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2020年的今天,提起產後抑鬱,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生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個新生命的孕育和降臨,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媽媽應該感覺到快樂才對,為什麼還會有抑鬱的感覺?
大部分人很喜歡拿過去的所謂案例來進行強硬的解釋,最終將這種情緒定義為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就在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將抑鬱症防治知識作為孕婦學校必備的科普宣教內容,提高孕產婦及家屬防治意識。
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鼓勵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與婦產科及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以聯合門診或遠程會診的形式,為孕產期婦女提供專業支持。
根據數據統計,高達64%的孕產婦被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所困擾,孕產期女性有5%—10%的概率發生產後抑鬱,也就是說,當你去醫院的時候,待產室中的產婦中至少有一個會遭遇圍產期抑鬱症的困擾。
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對於她們來說,無異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癌鬥爭。
如果我們對網際網路新聞還有記憶,應該記得2019年有位產婦因為劇烈的陣痛,而她的婆婆和丈夫不同意打無痛分娩,最終絕望跳樓。
同年11月,濟南的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僅僅四個月的寶寶,從樓上一躍而下。
當時在評論當中就出現了前文說的一些冷嘲熱諷的現象,認為她們是脆弱,是矯情,可是那些從未經歷過、感受過、體會過產後抑鬱,又有什麼資格去做出這樣的評論呢?
我國產後抑鬱患病率為10.7%,產後14天內患病率和產後14天後患病率分別為13.7%和和7.1%。
因此,當孕產期出現這樣的症狀時,一定要引起注意。
但是不要過於恐慌,是否是抑鬱症,不能夠盲目的判斷!
記住5點,保持健康心態
積極暗示
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困難。
抓住機會和場所適當宣洩
可通過深呼吸、寫日記、畫畫、體育鍛鍊等方式。
轉移注意
選擇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讀書,休育鍛鍊等,減少不良情況對健康影響。
和家人充分溝通
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放下思想包袱,減少心理壓力。
尋求專業的幫助
可以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更嚴重的,可尋找醫生幫助。孕產婦在抑鬱用藥上必須要遵醫囑!!!(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