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魯迅先生在天國之下,只有這一個。也許,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沒有人比得上他了,他是偉大的、崇高的、空虛的英雄戰士、思想先驅和文學巨匠。橫眉冷眼旁觀,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他的人生寫照。
想念魯迅,敬畏魯迅。他同革命人士和仁人志士一樣,對祖國充滿著熱情的感情,對人民充滿著關懷和期待。潑辣的筆觸,機智犀利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舊社會黑暗的腐朽,並做出了有力的回擊,筆下的文字,正是魯迅先生直截了當的攻擊,毫不掩飾,敢說敢罵。
一切詆毀、謾罵、諷刺魯迅先生的人,都是些惡棍、奸險之徒,他們不擇手段,把魯迅當作強敵,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墮落和卑鄙。魯迅是一個對中國落後和麻木的人民深感憂慮的人,他深知封建禮教的毒害,也知道愚昧迷信的後果,可以說,最了解中國社會現狀的人,就是魯迅先生;最了解中國人的缺點和惡習的人,仍然是他。事實上,像阿 Q,閏土,祥林嫂,就是我們萬千大眾的一個縮影,當然,也有捨生取義的英雄豪傑,他們捨生取義,捨生取義,總之,讀魯迅的小說和文章,就是在領悟和感悟了中國社會的精神面貌之後,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偉大的魯迅先生,與億萬中國人民同在,他的名望和功績,萬世流芳,千秋不滅,他的思想文化,將為新中國化指明方向,點亮險惡不平之處,指引我們中華兒女,奮進前進…!
在中國,魯迅是大文豪,是骨頭最硬的文化人物。在中國知識分子中,魯迅是敢於突破封建舊觀念束縛的一代先鋒。其可貴之處在於敢於面對權勢,敢於正視生命中的殘酷與血腥,敢於面對時弊,敢為天下先。魯迅精神是鐵骨錚錚的民族性!
一面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旗子是關於方向的,旗子是關於走向的,旗子起著領導和指揮作用!從科學的進化論到民族論、鬥士論,乃至最終成為偉大的革命家,魯迅先生不管是思想軌跡還是文化脈絡都十分清晰,從東渡扶桑求醫求學,到後來棄醫從醫,他的思想都經歷了激烈的碰撞與鬥爭,醫只能醫民之肉,而不能喚醒人民的精神,精神的麻木與衰敗將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走向,毫無疑問,他的選擇是對的,「五四」以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他樹起的這面旗幟,無疑站在了新文化主戰場的最前沿!
撇開第一部影響世界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不談,那一篇篇似槍似劍,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雜文小品,實在無人能及,就是這樣一點值得當時及後世文人學習!
一個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人物。這樣看來,魯迅先生不只是一面旗幟,不只是新文化運動的方向,還是這個陣營裡的大將、大將、猛將,怎能見得?還用他的話說呢!
由第一本雜文集《熱風》到最後一本雜文集《且介亭雜文》,由《吶喊》自序到《仿徨》全集,由《中國小說史略》到《兩地書》等近千萬字的文學巨著,由《吶喊》自序到《仿徨》全集,誰也無法比擬他在新文化運動主戰場上的輝煌戰功。沒有!雖然他罵過很多人,也罵過很多人,但但凡被他罵過的人,大多都成了歷史的罪人和人民的公敵,在他面前,在他背後,都擺出了兩副嘴臉,看來他罵得對,罵得對,也是別有用心,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