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向臺灣同胞問好
溫總理會見中外記者
溫家寶總理會見中外記者現場
富春山居圖 元 黃公望 絹本長卷
近年,全國兩會的壓軸——總理記者見面會上,溫家寶總理常引用一些古代詩詞或典故,說明一些問題。今天的記者見面會,總理依然不例外。
中國網特此將溫家寶總理引用的典故出處及其解釋,呈獻給網友。
一 溫家寶在見面會的開場白中對記者們說:過去的兩年我們是在極其困難條件下走過來的。人民是用堅實的步伐走過了不平坦的道路,這將會在歷史上留下印跡。溫家寶說,今後幾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裡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鬆懈、麻痺和動搖。
「行百裡者半九十」——
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釋義 走一百裡路,走了九十裡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愈要認真對待。
常用以勉勵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裡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二 隨後,溫家寶又以古詩明志,表示要做好今後三年的工作: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溫家寶原話: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我將以此明志,做好今後三年的工作。
「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出自:屈原《離騷》
釋義: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後悔。
《離騷》,尖銳地揭露了楚國腐朽官僚們的醜惡嘴臉,表達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成為千古絕唱。
三 當美國《新聞周刊》記者提問: 有美國官員、分析家以及媒體認為,在去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代表團表現傲慢,溫家寶總理您本人甚至拒絕參加一個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的若干國家元首或首腦參加的重要會議,這令與會各方感到失望和吃驚。您對此作何回應?您如何看待哥本哈根進程?
溫家寶回答:中國有一句古語,人或加訕,心無疵兮。但畢竟你還給了我一個澄清真相的機會,因此,我首先應該感謝你。
「人或加訕,心無疵兮」——
出自:劉禹錫《子劉子自傳》
釋義:即使有人誹謗,我也問心無愧。
既因自己的政治抱負未能實現而感到遺憾,又為自己心地純潔而問心無愧,可以說其崇高的政治志向至死不變。
四 臺灣《聯合報》記者提問總理有關商籤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問題:您兩會之前和網民交流的時候提到說在商籤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時候,考慮到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還有臺灣中小企業以及農民的利益,大陸這邊可以讓利,那能不能請您向我們透露一下大陸讓利的實質內涵是什麼?您認為今年6月兩岸可以籤署ECFA嗎?去年您在這裡有一段溫馨的談話,您說想到臺灣去看一看,如果兩岸籤了ECFA後對您到臺灣走走看看會不會創造更好的條件?
溫家寶回答:商籤協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是正因為我們是兄弟,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問題總會可以解決的。我去臺灣的願望依舊是那麼強烈,因為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
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出處:《左氏傳》富辰曰: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釋義: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親的親人。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唐 趙璘 《因話錄·角》:「 盧子嚴 説,早年隨其懿親 鄭常侍 東之 同遊 宣州 、 當塗 。」 清 龔自珍 《寒月吟》:「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親。」
霍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