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一些餐廳巧換名目變著花樣收取"開瓶費" 到底該誰管?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開瓶費」還在收,到底該誰管? 商務部發文禁收但無執法權 許多餐廳巧換名目變著花樣收取

港麗港匯店對自帶酒水收100元酒水服務費 晨報記者朱影影

  年末聚餐,市民宋先生帶了兩瓶紅酒去吃飯,結果遭遇已被禁數年的「開瓶費」。記者調查發現,雖然2014年國家多部門都發文禁止餐廳這一行為,但一些滬上餐廳仍「令行而禁不止」。

  酒水收入對於餐廳的利潤很重要,因此許多餐廳對限制消費者自帶酒水的「開瓶費」難以割捨,巧換名目變著花樣收取。另一邊,雖然相關法規、文件已明確禁止收取開瓶費等行為,但由誰來執行這一規定仍是一筆糊塗帳。

  自帶兩瓶酒收費100元

  上周末,市民宋先生在徐家匯港匯廣場裡的港麗餐廳請同事吃飯。因為一名同事說好要帶兩瓶紅酒過來給大夥助興,宋先生便在電話預訂座位時提了此事,對方表示要收取100元酒水服務費。

  到達餐廳後,宋先生點菜時,餐廳服務人員又提醒,自帶酒水需要收100元費用。因為是年末聚餐,大家圖個高興,不想為了這筆費用和餐廳「扯皮」,宋先生便答應了下來。結帳時小票打出來,最後一行果然有著100元「酒水服務費」,而所有菜品、飲料加打包盒加起來1580元,小計1680元。

  宋先生很疑惑,雖然名為「酒水服務費」,但這不就是以前說的開瓶費麼?印象中多年前餐廳就已經不允許收取了。

  昨天,記者致電港麗餐廳(港匯店),一名負責人也有些委屈:「一開始電話訂餐的時候,我們就說過自帶酒水要收100元,顧客是同意的。後來到店裡點菜,服務員又提醒了一次,他也是同意的。我們菜單上明確寫著,謝絕自帶酒水,如果自帶酒水要收取100元費用,都是明示消費者的。而且自帶酒水我們也付出了服務,要提供酒杯和醒酒器。」

  許多高檔餐廳仍收開瓶費

  昨天,記者向滬上多家餐廳了解關於自帶酒水是否要收取「開瓶費」。

  同樣是港麗餐廳,來福士店表示臨近春節包房緊張,建議訂大堂,「可以自帶酒水沒關係。」時尚餐廳70後飯吧(新世界城店)也表示可以自帶酒水。杏花樓、新雅粵菜館、沈大成等多家老字號酒樓均表示不收取「開瓶費」。沈大成經理杜智明說,老字號酒樓熟客比較多,不收開瓶費的情況下,預訂席位的大部分顧客都會帶上一兩瓶好酒,有的還是一兩千元的紅酒、白酒。那些未預訂座位的顧客,自帶酒水的情況就比較少。

  豐收日大酒店(商城路店)的工作人員說,帶紅酒、白酒、黃酒等酒水不收取費用,但啤酒、可樂、雪碧等飲料則需要在店消費。王寶和大酒店同樣不收取酒水服務費,紅酒、白酒等酒類可以自帶,但黃酒、啤酒和其他價格相對較低的飲料鼓勵在店消費。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有大型飯店負責人表示,雖然行業明確規定不允許收取開瓶費,但顧客自帶酒水仍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因為酒水仍是餐廳營收的一大塊。「沒有哪家飯店歡迎顧客自帶酒水,但出於人性化的考慮,顧客要帶價格較高的酒,一般大眾化的餐廳都可以,但價格較低的飲料一般鼓勵在店消費,商家和顧客間達成一種默契。」

