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散文精選》讀書筆記

2021-02-08 晝寢堂隨筆


每學期期末,我都會買書送給成績好的學生。這本書也是買來送學生的,買了好多本,留下一本自己看。


琦君的散文文字清通,情致溫暖,充滿了思親懷舊之意,很適合中學生閱讀。這本書將琦君的各類散文都選了幾篇,比如寫童年的,寫師友的,寫讀書的。


我之所以對她的散文別有一種親近,是因為初中時學過的一篇課文《金盒子》。


金盒子是孩子的百寶箱,裡面裝著各種玩具和紀念品,那些東西承載著記憶和感情。這篇文章卻是悲傷乃至悽厲的——寫的是哥哥和弟弟的去世。我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大概是六年級,剛剛離開家去住校,每次看到文章裡那句「這黯淡的人間,這茫茫的世路,就只丟下我踽踽獨行」,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並沒有經歷文章裡那樣慘痛的生離死別,雖然住校,也不是很遠,可以每周回家。大概是小時候太過脆弱敏感,文章裡那個孩子的悲傷和孤獨深深戳中了我,作者對親情的依戀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重讀那篇課文,自己的情緒仿佛可以得到某種宣洩。


人與文章的遇合有時是全然沒有道理可講的。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個作者。後來看了她的好多文章,還有那篇很有名的小說《橘子紅了》。琦君的父親做過大官,後來在外面另娶紅顏,令留在家鄉的母親十分傷心。《橘子紅了》故事情節便是以她自家的事情為藍本,小說裡那個困守田園的「大太太」,便是琦君母親的寫照。


令我奇怪的是,琦君並未在文章裡流露出太多對父親的怨懟,寫到父親時只有崇仰與親近,甚至與父親另娶的「二媽」都能和諧相處。


後來我看到她文章裡的幾句話:

……愈加希望能以文學的力量,轉社會的戾氣為祥和,轉人世的煩惱為菩提。

一個寫作者能有這樣的用心,無怪乎她的文章雖常有悲傷之事,基調卻是溫暖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很治癒。


我並不推崇以德報怨一味隱忍,但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心思,胸懷寬厚,是值得敬重的。何況是非之間原本難明,從作者文中的記述看,父親是很好的人,「二媽」也不是大惡之輩。


我是一個老師,書中寫到師生之事總會引起我格外的關注。

當一位老師,不必要求自己能影響每一個學生;但你只要有一句話,或一件行事,能影響某一個人,使他或她在一生中時時默念遵循,你就心安了。

這是琦君的某位老師說的話,我非常認同。個人能力有限,影響別人本來是很難的事,能有一言一事令你的學生銘感於心,乃至影響到他的整個人生,已經非常不易了。做老師的人,完全可以從此得到安慰。


在我為期不長的教師生涯中,這個理念一直是我的某種支撐。我知道我的許多言語行事對學生來說毫無意義,但是,只要有一句話、一件事產生了意義,那麼就是值得的。


琦君的大學國文老師是夏承燾,書中提到很多夏承燾寫給她的書信,可以從中看到這位詞學大家的胸懷和智慧。其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流光不居,幸勿為人間煩惱蝕其心血。當時時體驗人情,觀察物態,修養性格,他年若能有不朽之作,真吾黨之光。

這是夏承燾寫給琦君的信裡的幾句話,與顧隨所說的「不做無謂的消耗」可以互相印證。


夏承燾寫給琦君的贈詩有一句:「我年十九客瞿溪,正是希真學語時。」(琦君本名潘希真)我讀了頗有風流俊賞之感。


往期文章:

