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拼命賺錢,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不斷開拓自己的副業,且堅持學習理財投資。他們目的只有一個,讓家庭過得更好,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然而他們卻忽視了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有的認為孩子還小不懂,有的認為自己的錢都是孩子的,不需要學等等。
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孩子沒有培養成正確的財富觀,經常大手大腳花錢。甚至有的孩子因此誤入歧途,比如像之前網上報導的「小學生偷盜家長密碼;13歲男孩遊戲充值一天花光13萬等等。
如果你不想自己拼命賺的錢,讓孩子胡亂花光光。那不妨試試下面這3個方法,從小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念,讓孩子成為理財小能手。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角色遊戲,比如讓孩子當超市老闆賣東西,父母當顧客買東西等等。
這時候父母可以準備一些紙幣用在遊戲當中,這樣孩子一邊玩,一邊還能認識到真正的錢是什麼樣子的,這利於孩子對金錢有更深刻的認識。
等到大一點,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體驗真正的採購。父母和孩子可以把要買的東西都列在清單上面。清單上面除了寫商品名稱,還要寫預算。
到了超市之後,就可以讓孩子根據這張清單去找東西,對比價格。比如要買一包15元的洗衣粉,那就可以讓孩子看看哪種洗衣粉在這個價格之內。通過這樣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
平時帶娃出去玩,他有時候會吵著要買東西,這時候我會讓他看看價格,然後再跟他對比一下,這些錢如果用來買其他東西是不是更有價值。
亭主在《我的財富自由手冊》中提到這樣一個方法:雙倍儲蓄法。這個方法具體怎麼運用呢?
如果孩子能存下10元錢,那麼父母就可以幫孩子再存入10元錢,這樣孩子就能存下20元。
當然,如果孩子在某段時間就把錢花了,那麼父母就可以把補貼收回一部分作為懲罰。
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學會儲蓄的好習慣。
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可愛的儲蓄罐,每次孩子要存錢的時候,讓他自己把錢放進去,這樣讓儲蓄有了儀式感,增加孩子存錢的動力。
孩子稍大一點之後,有自己管錢的能力,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給他一點零花錢,讓他自己打理這些錢。當然這時候並不是給了錢就完事了,而是要進行一些適當的引導。
比如規定孩子想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都得用這些錢,不能找父母另外要。因為這些錢是自己的了,孩子就會比較珍惜,這樣可以減少孩子亂花錢的習慣。
等到後面孩子管錢能力增強了,零花錢增多了之後,可以教孩子把錢分成三份,第一份用於平時的消費,比如買書籍、玩具等等。第二份用於短期儲蓄,比如用於親子遊、夏令營等等。第三份用於長期儲蓄,比如攢下來當大學學費、生活費等等。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銀行開戶,如果是辦理有存摺的那種更好,通過這樣讓孩子看著自己的錢在自己打理之下越來越多,會讓孩子更加有動力。
孩子的財商教育其實不只關乎到他如何對待金錢,還關乎著他的成長。比起財富本身,孩子能夠磨練自己,鍛鍊自己意志,成為一個財富和精神都獨立的人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