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昨天說。昨天說了魯迅先生的懂得日語,德語,也會一點俄語,英語。這幾門外語他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首先說先生的日語水平。先生自1902年3月到日本留學,到1909年8月底回國,在日本一共待了7年5個月。順便說一句,曾看到一篇文章說魯迅先生是在1902年秋赴日,1909年6月返國。我讀過這篇文章後感覺和我的記憶不一致,近年來記憶力壞的可以,不敢隨便說,於是就查書。手邊恰好有一本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魯迅年譜長編》第一卷,此書由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所編,可靠性應該是很高的。查的結果是我的記憶這次竟然沒有錯。
在日本這麼多年,有這麼好的語言環境,以先生的語言學根底,再加上他的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天賦和勤奮,他的日語可稱得上精通。學過外語的人都知道,對外語的學習有四個要求:聽、說、讀、寫。魯迅先生在這四個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直接以日文寫信給日本朋友。還翻譯了許多日文的文學作品。先生翻譯的其他國家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作品的數量相當可觀,也大都是從日文轉譯的。他也曾將自己的文章翻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表。也有過直接以日文寫作,然後再把文章譯成中文在國內發表的情況。先生還多次在日本友人與中國朋友交流時擔任過口譯。由此可見,先生的日語水平確實是達到了化境的。
下邊本來應該說先生的德語了,看看表,已經10點半了。明天接著談吧。
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十分熟練。魯迅用日文寫過文章,也曾將自己的作品譯為日文,又多次擔任口譯。特別值得提到的是,他從1927年12月起親自教許廣平學習日語,教學效果非常之好,結果學生很快就能從日文翻譯文學作品——這就是稍後出版的《小彼得》(上海春潮書局1929年11月版,署名「許遐」,聯華書局1939年重印本署名「許廣平」,而書名頁仍題「許遐譯」)。許廣平回憶說:「先是教單字,但並不是照日文教學所排列的字母教起,而是魯迅自己編出講義來教的。教書時逐步深入,而又靈活地每天按時地學習。一共自編自教了二十七課。」教法別出心裁,效果又快又好,無不表明魯迅對日文的掌握已臻化境。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十分熟練。魯迅用日文寫過文章,也曾將自己的作品譯為日文,又多次擔任口譯。特別值得提到的是,他從1927年12月起親自教許廣平學習日語,教學效果非常之好,結果學生很快就能從日文翻譯文學作品——這就是稍後出版的《小彼得》(上海春潮書局1929年11月版,署名「許遐」,聯華書局1939年重印本署名「許廣平」,而書名頁仍題「許遐譯」)。許廣平回憶說:「先是教單字,但並不是照日文教學所排列的字母教起,而是魯迅自己編出講義來教的。教書時逐步深入,而又靈活地每天按時地學習。一共自編自教了二十七課。」教法別出心裁,效果又快又好,無不表明魯迅對日文的掌握已臻化境。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十分熟練。魯迅用日文寫過文章,也曾將自己的作品譯為日文,又多次擔任口譯。特別值得提到的是,他從1927年12月起親自教許廣平學習日語,教學效果非常之好,結果學生很快就能從日文翻譯文學作品——這就是稍後出版的《小彼得》(上海春潮書局1929年11月版,署名「許遐」,聯華書局1939年重印本署名「許廣平」,而書名頁仍題「許遐譯」)。許廣平回憶說:「先是教單字,但並不是照日文教學所排列的字母教起,而是魯迅自己編出講義來教的。教書時逐步深入,而又靈活地每天按時地學習。一共自編自教了二十七課。」教法別出心裁,效果又快又好,無不表明魯迅對日文的掌握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