《駝庵詩話》讀書筆記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讀書筆記

《陶淵明集》讀書筆記


更多文章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晝寢堂隨筆」。

相關焦點

  •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曉】 今天晚上,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溫州甌海琦君文學館揭曉。國內知名作家李敬澤的《——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 琦君散文精選③丨媽媽的手
    我就真的走開了,回到自己的書房裡,照樣看我的《紅樓夢》、《黛玉筆記》。老師不逼,絕不背《論語》、《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親勉勵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親身邊,給她捶捶酸痛的手膀? 文章源自《琦君散文精選》作者:琦君作品簡介:本書收錄了臺灣散文大家琦君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飽含了童年記憶、母女之情、親情、友情等寫情文章。
  • 琦君作品精選,《母親的金手錶》評分高達8.8
    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溫州市甌海區人。曾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40餘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鄉甜》《萬水千山師友情》《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母親的金手錶》。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甌海揭曉
    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在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會上致辭 11月29日晚,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甌海區琦君文學館揭曉。著名作家李敬澤的《——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即將揭曉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9日在甌海舉行。屆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省作家主席艾偉等著名作家將現身頒獎典禮現場。琦君,當代著名作家,原名潘希珍。1917年7月出生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廟後。著有書籍《水是故鄉甜》《桂花雨》《萬水千山師友情》《三更有夢書當枕》《永是有情人》等,作品曾多次被選入大陸、港澳臺語文教材,亦被譯為英、日、韓等文字傳播海外。2001年,小說《橘子紅了》被改編為電視劇,在大陸及臺灣播放後,引起熱烈反響,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愛。
  • 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 黃燈等人獲作品獎
    《安放自我》獲得「琦君散文獎作品獎」,溫籍青年作家周吉敏的散文集《斜陽外》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  「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於今年10月,由十月雜誌社、浙江省作家協會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是繼「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後,落戶溫州的第二個全國性文學大獎。該獎項評獎範圍為每年在《十月》雜誌發表的優秀散文作品3篇,同時,另設「特別獎」1名,用以獎勵反映和書寫「鄉村、鄉土、鄉情」為主題和以挖掘、保護地域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公開出版散文作品集。
  • 這屆琦君散文獎:有雲煙深處的華夏自覺,也有踏步山野的當下與民生
    入夜,甌海區琦君文學館,一個別致的四合院內,文學的氣息與夜空的氣息交織在一起。又一年的琦君散文獎的四位獲獎者走上了領獎臺。據介紹,「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2016年由十月雜誌社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該獎項以甌海籍臺灣著名作家琦君命名。評獎範圍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的散文作品。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我們怎樣理解歷史和書寫故鄉?
