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人士表示,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信心。從會議釋放的信號看,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發揮「火車頭」作用,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劈波斬浪,中國經濟航船駛入新的壯闊海域。回望過往,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球,但中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率先衝出疫情的陰霾實現復甦,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展望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機遇和風險同在,發展與挑戰並存,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旺的基本態勢沒有變,中國經濟「火車頭」作用將持續為明年全球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經濟擔當世界「火車頭」築牢「壓艙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上科學回答了經濟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有力指引了中國經濟航船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從拍板決策實施武漢封城到有序復工復產,從舉國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難,沉著應對、科學決策,運籌帷幄、兌現承諾,發揮了定海神針和領導核心作用,再次彰顯了卓越的治國理政能力。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首要一點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就能風雨無阻向前進。
超大規模市場為中國經濟擔當世界「火車頭」注入「強引擎」。超大規模市場,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所在,也是任何經濟體都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近年來,消費一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有超過4億中等收入人口,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許多國際機構預計今年中國商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美元。雖然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向拉動。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促進消費政策不斷發力,居民消費需求穩步釋放。特別是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諸如,數字文化娛樂服務受到追捧,視頻、遊戲等用戶迅速增加,線上教育、辦公等迅速興起,網絡授課、視頻會議等成為居家生活新常態,無一不是最好的例證。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可以想見,未來巨大的市場潛能將成為助推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澎湃創新活力為中國經濟擔當世界「火車頭」增添「新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2021年,中國經濟將闊步邁入新發展階段。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大創新力度,注入強勁動能,成為中國經濟基本盤的有力支撐,助力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揆諸現實,在平穩的總量增長之外,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新動能蓬勃發展,創新勢頭日趨強勁。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逐夢深藍;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築夢蒼穹;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跨入世界前列;雲端會議、在線課堂、線上醫療、直播賣貨、人工智慧……今年前11個月,全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8%,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新動能點燃中國經濟復甦引擎。可以想見,未來澎湃的創新動力,將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引領中國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持續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復興彼岸。
作者:水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