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吃貨們有福啦!伏季休漁期結束後,現在本港上市的海鮮不僅品種豐富,價格還實惠!快隨小編一起去瞧瞧吧~
本港海鮮重回市場 價格親民
伏季休漁期結束,本月2日開始第一批漁船陸續出海開始捕魚。這兩天,市民們喜歡的小管、巴浪魚、絲丁魚等本港海鮮重回市場,價格也便宜了許多。
在第八市場,一批剛上市的本港螃蟹引起了市民的圍觀搶購,白鯧、野生黃花魚、斑節蝦等海鮮也都肥美上市。隨著伏季休漁期結束,這兩天,出海捕魚的船隻回港,市場上的本港海鮮豐富了不少。
根據規定,我市現階段結束伏休的刺網、張網類漁船、燈光圍網漁船等840艘漁船可以出海捕魚,開捕後大部分海鮮價格都會下降。
老漁民教你挑海鮮
海鮮豐富了,會挑也很重要。怎麼挑選海鮮也是一門大學問,小編收集了一些老漁民挑選海鮮的經驗技巧,海鮮控們趕緊看過來。
魚
鑑別魚是否新鮮,關鍵是看魚的體表和魚鰓。
1、看魚眼
首先看魚眼睛,飽滿凸出的眼膜健全透明清亮的是鮮魚,而不新鮮的一般眼膜有血絲,魚眼球渾濁,眼珠不突出,。
2、摸魚身
體表要新鮮,沒有傷痕,沒有畸形,沒有不明粘液。魚鱗片緊實,魚肚不破,
3、掀魚鰓
掀開魚鰓看一看,新鮮魚的魚鰓是鮮紅的。若魚鰓已經發白、有許多黏液,說明魚已經死很久了。
4、看魚腹
腹部沒有異常突起的是新鮮的。
5、擠壓魚肉
擠壓後魚肉不會凹陷下去且立即反彈的說明是新鮮的,而擠壓後魚肉凹陷遲遲不反彈的說明是不新鮮的。
6、聞味道
聞魚固有魚腥味,但魚臭掉的味道與之有區別,認真辨別也可辨識新鮮與否。
蟹
常吃的蟹有:青蟹(蟳)、花蟹、梭子蟹、紅蟹(十字蟹)、三眼蟹,蟹的挑選方式基本類型,下面以餐桌上的常常見的梭子蟹為例來告訴親們怎麼挑蟹。
1、看公母
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圓形的,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喜歡吃膏就選母的,喜歡鮮甜蟹肉的就選公的;
2、看背部
蟹殼呈褐色或紫色,且堅硬,紋理清晰有光澤的為佳;
3、看生命活力
可以將其翻過來,能迅速翻身說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說明生命力不強;
4、看腹殼的軟硬
用大拇指去擠壓,硬的說明肉質肥厚;
5、看蟹足
蟹足和軀體連接緊密,提起蟹體時蟹足堅硬,不鬆弛下垂的最肥滿。
6、掂重量
如果兩個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個重哪個肉就多了。
蝦
一般餐桌上常見的蝦有九節蝦、基圍蝦、明蝦(對蝦)、青蝦。買蝦時要辨別新鮮程度,新鮮的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體表和腹肢不發黑,頭部和表面不發紅,頭、胸甲與蝦肉連接在一起。
除此之外還有:
1、養在水裡的活蝦
用網子去撈時遊的越快的越強健越新鮮。
2、看色澤,蝦殼硬,有光澤
是肉質比較鮮美的。
3、看殼與肌肉之間緊密程度
鮮蝦這兩者之間是非常緊實的,不易用手剝開,但如果是久置的蝦很容易用手就會剝開了。
4、靜靜觀察
鮮蝦會時不時有氣泡吐出,說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
5、聞味道
蝦有一種腥味,越腥說明越新鮮,但不是腐爛的黴味,如果已經產生異味,就不新鮮了。
魷魚
1、看色澤
新鮮的是呈粉紅色有光澤半透明的,而不新鮮的顏色暗淡背部有黴紅色。
2、用手去擠壓背部的膜
膜不易脫落的是新鮮的,越容易脫落越不新鮮。
3、看頭部和身體的緊實程度
與蝦類似,越緊實越新鮮。
4、聞味道
不新鮮的魷魚的味道是很明顯的,聞一下即可。
蝦蛄
選擇蝦蛄和選活蝦的方法差不多
1、看它在水中的遊泳速度和頻率
速度越快頻率越高,說明越鮮活。
2、捏蝦蛄
越硬越好。
3、看其腹部的鰓
鰓越白說明越新鮮。
4、看重量
同樣大小重量越大越好。
5、辨別公母
母蝦腹部靠近頭頸的位置有三條乳白色的橫線,透過燈光可以看見母蝦背部中間有一條明顯的實線,這是紅紅的蝦子映襯出來的顏色,而公蝦通體一種顏色。
蟶
如何挑選出肉質鮮美的活蟶子呢?
1、判斷蟶子死活
用手輕輕碰一下,觸鬚伸縮自如的就是活的。有些蟶子沒有伸出觸角,但會張開一點殼,用手摸一下露出的蟶肉,如果它馬上把殼閉上就是活的。
2、金黃色外殼的
以表面鮮亮、顏色淺淡、花紋清晰者為上品。這種蟶子殼薄肉厚,吃起來肉質最鮮美。
3、市售的滿身泥的蟶便於保存
但烹飪之前必須用清水浸泡,去掉泥沙。沒有泡過水的蟶子吃起來更加鮮美,所以我們要儘量挑選帶有泥汙,沒有泡過水的蟶子。
注意:有些過於肥胖的蟶子需要謹慎購買,有可能是注了水的,其實肉非常少。
溫馨提示
1.海鮮煮不熟會含有細菌和病菌,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外,海鮮中還會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汙染。
2.吃海鮮時不宜飲用啤酒。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
3.海鮮不宜與水果同食,最好間隔兩小時以上再吃。
4.患有痛風症、高尿酸血症和關節炎的人不宜吃海鮮,因海鮮嘌呤過高,易在關節內沉積尿酸結晶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