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或成為全球復甦火車頭

2020-12-20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在西方國家仍舊困在新冠疫情陰霾下之際,中國似已迎來了經濟復甦,將疫情置於身後了。法媒本周繼續對中國近期的經濟狀況作了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確實正在復甦。

法國《世界報》注意到,2020年末,中國似乎在不斷宣布各種利好消息,如同「焰火齊放」。其中,京東健康在港交所順利上市,融資額可達35億美元,充分表現了新冠疫情為中國科技業造就的巨大商機;「九章」量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上獲得裡程碑突破,只需200秒,而傳統超級計算機卻要花上6億年;嫦娥5號探月器即將完成任務,返回地球;又或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站「華龍一號」正式併網發電,中核集團對外宣布「國外壟斷核能技術的時代已經結束」。

經濟回暖跡象明顯

不僅如此,中國政府還在年底宣布農村地區徹底脫貧,並試點推出數字貨幣。對這一切,法媒認為,這固然體現了中國政府想表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巨大的優越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冠疫情爆發一年後,中國已將繼續深陷疫情泥沼的西方國家甩在後面,進入了「後疫情時代」。

報紙指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了4.9%,第四季度應超過5%,全年增長幅度應在2-2.5%之間。雖略遜往年,但足以傲視今年經濟出現衰退的其它G20國家。有些經濟學家甚至預測中國2021年的增長速度可能會達到8%或9%。

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經開區的江西凱馬百路佳有限公司內的生產車間,焊接拼裝組工人正在忙碌著。截至今年上半年,百路佳客車出口銷售較去年同期仍有50%的增長,這得益於去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收穫大批的海外訂單。(圖片來源:中新社)

出口欣欣向榮

然而,並非如通常所想的,中國經濟復甦並未得力於重新開始消費的中國消費者。法媒評論,中國企業取代了被疫情封閉措施困住的西方工業企業,搶走了它們的市場份額。近日公布的數據表明,11月份,中國出口相較去年同月飛升了21.1%,遠超業內人士預測的12%。而這一繁榮局面已持續了6個月之久。

財新中國PMI指數從未如此高企過。西方國家向中國採購疫情防護用品、居家封閉期間遠程辦公或消遣解悶用的各類電子產品。據法國《回聲報》提供的數據,西方國家向中國採購的金額今年初期漲了42%。花旗銀行的經濟分析師還指出,年末節日的需求大增,再度促進了中國出口增長。11月份,除大眾電子產品外,塑料製品或(聖誕彩燈之類的)照明設備也各自增長了112%和47%。

然而,中國的進口只增長了4.5%。雖是連續三個月增長,但增速遠低於出口。法媒報導,中國港口有時缺乏國外貨櫃到岸,而顯得空空如也。

法媒報導,中國出口順差猛漲,11月達到754.2億美元,一年內漲了102.9%。《回聲報》則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發布的貿易戰雖在初期取得一些效果,但疫情之下,美國11月向中國加大採購,達到520億美元,一年內漲了46%,令中美貿易順差當月創下全年最高(374億美元)。

支持國內需求

由於中國消費者始終表現謹慎(除了極富裕階層未受疫情打擊外),中國政府繼續推行支持需求的政策。法媒報導,中國近日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新建長度一萬公裡的鐵路,更好連結北京、上海和廣深三大中心地帶內的城市,達到《中國日報》所說的鼓勵中心地區協調發展、加大貫通、保證經濟發展的目的。

法媒注意到,中國政府同時對公共財政狀況加強管控。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必須遵守。專業人士指出,這項規定涉及的銀行達到20家,而非以前的13家,表明中央政府對地方銀行也加強管控力度了。

報紙認為,鑑於中國有望成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的火車頭,加強本國金融系統的管控,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焦點

