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家長可謂「費盡心機」,不僅要與孩子們「鬥智鬥勇」,還需要「軟硬皆施」,在教育過程中最難拿捏的「度」,才是家長最為頭疼的事兒。尤其遇上了孩子的「叛逆期」,更是「焦頭爛額」,不知該如何應對……
別再誤解寶寶!家長更需關愛寶寶2-3歲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其實,在大家普遍的印象裡,孩子的叛逆期特指14歲左右的青春期,而大家意想不到的是,2-3歲的小寶寶同樣存在叛逆行為時期。思迪姆專家指出,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為中心,尤為喜歡做誇張的事情,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時,他們以做對抗性的行為為樂趣。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這個時期的寶寶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不喜歡父母幫他們完成。而家長們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
不少家長在平時特別喜歡指揮寶寶、使喚寶寶做一些事情,而這個時間段,寶寶較為敏感,會對你說「不好」、「不要」、「不行」等,甚至會出現情緒的變化。還有些寶寶會突然很粘人,這也是他們害怕失去最親近的人的一種表現,家長切忌要對出現這樣情況的寶寶進行安撫。
如何應對寶寶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呢?思迪姆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多了解寶寶
寶寶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動機和願望,當你的意願與寶寶想要做的事出現違背時,一定要多去了解寶寶,他們的世界很單純,或許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因為自己想要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所以家長要儘量多創造條件,使他們的要求得到適當或者充分的滿足,之後這些叛逆行為或者是叛逆心理就會自然減少。
比如,在思迪姆託育中心,老師會十分注重寶寶們的情感表達,注重寶寶的情商建設,並根據寶寶的發展規律設置多元繪本課程,選擇特定的、符合寶寶成長需要的繪本書籍,並通過多元智能立體式閱讀活動,配合精心設置的繪本閱讀、創意手工製作、音樂律動、情景互動、閱讀延伸等多種形式,連接書與生活,讓寶寶獲得豐富的、多重心理感受的閱讀體驗,提升寶寶對於情感的有效表達。
第二、適當「不理睬」
對於新手家長們來說,「不理睬」可是一項教育中的藝術,適當的「不理睬」會讓寶寶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心理,更多的自我空間與自由空間,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有些時候,寶寶也會以哭鬧的「手段」讓家長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時的「不理睬」也是在讓寶寶明白什麼是合理的要求,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
第三、培養愛心
寶寶的叛逆行為,大多會表現為破壞性,有些寶寶還喜歡打架……家長可以在日常中通過潛移默化地引導,讓寶寶更有愛心與同情心,逐漸樹立良好的品格。
思迪姆建議: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註定了家長的忙碌,家長可以優選可靠的託育機構,託育機構中的老師對寶寶各個階段的成長特點十分了解,能夠比家長更快關注到寶寶在身體上、情緒上等多方面的變化,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全面培養,同時,還可以給出家長合理的育兒方法,更有利於寶寶成長,輕鬆解決家長們的教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