    11月29日,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浙江溫州甌海區三溪中學琦君文學館頒發。李敬澤、祝勇、劉大先分別憑藉《<黍離>——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故宮六百年》、《故鄉即異邦》獲得「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 「特別獎」。
  • 名家散文|琦君:一花一木耐溫存
    玉蘭樹葉上的水珠都是香的,灑了我滿頭滿身」……在玉蘭樹下,默默地讀著琦君散文裡這溼淋淋的句子,心頭就流淌著懷舊和憂傷的時光之水。如同瞿溪旁的那一條溪流,水清澈透亮,有一絲絲滑澀和漫漶的感覺——那些年,琦君就是這株玉蘭樹的小主人吧?她父親用四年的時間建造這幢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把它取名為「養心寄廬」。竣工時,父親不知怎麼就栽植了這樣一株玉蘭樹。那時琦君才七歲。
  • 朗讀溫州丨琦君散文精選:《一襲青衫》③
    (下期朗讀溫州琦君散文精選將於2月13日更新,小編將給您帶來琦君的另一作品《一襲青衫》④,敬請關注!)「我讀溫州」  欣賞完本期的節目音頻,品讀完文學作品後,您是否也蠢蠢欲動,想要為自己喜愛的作品「發聲」呢?
  • 「琦君散文獎」落戶溫州丨看一代才女抹不去的鄉愁
    ——「琦君散文獎」,該獎項由甌海區財政專項撥款60萬元,輻射全國,獎掖年度最優秀的散文作家。琦君是當代著名女作家,1917年出生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廟後村,在瞿溪度過了12年的童年生活。你知道琦君與故鄉溫州的故事嗎?溫籍女作家琦君,一代才女的淡淡鄉愁
  • 琦君:被生母拋棄,身世飄零悽苦,卻用一生寫盡母愛的和樂敦厚
    琦君,原名潘希真,原籍浙江溫州,臺灣地區女作家、散文家、師承「一代詞宗」夏承燾,文學造詣頗高。其文字至純至美,情懷至真至善。一生著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四十餘部,並被譯為英、日、朝鮮文,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曾被譽為:「臺灣文壇上閃亮的恆星。」
  • 閱讀與欣賞 琦君散文《父親》誦讀
    父親點點頭說:「哦,還有讀書、寫字。」後來父親買了好多好多的書和字畫,都歸陳勝德管理,他要哥哥和我把這些書統統讀完,作一個有學問的人。  可是,讀書對於幼年的哥哥和我來說,實在是件很不快樂韻事礦老師教完—課書—只放我們出來玩=下,時間一到,就要回書房。我很怕老師,不時地望著看不大懂的自鳴鐘催哥哥快回去,哥哥總是說:「再玩一下,時間還沒到。"
  • 第五屆琦君文學獎:我們怎樣理解歷史和書寫故鄉?
    11月29日,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浙江溫州甌海區三溪中學琦君文學館頒發。李敬澤、祝勇、劉大先分別憑藉《<黍離>——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故宮六百年》、《故鄉即異邦》獲得「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 「特別獎」。
  • 作家沈芸獲第四屆琦君散文獎 頒獎詞這樣評價她的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12月6日上午,《十月》雜誌社第四屆琦君散文獎在浙江溫州甌海區舉行頒獎典禮。第四屆「琦君散文獎」設「作品獎」和「特別獎」2個獎項,分別評出「作品獎」3篇,「特別獎」1部,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2萬元人民幣(稅後)。其中3篇「作品獎」獲得者分別是賈樟柯、沈芸、彤子。
  • 【美文賞析】琦君的散文《春酒》
    今天一起回顧琦君的散文《春酒》,這篇滿是年味的老課文,在部編版教材推行後,將正式成為一篇「歷史老課文」,現在上初中的孩子們不能再讀到了。作者琦君,14歲就讀於教會中學,後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6年,並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定居美國。
  • 琦君:好的文章必須語語動人字字珠璣 | 名家名作
    讀書一定要做筆記,手到自然就眼到心到了,口到不一定要到,有時默讀反而快。讀後抄下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摘錄大意,記下作者與書名,寫點自己的感想,這本書就成了你的朋友了。    04    好的文章必須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而要做到這一步,必須做到:①平易;②淨化;③蘊藉;④真摯。
  • 來看看,全國優秀的英語老師是怎麼讀書的,精選筆記分享!
    2020年5月26日,明師學院英語教師讀書成長計劃正式開營!5月26日-6月16日,20天內,老師們完成並收穫了:6次讀書安排231分鐘音頻62頁精選內文1498人次打卡138篇精選筆記     音頻筆記、思維導圖筆記、電子圖文筆記、手寫筆記,老師們把讀後最有收穫及感觸的部分記錄保存,在此精選部分分享,一起共勉!「遇見」老師感嘆,幕布軟體簡直大愛,完成呈現整章節的知識要點。
  • 琦君故裡遇見秋
    突然,一行「琦君紀念館」的文字跳了出來,這使我驚喜不己!早就聽說過「琦君散文獎」了,原來大名鼎鼎的溫籍旅臺著名女作家琦君故裡就近在咫尺,此刻,我似乎發現剛才撿到的鵝卵石都變成了祖母綠!  事不宜遲,趕緊上車啟動再出發吧!四驅越野車在盤山公路上如山羊一般歡快地奔跑著,360度轉彎陡峭的盤山公路,讓人遐想著琦君當年外出求學之路是多麼的艱辛!車子轉過一個又一個山頭,慢慢隨著山勢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