  但是,對於許多高檔餐廳來說,收開瓶費仍是不成文的規定。新榮記(南京西路店)工作人員表示,自帶紅酒、白酒每瓶需要收取100元的酒水服務費。

  外灘半島酒店二樓的逸龍閣中餐廳此前曾被媒體報導,葡萄酒類的開瓶費為每瓶500元、白酒開瓶費為每瓶600元。昨天,記者電話詢問自帶酒水收費情況,接線人員否認收「開瓶費」,但語氣頗為強硬:「我們謝絕自帶酒水。」

  早在2003年就禁止收費

  調查發現,如今一些餐廳「開瓶費」的叫法已基本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酒水服務費」「器皿使用費」等名目。但即使這樣,收費時也有點「拍腦袋」決定,尺度相當隨意。港麗餐廳(港匯店)的100元酒水服務費,負責人的說法變成「顧客不同意就不收」。而更多高價收取開瓶費的案例中,顧客若不同意,酒店往往會給予一定降價或減免,解決方式就如同「砍價」成交。

  開瓶費怎麼收,這些餐廳給出的說法五花八門。顧客沒意見就照著最高標準收取,顧客有意見就降價或減免,乃至不收,收費的底氣似乎不太硬。其實,這是因為在行業內收取開瓶費屬於禁止行為。

  上海早在2003年出臺的《上海市規範餐飲業經營行為的辦法》中就已明確:酒店禁止自帶酒水、強行收取開瓶費的行為屬違規。2014年則是國家重點打擊收取「開瓶費」行為的一年。2014年2月,最高法明確規定「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均屬服務合同中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是無效的。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修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向「包間最低消費」、「開瓶費」等條款說「不」。

  2014年末,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曾聯合發布《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在官方解讀中提到,長期以來,社會上對一些餐飲企業收取「開瓶費」、「包間費」以及設置「最低消費」的「三費」問題有較大爭議,為此《辦法》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

  到底誰來管執法不明確

  究竟為何收取「開瓶費」令行而禁不止呢?歸根結底,還是對於「開瓶費」到底由誰來管這一問題不明確。昨天,記者致電上海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的相關文件由商務部下發,建議諮詢商務部門。市商務委相關人員則回應稱,此類事件還是要詢問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但商務委願意配合。

  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表示,雖然相關法規禁止收取「開瓶費」,但在執行過程中難有強制性,如企業執意不聽,就存在監管難點。「商務部發文後,工商部門無法執行,而商委部門又沒有執法權,這是矛盾點之一。」據介紹,現在只是當商家收取「開瓶費」前沒有明示消費者,可以給予處罰措施。

