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護洱海成為中小學生的自覺行動——大理州中小學校持續深入開展洱海保護宣教工作側記

2020-09-11 此時大理

近幾年來,大理州教育體育局以洱海保護治理為重點,堅持「教育為主,積極宣傳」方針,充分發揮中小學校教育宣傳主陣地作用,不斷創新宣傳教育舉措,深入紮實開展洱海保護知識宣傳教育「五進工程」,即洱海保護知識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進考場、進學生頭腦,努力讓全州廣大中小學生從小樹立「洱海清,大理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的觀念意識,進而成為每個大理人的一種倡議、一種承諾、一種行動、一種理念。

多舉措普及洱海保護知識

2014年開始,州教育體育局製作了大理州中小學「洱海保護開學第一課」教材——洱海保護知識專題片,向全州中小學校發放8600多張,在每年3月、9月新學期開學之際組織上好「洱海保護開學第一課」,通過教師講授、觀看專題片、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洱海保護現狀、洱海保護意義、洱海的主要汙染源、中小學生保護洱海怎麼做等知識。每一個新學期伊始,全州1200多所中小學50多萬中小學生都要接受洱海保護知識教育課。

2014年以來,先後編寫了《大理環保》《家在大理》等系列地方課程讀本,將習近平總書記到大理考察時關於洱海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寫入教材。重點突出愛我家鄉、洱海保護內容。地處洱海流域的大理市和洱源縣還編寫了《洱海保護》《我愛母親湖》《洱源縣環保知識》等環保知識讀本。通過系列鄉土教材的投入使用,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在全州中小學中開展洱海保護知識教育教學,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學生保護洱海母親湖的信念和意識,激發廣大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全州各級各類學校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教育主陣地作用,發揮好校園各種宣傳教育載體,突出洱海流域保護治理這一中心,不斷加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2014年以來,各中小學校圍繞「保護洱海、愛我家園」主題教育活動,持續深入開展「五個一」活動,即「聽一堂環保講座、發一份倡議書信、寫一篇主題徵文、開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次知識競賽」,紛紛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等宣傳載體,組織了專題講座、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宣教活動,大力宣傳洱海保護知識,使全州50多萬中小學生對洱海保護現狀、保護意義、汙染源控制、保護措施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先後與州委宣傳部、州環境生態局、共青團大理州委聯合舉辦了大理州中小學生「我心中的洱海」演講比賽、「清澈洱海 美麗鄉愁」師生徵文競賽、「大理州中小學生書信大賽」「大理州中小學生洱海保護知識競賽」「大理州中小學校開學第一課優秀課例」等主題競賽活動,分別編印了優秀作品集和視頻光碟,發放到全州各中小學校,不斷深化全州廣大中小學生對洱海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熱愛家鄉,保護洱海,共建美麗幸福和諧家園的意識。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把宣教活動延伸到校外,進一步拓展宣傳教育範圍。

讓保護洱海變為自覺行動

為確保洱海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出成效出實效,我州創新舉措,從2015年開始,將洱海保護、河長制、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知識納入大理市、洱源縣的中小學校期中、期末考試,讓洱海保護知識進考場,通過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使廣大師生學以致用,在家長和社會中產生很大反響。

「從身邊的事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每天都是我們的『洱海保護日』。」洱源寧湖一小的學生楊琳這樣建議。「讓我們對洱海的呵護,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自覺的行為。」鶴慶一中的學生王施奇如是說。目前,洱海保護知識宣傳教育在全州中小學校已經常態化,提升了廣大中小學生的洱海保護意識,保護洱海也必將成為廣大中小學生的自覺行動。