  • 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將復甦!德國:中國已成全球經濟火車頭
    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全面復甦!事實並非如此據美媒消息,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於明年下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報導稱,這是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的最新調查結論,73%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2021年底能實現全面復甦。
  • 「海外網年終策劃①」引領世界經濟復甦,中國是「火車頭」
    在引領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可以起到「火車頭」的作用,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進一步上升。以下是桑百川發言摘要:2021年經濟全球化能在多大程度上修復,目前來看不確定性很大,畢竟經濟全球化在前期受到了較大挑戰。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新華社12月23日報導,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我國重要人士對中國經濟發展寄予厚望,表示中國經濟基數已經相當大,未來5年以合理速度平穩增長,累積下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之所以有此厚望,與今年中國經濟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有很大關係。疫情「大考」答卷: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
  • 德媒:中國又將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火車頭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全球汽車銷售下降。但德國專家認為,中國未來幾年的增長率會很高,而歐洲市場的復甦則比較困難。由於內需低迷,德國汽車業可能會失去數千個工作崗位。據德國N-TV電視臺報導,新冠危機後,中國汽車市場可能發展最好。
  • 德國:中國是全球經濟火車頭
    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全面復甦!事實並非如此據美媒消息,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於明年下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報導稱,這是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的最新調查結論,73%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2021年底能實現全面復甦。這一預測明顯比數月前樂觀,此前只有38%的受訪者相信美國經濟能在2022年以前迎來全面復甦。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擔當世界「火車頭」 中國經濟將持續...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信心。從會議釋放的信號看,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助力全球經濟復甦。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駛入新的壯闊海域。
  •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在實際可支配收入強勁增長的支撐下仍保持相對韌性,增速依然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名列前茅。據《紐西蘭先驅報》報導,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所網站1月10日公布了「2019列格坦全球繁榮指數」,對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的繁榮程度進行量化。中國的全球排名大幅度上升了25位。展望2020年,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 德專家: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中國公布的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勢增長的態勢。 對此,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 中國GDP衝向100萬億,成全球經濟火車頭,俄:用不著等美國
    圖為中國經濟發展受今年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倒退,然而中國GDP卻衝向了100萬億,並且有望突破這一大關,看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對此俄羅斯直接評價稱,看來世界經濟的復甦用不著等美國,依靠中國就完全足夠,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那麼2035年之後世界經濟將會是什麼樣呢?
  • 「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是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成功的國家。」「如今中國在脫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阿根廷與中國經貿關係深入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迭戈·馬索科尼(馬可為) 阿根廷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際人士看中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單邊主義挑戰國際秩序。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經濟企穩回升,引領全球經濟復甦。
  • 2021年,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火車頭」!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信心。多國人士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得益於中國政府科學的戰略部署和決策。從會議釋放的信號看,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俄羅斯資深新聞評論員 伊戈爾·施努申科:中國領導人進行了科學的規劃部署,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習近平主席講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發展思想也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中國人民也非常信任政府,這都是中國取得成功的保障。
  • 剛剛,德國專家發出感嘆,中國已成世界經濟火車頭
    為了遏制中國,華盛頓當局已經是不擇手段。除了進行軍事挑釁,出臺各種措施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美國政客還不斷在各種公開場合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然而,就在近日,一位德國專家卻說出了白宮不愛聽的話。據央視新聞消息,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近日在接受央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舒曼表示,從中國公布的2020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的經濟已經實現了復甦,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勢增長的態勢,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 陳玉東:中國是帶領疫情之後復甦的火車頭
    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板塊銷售額為468億歐元,雖然同比下降1.6%,但表現仍然優於全球汽車產量增速,息稅前利潤率達到1.9%。 鑑於中國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住疫情,而且海外疫情防控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汽車商業評論認為,或許2020年中國市場將會給博世全球更大貢獻。中國現在已是博世集團在德國以外最大的市場,也是德國以外擁有員工數最多的國家。
  • 2021年,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火車頭」!_新華報業網
    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信心。  多國人士表示,今年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得益於中國政府科學的戰略部署和決策。從會議釋放的信號看,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 「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中國釋放內需潛力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當世界其他地區還在努力遏制疫情,試圖重啟經濟時,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西班牙《先鋒報》網站發表文章說,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是疫情防控期間舉辦的首個國際大型車展,也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生活恢復正常的標誌之一。展覽不僅釋放了中國車市的復甦信號,也顯示出中國市場消費意願的復甦。
  • 全球戰疫:累計確診首破百萬 歐洲經濟「火車頭」如何突圍?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累計確診首破百萬 歐洲經濟「火車頭」如何突圍?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作為歐盟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均排名第一的國家,德國曾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率先走出衰退,於歐盟各國中「一枝獨秀」。柏林洪堡大學政治學家赫爾弗裡德·明克勒教授形容德國成為了「對避免歐洲分裂或歐元失敗起錨定作用的力量」。然而,對於德國經濟而言,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已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 歐洲經濟火車頭「顯著復甦」,中國年內成德國最大出口目的地國?
    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副教授、上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德國經濟已初現復甦勢頭,但德國的產業結構高度依賴外貿,若後疫情時期的全球貿易環境繼續惡化,德國將面臨巨大壓力。特別是經濟問題政治化,將嚴重影響德國經濟復甦進程,此前美國宣布制裁參與「北溪-2」項目的歐洲企業就是一個例子。
  • 陳玉東:中國是帶領疫情之後復甦的火車頭|賈可行之博世中國
    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板塊銷售額為468億歐元,雖然同比下降1.6%,但表現仍然優於全球汽車產量增速,息稅前利潤率達到1.9%。 鑑於中國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住疫情,而且海外疫情防控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汽車商業評論認為,或許2020年中國市場將會給博世全球更大貢獻。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今日導讀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難題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疫情進行防控,同時實現復工復產。非洲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通過創新的數位化手段,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不誤」。
  • 法媒:法國奢侈品在華受青睞 年輕一代成購買主力
    中國日報網9月13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9月7日援引法國《世界報》的報導稱,經過幾年的沉寂後,中國再度成為國際奢侈品牌的樂土。中國年輕一代成為奢侈品的消費主力,而法國奢侈品集團在市場上獨佔鰲頭。中國白領階層成奢侈品消費主力中國奢侈品市場曾經沉寂了幾年,近期重新開始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