相關焦點

  • 早已明令禁收 上海港匯廣場港麗餐廳吃飯卻收開瓶費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2014年國家多部門都發文禁止餐廳這一行為,但一些滬上餐廳仍「令行而禁不止」。  酒水收入對於餐廳的利潤很重要,因此許多餐廳對限制消費者自帶酒水的「開瓶費」難以割捨,巧換名目變著花樣收取。另一邊,雖然相關法規、文件已明確禁止收取開瓶費等行為,但由誰來執行這一規定仍是一筆糊塗帳。
  • 迪士尼芝樂坊不僅收開瓶費100元,還要收開瓶費10%的服務費;消費者...
    「收取開瓶費,本就不合理;這家餐廳竟還要為開瓶費再收上一筆服務費……」 日前,市民陳女士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投訴,稱她一家人慕名前往位於迪士尼小鎮內的芝樂坊餐廳用餐。只因帶去了一瓶紅酒,陳女士不僅被要求支付了100元的開瓶費;最終買單時,她又為這100元開瓶費支付了10%的服務費。
  • 米其林餐廳開瓶費一瓶200元,霸王條款為何還盛行?
    記者調查發現,近兩年米其林、黑珍珠等榜單的熱門餐廳,大多設置了數千元的包間最低消費門檻,開瓶費甚至高達一瓶200元,被一些消費者吐槽「吃相難看」。而取證維權難,成為不少市民不得不被動接受這些霸王條款的原因。米其林餐廳開瓶費一瓶200元元旦假期,市民陳女士與家人聚餐,選擇了今年剛剛登上米其林榜單的拾久(藍色港灣店)。
  • 顧客自帶酒被收開瓶費 消委:消費者應主動維權
    本報3月15日訊 (記者 彭可心) 近日,有消費者在網上爆料,稱不少餐廳對於顧客自帶酒水要收取「開瓶費」,餐廳此舉立刻引起網友非議。  記者了解到,有的餐廳由於嫌「開瓶費」的名聲不好,封它一雅號為「酒水服務費」,費用收取有的按照酒水價格折算,有的按開瓶數量計算,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
  • 記者走訪福州10家餐廳:自帶酒都要開瓶費 1家設最低消費
    昨天,記者以顧客身份向北二環的崇三樓預訂包間,服務員表示該餐廳的包間最小是8個人的,最低消費是398元菜金。記者隨後前往崇三樓採訪,餐廳前臺告訴記者,經理不在無法接受採訪,也不能提供經理聯繫方式,並建議記者留下聯繫方式等答覆。不過截至昨晚發稿時間,記者一直沒有接到餐廳經理的任何回復。
  • 飯店禁止收取開瓶費 消費者可向相關部門投訴
    昨天,記者探訪島城一些飯店發現,雖然大部分酒店都允許自帶酒水,但是消費者要交開瓶費才行。收開瓶費是否合理?記者從工商、物價部門了解到,飯店收開瓶費是不允許的,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可向工商、物價部門投訴。隨後,記者又來到了臺東幾家飯店,一些小型的飯店都表示,消費者可以自帶紅酒、白酒,但是不能帶啤酒和飲料到店用餐。    開瓶費如何收,各家酒店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酒店將開瓶費定在紅酒30元一瓶、白酒50元一瓶、啤酒2元一瓶。在閩江路的一家24小時營業酒店,服務員表示白酒50元一瓶、紅酒80元一瓶。
  • 使用包間有低消、開瓶費改頭換面再出現……餐廳這些費用還在亂收
    馬先生表示,自己以前也去過該餐廳,當時店內並無該項規定。對於如今使用包間有了最低消費,馬先生表示不能認同。記者撥通了該餐廳的電話,核實預訂包間的相關問題。在電話中,該餐廳的服務員表示,使用包間確實需要點588元的套餐,如果顧客不滿意其中的部分菜品,可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調換;如果不願選擇套餐也可以單點,但整體價格要與該套餐相近。
  • 使用包間有低消、開瓶費重新出現……餐廳還存在這些亂收費現象
    馬先生表示,自己以前也去過該餐廳,當時店內並無該項規定。對於如今使用包間有了最低消費,馬先生表示不能認同。記者撥通了該餐廳的電話,核實預訂包間的相關問題。在電話中,該餐廳的服務員表示,使用包間確實需要點588元的套餐,如果顧客不滿意其中的部分菜品,可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調換;如果不願選擇套餐也可以單點,但整體價格要與該套餐相近。
  • 也買酒攜手滬上知名餐廳自帶紅酒免收開瓶服務費
    近日,全球領先的葡萄酒電商也買酒宣布和滬上多家知名餐廳合作,形成O2O聯盟,「線上推薦餐廳,線下免開瓶費」的合作模式使得也買酒的線上服務功能進行多元化渠道實現。現在通過也買酒客服預定餐廳和紅酒,即可免受開瓶服務費。這個新舉措惠及了不少想帶瓶好酒去高檔餐廳又擔心餐廳動輒幾十塊甚至數百塊服務費的愛酒人士。
