  • 2019初中中國地理:青藏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
    · 初中地理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 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 垂直分異 隨海拔升高自然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從高原邊緣至內部,垂直變化由繁及簡 高原邊緣相對高度大,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大; 高原內部相對高度小,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小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狀況:
  • 《環遊世界80天》裡的國際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
    英國初中地理老師通過最近的新聞給孩子們講解地理知識而在英國的教育體系中,英國私校老師沒有統一的教材,老師會根據國家課程大綱的要求和目標設計與時俱進,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或者自由選擇經典著名的讀物內容,憑藉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摸索創新或者資源共享
  • 初中世界地理知識點歸納:日本
    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 初中地理基礎知識點匯總!比課本都全面,老師都忍不住收藏了!
    雖然初中地理屬於「副科」,其分數不會計入中考總分之中,不過大家也不要在初中學習中對初中地理有所輕視。其實初中地理學習十分簡單,舉個例子,咱們在進行初一地理學習的時候,雖然看起來地理知識點瑣碎又複雜,不過如果咱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每個單元內容其實都是圍繞著氣候特點,地形地勢,等一下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等知識點展開的,所以咱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想考一個高分,就得每一個區域的環境、人文有所了解。
  • 如何學好初中地理天氣與氣候課程?
    Greta Thunberg 是瑞典的一名學生、氣候活動家及環境活動家。她為提高全球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遷問題的警覺性而在瑞典議會外進行「為氣候罷課」行動、並在COP24上發言而知名。她被提名為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為什麼開始這次「綠色革命」呢?
  • 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罕見好資料,建議列印給孩子!
    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罕見好資料,建議列印給孩子!地理主要是一門涉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的綜合性基礎學科,因此掌握地形地勢和準確的進行地圖的解答就顯得很重要了,就拿我們最熟悉的地形來講,山脈、平原、丘陵、盆地以及沙漠等都是初中階段需要著重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