全州各學校還充分利用電視新聞、微信微博、校園廣播、宣傳欄,通過集體宣誓、宣傳展板、文藝表演等方式積極宣傳保護洱海的重要性,讓學生向家長發放倡議書,帶動家庭、影響社會,並組織召開家長會,邀請家長現身說法,講解洱海保護的意義,大力宣傳「洱海清,大理興」的理念,開展「清潔家園」環境衛生校外垃圾清理活動。近五年來,全州中小學校全年共懸掛相關宣傳標語16246條,出宣傳欄、黑板報56762期次,發放宣傳單363500份,開展主題班會74356班次,開展洱海保護小手拉大手活動257657人次。豐富了洱海保護的形式和內容,實現了洱海保護知識進學生頭腦的目的,強化了教育宣傳實效。


來源: 大理日報

原標題:
讓保護洱海成為中小學生的自覺行動

——大理州中小學校持續深入開展洱海保護宣教工作側記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字丹瑤

相關焦點

  • 「立此存照」四年後,洱海怎麼樣了
    金秋時節,蒼山洱海之間,人和景明。眼下的洱海水,比幾年前更清澈。  「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乾淨清澈。」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時,和鄉親們拉家常,與當地幹部合影,叮囑「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 「正風反腐在身邊」以鐵紀守護洱海清波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重要指示,是大理州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擔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雲南省委、省政府和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採取「七大行動」,大力推進洱海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洱海生態系統修復
    >由此開啟了一場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岸,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使它素有「洱海風光第一鎮」的美譽,旅遊業也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在施國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張聯薈漸漸地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這些洱海邊長大的居民,原本就對這片母親湖有著深厚的感情。最終在雙方協商下,四合院靠海的一側房屋被拆除,張聯薈也用拆除的賠償款,償還了蓋房時借下的欠款。李氏大院的拆除並不是個案,在這次整治行動中,洱海周邊一共有1806棟客棧或者民居,被整體或部分拆除。
  • 焦點訪談: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
    上世紀80年代,洱海水質較好,但是隨著人口聚集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洱海水質逐漸富營養化,汙染嚴重,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還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藍藻暴發。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視察時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洱海,由此開啟了一場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岸,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使它素有「洱海風光第一鎮」的美譽,旅遊業也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 「保護洱海,我們用了『吃奶』力氣」
    「每年用於溼地保護的資金高達8000多萬,而我們縣的財政收入才4億……為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我們州縣兩級黨委政府用了『吃奶』力氣。」近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委書記李金燦的一番話,讓住桂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的委員們感動不已。
  • 洱海保護共治共享,描繪美好生活新畫卷
    5年來,大理市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探索創新洱海保護治理、生態修復工作思路,形成政府主導、企業示範、群眾參與的洱海保護共治共享新局面,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這是喜洲鎮洱海管理所副所長施世材的自我介紹。2016年參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圍著「洱海保護」四個字開展工作,親歷了洱海保護工作的變遷。
  • 招募ing|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2020年暑期招募開始啦!名額有限,報滿即止
    這是一次特殊的人生體驗:到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開展洱海保護志願講解,參與「母親湖」保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結交一群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這才是寒假的正確打開方式!「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活動深受小朋友和家長歡迎,曾被評為雲南省優秀少先隊工作(活動)案例。
  • ...監管局實現洱海保護和「淨餐館」「管集市」專項行動「兩結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在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中,雲南省洱源縣市場監管局把「淨餐館」「管集市」專項行動與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有機融合起來,著力改善餐飲服務環境衛生、提升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改善洱源縣洱海流域六鎮鄉生態環境,打造整潔、安全和放心的「購物」環境,營造整潔、放心和舒心的「