  • 餐廳設置最低消費涉嫌強制交易 事先告知也沒用
    那麼「開瓶費」和「包間費」到底該不該收?近日,四川有消費者針對這兩種霸王條款起訴成功,獲得了退款。記者走訪發現,南京還有少數餐廳收「開瓶費」、設置「最低包間消費」。省消協秘書長童天武表示,這種做法涉嫌強制交易,是無效的。
  • 甘肅發文規定餐廳酒店不得設最低消費和開瓶費
    新華網蘭州8月28日電 (記者張欽) 即將於9月1日實施的《甘肅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明確規定,當地餐飲業的經營者,不得設定最低消費、不得設定開瓶費。否則執法機關一經查實,輕者責令改正,並處警告和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還會被責令停業整頓。
  • 雲投訴丨在豪華酒店餐廳消費被收 「紅酒杯使用費」 律師:違反法律...
    「一開始,服務員說需要收取200元的開瓶費。」對此,鄧君並沒有異議。但在開瓶時,大堂經理發現鄧君自帶的紅酒並不需要開瓶器,直接可以擰開。「這個時候,經理就改口了,說需要收取的是紅酒杯使用費。」鄧君說,餐廳給出的收費標準沒有變,依舊是200元。但名目從「開瓶費」變成了「紅酒杯使用費」。
  • 成都「開瓶費」案件當庭宣判 消費者贏了 火鍋店被判退還80元
    經法院判決,餐飲商家在餐飲服務合同中有關開瓶費的部分約定無效,系霸王條款,應退還消費者30元,另退還包間費50元。[新聞閃回]自帶酒水飲料 火鍋店收取「兩費」    今年2月16日,成都市民何小姐前往位於錦江區新華大道的「碼頭故事」火鍋店就餐,自帶了酒水飲料,並在包間進餐。結帳時,帳單上除了菜品費用,還有30元的開瓶費和50元包間費。
  • 自帶可樂開瓶需200元 滬上多家酒店仍"我行我素"
    然而,距最高法表態近一個月,記者調查發現,滬上不少餐飲酒店依然我行我素。  根據前期市民的反映,晨報記者攜手大申網「申訴臺」聯合晨報律師團,選取了10家餐飲企業,逐一走訪,以實錄的形式記錄下各家企業對待「禁止(謝絕)自帶酒水」這一霸王條款的態度。
  • 自帶一瓶茅臺酒 酒店竟收高達294元的開瓶費
    水母網8月10日訊方先生過生日時,拿了一瓶具有特殊意義的「軍功」茅臺酒前來酒店助興,沒想到,最終酒店竟按照他所消費菜金的20%收取了高達294元的開瓶費。昨日,方先生來到芝罘區工商局消保科進行投訴,請求維權。  7月16日,方先生過七十大壽,子女、老戰友共計13人齊聚「全聚德」,為方先生慶祝生日。
  • 南昌這家餐廳被曝光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消法》早有規定,任何餐飲企業都不允許變相收取開瓶費、餐位費、包廂費等巧立名目的費用。近日,鄒先生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粵小柒」餐廳就餐時就被收取了每位食客3元的「茶水費」。記者用完餐買單後,帳單上直接生成了3元的「茶水費」。面對記者的再次質疑,這名服務員無法作答,只能叫來一位當班的帥經理。帥經理解釋:「我們店在南昌只開了一年多,也不知道『茶水費』不能收,要不我就給您把錢退了吧。」隨後,記者表示希望該餐廳能取消這一項收費,帥經理表示他沒有這個權限,但會向老闆匯報此事。
  • 餐廳收取茶位費合理嗎?茶位費是什麼意思?
    餐廳收取茶位費合理嗎?茶位費是什麼意思?  在廣州,「飲茶」是餐飲習慣更是餐飲文化,到餐飲店「飲茶」被收取茶位費是市民常有的經歷。你是否想過,茶位費的收取是否合理?  昨日,廣州市消委會發布廣州市餐飲業茶位收費情況民意調查報告。
  • 「最低消費」被禁止 聚福園等餐廳換收服務費等方式
    部分餐廳改收高額開瓶費   「謝絕自帶酒水」、「最低消費××元」,以往一些餐廳使用的這些「霸王條款」將被禁止。從11月1日起,由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頒布的《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將正式實施,並首次明確規定「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而對違背新規的餐飲經營行為,最高可處3萬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