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盲盒到漆器體驗包:「體驗文化」消費需求旺盛-國際在線

2020-12-24 國際在線

  成都漆器文創產品

  近年來,文創產業蓬勃發展,博物館、非遺項目、旅遊景區都競相推出文創產品,哪些文創產品能夠真正地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怎樣做文創才能更好地傳播文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成都漆器工藝廠的漆器體驗包的走紅,將大家的目光引向了體驗式文創產品。

  考古盲盒 體驗考古的苦與樂

  近日,河南博物院一款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據說已經被考古迷買到斷貨,媒體稱,河南博物院12月3日晚8點補貨450個,不到2分鐘就秒光,第二天補貨1650個,不到半天又賣光,是一款名副其實的「網紅文創」。

  是什麼獨特的創意,能讓「網紅文創」這麼火?

  這款「網紅文創」其實只是一抔土,但是就像真實的考古一樣,土裡可能藏著巨大的驚喜,也可能什麼也沒有。和考古盲盒一起寄到消費者手中的,還有一件神奇的考古工具:一把迷你洛陽鏟。像真實的考古一樣,考古迷戴上手套,用洛陽鏟一鏟一鏟地將泥土挖開,可能會從泥土中找到仿真的十二生肖獸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杜嶺方鼎等等「價值連城」的文物,也可能只收穫一抔充滿千年古都氣息的土壤。

  「這個看起來好好玩呀!手套一戴,考古學家的感覺來了!」這是網友的評價。

  因為供不應求,河南博物院不時接到網友的「催貨通牒」:「給個機會挖土吧……」

  漆器材料包 了解漆器製作過程

  無獨有偶,成都漆器工藝廠的爆款文創產品,也是一個體驗式的手工製作工具包,從外形看上去,就像小朋友家中常備的水彩筆盒子,打開工具包,裡面有一片已經塗上黑漆的書籤,和砂紙、針筆等各種製作漆器的工具。消費者需要先用一片砂紙將塗好漆黑的漆器書籤打磨得光可鑑人。此時的漆器書籤,看上去閃閃亮亮,一朵銀色的芙蓉花也顯現出來。這時,消費者需要拿起針筆,一筆一畫地為芙蓉花的花瓣畫上「褶子」。畫上了褶子的芙蓉花,在反射光線時金光熠熠。最後,消費者再用色漆為芙蓉花暈彩,塗上美麗的顏色後,一張自製的漆器書籤就成形了,非常漂亮。

  今年端午節,成都市文化館送給群眾的節日禮品,是一款端午香囊材料包,這也是一款體驗性的文創產品,打開這款材料包,裡面有裁減好的布料、有針線,還有填充香囊的中草藥等製作香囊的原材料,顧客穿針引線,根據製作流程的指引,就可以自己縫製一個漂亮的端午香囊,享受了動手的樂趣,又體驗了端午佩戴香囊的傳統習俗,深受群眾歡迎。

  體驗式文創 滿足顧客消費需求

  文化創意產品的核心在於創意。目前,文創產品市場上,印有景區圖案、標誌或景觀造型的紀念品比比皆是,而產品的文化屬性、創意價值卻往往被忽視。「考古盲盒」「成都漆器體驗盒」等體驗式文創產品的爆紅,正說明富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能夠激起群眾真正的需求和購買慾。

  成都漆藝新生代傳承人陳紅介紹,漆器書籤體驗包有三種圖案:芙蓉、銀杏和熊貓,都非常受歡迎。這款體驗包的誕生,出發點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成都漆器,這款體驗包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成都漆器的打磨、絲光、暈彩等傳統技藝,同時也照顧到顧客的消費需求,「很多顧客不僅僅想購買漆器產品,而且更想親身體驗一下漆器的製作過程。」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為,「考古盲盒」的大火,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當下喜聞樂見的盲盒形式,把看起來呆板的「考古發掘」從被動學習變為有趣的主動探索,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另一個角度,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文創,最重要的是創意,要人無我有。」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評委、藝術家孫凱表示,文創產品也是一種傳承,但是要變化成現代社會能夠接受的形式。

  「所有的文創最終目的就是讓文化從博物館走出去,轉化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提升人們的美感。文創產品要儘可能多方面地去體現,體驗式的文創產品,讓觀眾有參與感,結合研學課程,能夠讓觀眾更深刻地了解文化內涵。」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位化研究所館員丁小勝說。(記者 汪蘭 文/圖)

