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開平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開平市代理市長馬品高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19年和今年以來開平社會經濟的發展亮點。
南方+記者梳理報告後發現,去年開平圍繞產業提升、城市提質、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民生事業、工作提效等方面,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開平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7.9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7%,工業用電量22.39億千瓦時、增長3.22%,增速排名江門前列。
關鍵詞1:產業提升
引進多個投資超10億元項目
根據報告,去年開平新發展市場主體8265戶、增長7.31%。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增長8.64%和16.37%,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7億元,「銀稅互動」擴圍發放貸款3.75億元,為534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工業經濟後勁增強。全市引進總投資70億元的深圳宏發高新產業城項目、總投資60億元的國電投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總投資20.02億元的依利安達5G通信增資擴產項目動工建設。
文旅經濟亮點紛呈。開平舉辦「灣區花正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暨2019世界文化遺產嘉年華」等活動,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臺建設加快。赤坎古鎮景區和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赤坎規劃展示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成立市文旅集團,獲評全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和首個「世界名廚之鄉」。
發展動能不斷提升。爭取粵港澳大灣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056.91畝,排名江門第一。加大盤活利用低效和閒置工業用地力度,35個「供而未建」項目取得施工許可。江門中微子實驗站紮實推進。「魚菜共生」項目獲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關鍵詞2:城市提質
高恩高速開平段建成通車
去年,開平城市環境不斷優化。開平實施了創文「網格長制」,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拆除違法違章建(構)築物9萬多平方米、違章戶外廣告設施990處。完成寶源橋擴建、長振橋人行便橋和開平大橋美化等工程,新美大道基本建成通車,升級改造城區公共廁所22座。
交通路網持續完善。高恩高速開平段建成通車,中開高速、開春高速、開陽高速開平段改擴建工程及月山互通連接線工程加快建設。國道G325鶴山址山至開平塘口段改建工程已完成勘察設計招標,正在開展勘測設計及PPP投資人招標工作。環城公路東環、西環和北環東延線一期建成通車,北環一期、北環東延線二期、臺開快速路和赤坎大道、美堂大道、古鎮大道順利推進。
社會大局穩定有序。全面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夥22個、「保護傘」11名。深入推進「全民禁毒」工程和「強基工程」建設,市綜治聯勤指揮中心建成使用。開展「颶風2019」專項行動,全市總警情下降18.7%、破案率上升5.7%。在省內率先建立市、鎮、村、企四級應急救援體系,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532支。
關鍵詞3:鄉村振興
全市貧困戶798戶2748人脫貧
去年,開平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落實各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1.02億元,資金使用率排名江門第一,全面完成全市貧困戶798戶2748人脫貧任務。改造農村危房13戶,困難家庭配租入住公租房28戶,發放租賃補貼37戶。全面提升城鄉低保、孤兒養育、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等標準。救助困難居民1.3萬多人次。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全市建成高標準農田4.43萬畝。完成20.2公裡中小河流治理。新增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家、江門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6家。成功申報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1個、江門市級5個。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並獲評馬岡鵝、皮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鄉村建設生機勃勃。全市各級投入4.27億元,積極創建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縣,高質量完成5個市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塘口鎮鄉村振興經驗獲全省推廣,併入選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成為全省唯一同時獲得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20條精品線路」「50條特色名村」3大獎項的地區。
關鍵詞4:生態環保
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經驗獲全省推廣
去年,開平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開展潭江重點支流綜合整治,潭江新美省考斷面平均水質達標。完成新美汙水處理廠和330個自然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配套管網22.16公裡。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經驗獲全省推廣。提前完成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獲國家生態環境部考核組和省生態環境廳充分肯定。市區住家船專項整治經驗成為省河長制五個先進「典型案例」之一。
汙染防治能力不斷提升。建立鎮級環保巡查機制,鐵腕整治環境違法行為,完成169臺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和905家「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建立城區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汙染防控聯動工作機制,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及改善幅度排名江門第二。
森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全市造林7.4萬畝,中幼林撫育9.8萬畝,新增生態公益林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87%。新增省級十大魅力古樹鄉村1條、綠美古樹鄉村2條,蜆岡群星村、蒼城聯興村、大沙崗坪村獲評國家級森林鄉村。金雞白雲石公園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公園,塘口鎮、百合鎮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小鎮。
關鍵詞5:民生事業
全市民生投入近30億元
去年,開平社會保障日益健全。全市民生投入29.91億元、增長30.38%,全面完成市鎮兩級「十項民生實事」。市中心醫院張襯大樓、第二人民醫院、赤坎鎮中心衛生院和長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院等一批醫療機構建成使用,藥品讓利群眾5160萬元。在全省縣級市中率先實行訂單定向培養衛生人才,順利通過省衛生城市覆審,龍勝鎮獲評省衛生鎮。
文教事業加快發展。通過中國攝影之鄉、中國曲藝之鄉複評,水口鎮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司徒美堂故居、開平風採堂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市博物館成為全省唯一獲評運行評估優秀等次的縣級博物館。完成蒼江中學教學樓、開平一中大禮堂建設。12個鎮(街)通過省教育強鎮複評驗收。「以歌和詩」項目成功立項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國家級課題。
各項事業穩步向前。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入戶登記工作。市融媒體中心全國試點建設加快推進。舉辦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暨首屆僑鄉騎跡風情遊等活動,群眾體育活動進一步豐富。市氣象科普園獲評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成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2個。與秘魯共和國庫斯科市籤訂友好交流合作備忘錄。
關鍵詞6:工作提效
促成江門首個「交地即動工」項目
去年,開平政府黨建不斷強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堅決抓好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政府系統意識形態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謝創故居等一批紅色教育陣地升級改造,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成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門首個省級黨員教育基地。廉潔政府建設不斷強化,連續7年獲得江門審計質量評比一等獎,規範預算編制項目在全國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排名第一。
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強化,獲評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月山司法所獲評全國先進司法所,金山法治文化公園獲評省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市青少年宮獲評省法治教育實踐基地。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2件、政協提案52件,滿意率達100%。
高效政府建設不斷強化。順利完成地方機構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數字政府」和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建設,有效破解項目審批「卡脖子」環節。建邦杭蕭鋼構項目成為江門首個「交地即動工」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動工、當年投產」。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