  • 雲南大理:劃定洱海生態環境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李文標介紹,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託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採取斷然措施、開啟搶救模式,保護治理好洱海水環境」的重要部署,大理州、大理市黨委和政府全力推進洱海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汙」整治、面源汙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汙治汙工程提速、流域執法監管、全民保護洱海等工作,初步遏制了洱海水質下降的趨勢,湖內水生態有了積極的變化。
  • 大理市海東鎮出讓3宗洱海保護生態搬遷安置用地!
    此前成交的生態搬遷安置地在2019年9月29日,據大理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信息,大理市3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成交,其中2宗土地便是住宅用地(洱海保護生態搬遷安置),另外1宗土地為商服用地(項目配套用地),位於大理鎮上末村以西、鉅融城以北;3宗土地均被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有限公司競得,成交價約4.99億元。
  • 大理投入21億餘建新區健康水循環系統,不讓一滴汙水進洱海
    藍天白雲下的洱海上,一名男子劃著小艇蕩漾其中。朱偉輝 澎湃資料近日,一場治汙行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對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開展專項整治,洱海邊1800多家客棧餐館目前已全部暫停營業,接受核查。
  • 「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超讚「上崗」,等你來看
    「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告訴你什麼才是暑假正確的打開方式!共青團大理市委、大理市少工委、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傾力幫助大小朋友度過一個豐富快樂、有意義的假期!通過招募「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到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開展洱海保護志願講解,參與「母親湖」保護,讓小朋友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結交一群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 大理洱海治汙上千家客棧停業 經營者:損失誰補償
    在資本逐利驅使下,以後每年都有幾十億的外來資本湧入洱海周邊,每年都新開數百家客棧,並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數據顯示,過去5年時間,大理州接待遊客的數量從2011年的1545萬人次飆升至2016年的3859萬人次,客棧的數量也出現暴增,這使得洱海地區的環境承載壓力持續加大。根據旅遊發展局的初步調查結果,目前環洱海擁有大概2000家客棧(含大理古城)。
  • 雲南洱海1800多家客棧和民宅拆除 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
    洱海劃定生態環境保護「三線」 痛下決心整治汙染2013年至2016年,雲南大理的餐飲客棧出現「井噴」。洱海流域核心區一度有餐飲客棧將近2500家。2017年年初,不堪重負的洱海,終於亮起了「水質警示燈」,藍藻連片集中爆發。
  • 大理出臺《鄉村民宿客棧管理辦法(試行)》 要求洱海保護「藍線...
    封面新聞記者刁明康6月14日,大理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通過官方微信「大理宣傳」發布了《大理市鄉村民宿客棧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要求蒼山海拔2200米以上範圍、洱海生態環境保護藍線和綠線區域內禁止發展鄉村民宿客棧。
  • 全省上下勠力同心 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
    昨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分析研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安排部署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戰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全面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全面部署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工作。
  • 陳堅楊國宗調研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9月11日下午,大理州委書記陳堅,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國宗在調研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大理工作的新要求,緊扣廊道建設定位,死盯建設工期節點,通力合作攻堅
  • 楊國宗調研洱海生態廊道和「1806小鎮」建設
    原標題:楊國宗調研洱海生態廊道和「1806小鎮」建設   11月3日,大理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國宗帶隊實地調研洱海生態廊道和「1806小鎮」建設情況,並主持召開現場推進會,研究解決洱海生態廊道建設及運營管理、「1806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安排下步推進工作。
  • 看過大理「風花雪月」,最不能忘記的應該是「月」吧,洱海之月
    這不僅是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饋贈,還有我們人類對這個饋贈的保護,雲南大理一直是我所嚮往去的地方,洱海恰恰就是它的點睛之處。洱海位於雲南大理州大理市,雲南的整個氣候就是非常宜人的,它的風景可以真正的稱之為我們所說的藍天碧水,當然這也離不開我們人類現在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還對它採取了保護措施,現在剛剛開始的一個綜藝節目《大叔小館》裡面就講到了洱海,有好多的洱海環衛者,還有一些志願者都對它產生了保護,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我們環居在我們洱海的人民是白族人,他們的保護神是「金翅鳥」。
  • 大理市多塘系統護洱海環境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大理州陽光森林園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柳立清介紹,這樣的水塘他們合作社共有30多個,面積達26畝。經過處理達標的汙水,合作社再用水泵抽回進行農業灌溉,實現循環利用、節約資源、保護洱海。為進一步提高水質,合作社還將增加水塘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