  原標題:從考古盲盒到漆器體驗包:「體驗文化」消費需求旺盛

相關焦點

  • 從考古盲盒到漆器體驗包:「體驗文化」消費需求旺盛
    怎樣做文創才能更好地傳播文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成都漆器工藝廠的漆器體驗包的走紅,將大家的目光引向了體驗式文創產品。 考古盲盒 體驗考古的苦與樂 近日,河南博物院一款文創產品考古盲盒火了,據說已經被考古迷買到斷貨,媒體稱,河南博物院12月3日晚8點補貨450個,不到2分鐘就秒光,第二天補貨1650個,不到半天又賣光,是一款名副其實的「網紅文創」。
  • 文化·視點|「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工作人員演示「考古盲盒」的開盒過程(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袁月明攝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諮詢。「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由河南博物院出品的「考古盲盒」,名為「失傳的寶物」,設有「傳承」「史詩」「傳說」等級別。玩家打開盲盒,取出包裹有「寶物」的土塊,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土」的瞬間如開獎般驚喜,成就感油然而生。
  • 「考古盲盒」讓文物巧妙「出圈」
    玩家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在挖掘過程中,玩家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近年來「盲盒經濟」十分火爆。所謂「盲盒」,就是盒子上沒有標註何物,買賣信息極不對稱,會強化消費者對購買結果的預期心理,以及可能會獲得的驚喜感。
  • 「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諮詢。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考古盲盒」又是啥?大家知道了盲盒的概念後,我們在細說一下,考古盲盒到底是什麼?正是最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探索和手段,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的文創產品不斷的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高價到低廉,慢慢的適應了社會各個階層和生活需求,從簡單死板的擺設藝術品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故宮的文創產品,更是在故宮文化的背書下,展現出極強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更是適合生活化場景使用,可以說文創產品將會成為以後的另外一個高速發展的領域。
  • 賣盲盒賣到脫銷,鄭州這個博物館也太會玩了吧
    來自河南博物院的盲盒"運氣好可以挖到寶貝,運氣差只有一捧土",不過,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創意盲盒目前最吸引人的地方還不是它的盲盒機制,而是"開箱"的快感。搓手手,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仔細地掃除浮沉,神秘的盲盒寶貝就會慢慢呈現全貌,考古人員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 盲盒+文物,能玩出哪些花?你想體驗這種驚喜嗎?
    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乍一看上去,它像是個不起眼的「土坨坨」,設計者們提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據了解,這款考古盲盒有六種尺寸:傳說小、史詩小、傳承小、傳說大、史詩大、傳承大,最低價格40元,大號盲盒還贈送「考古神器」洛陽鏟。客服人員介紹,級別不一樣出好東西的機率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_部門_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  「昨天下午開始我們緊急補貨,昨晚八點最後一次補貨450個不到兩分鐘就被秒光。」12月4日,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接受採訪時介紹,這是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 運氣差只有土
    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昨天下午開始我們緊急補貨,昨晚八點最後一次補貨450個不到兩分鐘就被秒光。」12月4日,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接受採訪時介紹,這是豫博文創第一款賣脫銷的網紅文創。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陽鏟,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讓「失傳的寶物」面世……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讓網友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驚喜。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
  • 體驗開盲盒和考古的雙份快樂
    這款「考古盲盒」這幾日成了河南博物院的爆款,也被小陳加進了雙十二的購物車中,只是爆款難搶啊。   自故宮文創大熱後,各個博物館的文創也煥發新生。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更是被完美融入,除了考古盲盒新玩法,青銅盲盒、唐代仕女盲盒也有眾多年輕的擁躉。新形式讓文物「活化」,讓歷史生動。
  • 豫論場丨「考古盲盒」可真香,搶不到該怎麼辦?
    □劉嬋  最近,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賣到脫銷。如果你手速不夠快還沒搶到,又迫切想要一飽眼福,請戳下方開箱視頻,河南日報客戶端5位小姐姐幫你實現願望!向老闆打聽才知道,這東西叫「考古盲盒」,把青銅器、銅佛、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掃去浮塵,神秘「寶貝」慢慢呈現。價格也不貴,從19元到69元不等。  早知道今天「考古盲盒」能火到一「盒」難求的程度,一年前我就該在洛陽屯幾個放家裡,看來本人還是缺乏商業戰略眼光。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
    來源:微博截圖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乍一看上去,它像是個不起眼的「土坨坨」,設計者們提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更有意思的是,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你還有可能會「挖空」,但不用擔心,其中仍有精美的禮品可留作紀念。親自體驗考古的快樂,誰不想試試呢?於是,這款考古盲盒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手快的買家們更是直接把它買到斷貨,還有一些人跑去了隔壁洛陽博物館買相似款。
  • 開盲盒能體驗考古的快樂,你想試試嗎?會上癮
    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乍一看上去,它像是個不起眼的「土坨坨」,設計者們提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當然,這些「寶物」不是真正的古文物,為了還原考古體驗,他們放進去的是真材實料的文物仿製品。據了解,這款考古盲盒有六種尺寸:傳說小、史詩小、傳承小、傳說大、史詩大、傳承大,最低價格40元,大號盲盒還贈送「考古神器」洛陽鏟。客服人員介紹,級別不一樣出好東西的機率也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
  • 奶茶店火鍋店推盲盒 表情包被做成盲盒 盲盒出圈 另一種流量變現
    記者發現,盲盒市場的新動態不斷,微信頭部表情包IP乖巧寶寶加入了「盲盒大軍」,泡泡瑪特為之推出了乖巧寶寶盲盒,最近正在多平臺發售。而麥當勞也隨即趕了一波盲盒的潮流,一口氣推出70個小黃人盲盒,只送不賣,在粉絲中掀起了一波吃開心樂園集盲盒的熱潮。
  • 盲盒都安排上了……
    最近,一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火了,有網友發帖講述了自己盲盒開箱的經歷,用小鏟子小刷子搗鼓半天,最後「鏟」出了兩個「寶貝」,原來開盲盒也能玩出考古的快樂!來源:微博截圖。這款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失傳的寶物」。乍一看上去,它像是個不起眼的「土坨坨」,設計者們提取河南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土質,把「寶物」包了起來。
  • 線下娛樂消費加速復甦 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線下娛樂消費加速復甦,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潮玩成IP消費新出口  線下娛樂消費正在加速復甦。看上中國的線下娛樂生意,IP運營的老牌「優秀生」日方娃娃機漂洋過海,和中國的網紅娃娃機品牌「聯姻」,並透露了未來繼續在國內共同開設線下店的計劃。
  •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 「小盒子」還能帶來多少「大驚喜」
    眾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產品,「盲盒+」的營銷方式漸熱。但與此同時,盲盒圈漸漸颳起「炒作風」,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引發關注。  所謂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能拆盒,全憑運氣抽中商品。近年來,這種帶來隨機體驗的商品受到不少人喜愛,尤其受到年輕消費群體歡迎,成為市場熱門。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