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主題整合」課程研究受好評

2020-12-17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日前,由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如皋市教育局聯合主辦,如師附小承辦的「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專業發展匯報研討活動·朱愛華專場」在如師附小舉行,300餘人出席活動,朱愛華「主題整合」教學實踐廣受好評。

朱愛華現任如師附小校長,多年來致力於「主題整合」課程研究。她認為小學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教育,主題整合的至高境界是師生自發編寫、自主參與,最後自我反思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升了自主學習意識、整體思考能力及自我創造能力。

活動中,與會人員觀摩了朱愛華及其團隊執教的多個形式的課堂演示。研討會上,朱愛華的「主題整合」課改之路廣受好評,專家們希望朱愛華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把「主題整合」課程研究進一步引向深入,形成如師附小的「大成課程」特色,實現「大成教育」理想,即為學的大成、為人的大成、為人生的大成!(通訊員  郭鵬飛)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如皋市廣播電視臺)、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相關焦點

  • 主題整合,走向大成
    擁有115年歷史的如師附小秉承「真實」校訓,推行「大成教育」育人理念,踐行「主題整合」課程改革,讓古老的校園煥發蓬勃生機。下午16時在如師附小兒童劇院內,如師附小朱愛華校長為與會代表作了題為《主題整合,走向大成》的特色課改報告,回顧了學校近十多年來實行「主題整合」課改實踐歷程,介紹「主題整合」課改六大策略實施經驗,獲得與會代表陣陣掌聲。
  • 主題式跨學科整合課程走在時代前沿
    2019年7月,鹽田區樂群實驗小學王樹宏校長主持的課題《基於協同學習的小學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立項,11月2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校長老師齊聚鹽田樂群,共同見證此次重點課題開題。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僅四所小學獲此立項,樂群實驗小學便是其中之一。
  • 鹽田區樂群實驗小學 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以上是樂群實驗小學近年來開展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的一個縮影。2019年7月,樂群實驗小學校長王樹宏主持的課題《基於協同學習的小學主題式跨學科課程整合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立項,全國僅四所小學獲此立項。11月27日,該課題正式開題。
  • 學習不停步:大嘴鳥主題整合課程教研在線培訓活動
    Yuki老師很詳細地介紹了《大嘴鳥主題整合課程》教材的理念,通過舉例讓我們深入了解如何去組織這種課程,通過滑鼠、蘋果等實例為主題中心課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圍繞中心話題主動地進行思考與探究,告訴我們可以學習《思維導圖》方式去梳理教案,還分享了關於主題教學開展標準化流程的準備,並提到運用好本土文化資源、社區資源、相關人力資源,共同收集教材教具,讓教育更生活化
  • 單元課程整合的意義與價值
    為了使課程整合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更好地落實,真正達到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內在需要,著眼於學生個性發展的價值追求,經充分研究分析後,我認為小學階段實施「單元課程整合」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單元課程整合」即:以現行教材設計的學習單元為主,以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為依據,以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為原則,以學生生活體驗為線索,對課程進行多種路徑的整合。
  • 江蘇省名校長名師朱愛華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大成教育·項目+」全省...
    江蘇省名校長名師朱愛華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大成教育·項目+」全省專題研討峰會在如師附小舉行 來源: 南通市教育局 發布時間:2019-11-14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8日至12日,江蘇省名校長名師朱愛華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大成教育
  • 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主題整合,走向「大成」
    一、我們的課改「五大策略」初步實踐策略一:課程重組結構決定質量。我們將原有課程科學整合,分設「長短課」,形成五大門類課程形態。同時,每周設有「微課堂」等特色課程,力求以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滿足兒童不同的發展需求。策略二:學科融通立足跨界學習,注重融通。
  • 課程整合打開教學新視野
    2013年,晏嬰小學探索開展課程整合。為了尋找英語課堂的突破口,邊春霞主動報名加入了學校的課程整合團隊。在這期間,學校請來山東省教科院的研究員張斌舉辦講座。聽完講座後,邊春霞覺得她曾經苦苦思索的那個問題有答案了。這個答案就是課程整合。她認可張斌的觀點:「課程整合可以讓課改落地。在課程整合中,教師可以變學科教學為學科教育,讓課程成為教育的生態園。」
  • 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方法、意義及特點
    整合的方法主要依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從教材的單元主題出發,整合閱讀材料中主題相似的題目,並進行不同層次的拓展和訓練。語文學科課程整合打破了原有的結構安排和方法設計,以特定主題為中心重新組織課程內容。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語文教師根據一定的學段學習目標,整合文章多種學習目標並加以擴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課程整合赴臺】課程整合多元融合起步
    臺灣桃子腳中小學校長周仁尹(男士)與緯二教育集團理事長煙文英一行進行交流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 是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和載體。山東一批中小學對課程整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嘗試,並在部分中小學顯效。相比臺灣,大陸在課程目標、結構和實施等方面,還有不少可以施展的空間。
  • 小班主題教案:超市課程的實踐研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超市課程的實踐研究   理論依據:   《上海市學前綱要》中指出:幼兒是獨立的、發展的個體。
  • 主題探究 課程整合——洛陽國際學校小學英語探究整合課教學研討會
    【馬校長致辭】  【英語學科探究課 郭夢巧「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Families 」】  郭老師的課堂主題是「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Families」,這是一節關於家庭的主題教學研討課。郭老師為這節課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不但準備了精美的教學用具,還用心設計了思維導圖作為板書。
  • 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
    本文是十堰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研究》結題材料論文節選。進行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科教學質量與效率。1、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意義(1)將新型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引入學科教學能促進學科教學的效果。將研究性學習模式引入學科教學可以改變單純的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 課程綜合化與課程整合,有交集也有區別
    近年來,針對中小學課程設置較細、不少內容交叉重複的現象,一些小學掀起了「課程整合運動」,減少課程間的重複內容,探索綜合性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課程的發展未必都做「加法」,通過課程整合,合併課程,優化學習,也是在建設課程。
  • 統整理念下主題課程的構建與實施
    在諸多課程整合形式中,歷城區實驗小學課改團隊立足校情、學情,將課程整合定位為學科間的橫向整合,主張以國家課程《科學》《品德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為主體,將地方課程《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全部打碎,重新糅合,在不降低課程目標、不減少課時量的原則下,通過刪減、增補、融合,有機整合形成了一門全新的學校課程——主題課程,重塑了學校課程體系。
  • 平城區新建南路街道暑期託管班廣受好評
    家長省心 孩子開心平城區新建南路街道暑期託管班廣受好評  每年暑假是孩子們最為輕鬆愜意,也是家長們最為勞心費神的一段時光,誰來管孩子、怎麼管孩子就成了不少家長遇到的難題為此,平城區新建南路街道辦事處整合社會資源,搭建學習平臺,豐富活動內容,接力學校教育,開啟社區免費課堂,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
  • 【邀請】「未來學習日、課程整合日、數學遊戲日」,3大主題,17位嘉賓,等你來!
    本次研討會聚焦未來、聚焦課程、聚焦課堂、聚焦落實,我們設計了三大主題日: 第一天:未來學習日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而今天我們不研究未來,未來我們將停留在過去。但預測未來是困難的事,於是我們分設三個小主題:1.歷史智慧:HPM是「數學史與教學法」(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縮寫,是數學教育研究的專門領域,強調從數學史中找到當下教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