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造紙大國,我國的四大發明就是 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其中紙張的發明創造可以說是歷史悠久,要知道,我國古代造紙多用麻,主要用材是薴麻和大麻。而薴麻是我國的特產,外國一直稱之為中國草。而大麻也是我國古老的麻種之一,俗稱「火麻」,外國稱之為漢麻。
而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制,常見的麻紙種很多,主要分為以下幾
1.白、黃麻紙
白麻紙正面潔白、摸起來也比較光滑,背面稍粗糙,背面有草稈、紙屑隨機粘附。質地比較堅韌、耐久受用,只要不受潮,就不會變質。
黃麻紙呈淡黃色,比白麻紙略厚一些,性能也與白麻紙相似,只是看起來更粗糙一些。
而麻紙韌性好,有些流傳至今的宋、元印本,雖歷經千年,猶完整如新。可以說留下來的都是歷史文物,非常的正規。
2.麻沙紙
而媽沙紙產於福建建陽麻沙鎮。顏色稍黃,紙紋不明顯,厚薄、韌性也與麻紙相仿。這種窮人用的比較多。
(二)宣 紙
宣紙,可以說是古代豪門比較愛用的紙張了,首次生產於唐代的安徽宣州府,他生產的紙張質地很優良,當時地方官每年都要將這樣的宣紙上供給朝廷,當時在民間都戲稱這樣的紙為富貴紙!
而這種富貴紙的主要原材料是是青檀的樹皮。青檀樹與桑樹相似,是我國皖南一帶的特產。
明代以前的宣紙採用100%的青檀皮,經石灰處理、日光漂白及打漿、抄造而成。自清代起改用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漿料,其用料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我國唐宋以來的書畫作品多採用宣紙,有「紙壽千年」的美稱。
而宣紙的種類也很多,光品種都高達60多種,有單宣、夾宣、二層夾、三層夾之分,規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下面小編就詳細介紹一下:
1,羅紋紙
羅紋紙顏色有素白和淺黃兩種,質地相對細薄柔軟,只是有明顯的橫紋,韌性強,看上去與絲織的羅綢相似,故名。宋、元、明、清都有生產,並用以印書。但宋、元的羅紋紙印本,今已罕見。
2.棉連紙
棉連紙的紙質可以用白潤如玉來形容,質地更加細膩、柔軟、勻密,還富有綿韌性,也無明顯紋路。有一種質地極薄的叫「六吉棉連」,也稱「汪六吉」,是棉連中的精品,較為少見。這種在古代宮殿裡比較常見,皇帝一般喜歡用它來書寫自己的詩歌或者默寫文獻。普通的官員基本用不起這種紙,不單是這種紙貴,更因為這種紙是權勢的象徵!更別說是老百姓了!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在發展,這種以前在古代的堪稱豪華版的紙張,在現代已經不足為奇,就拿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過濾紙來說吧,過濾紙能夠從氣體中除去有害粉塵、煙霧、毒物等,從液體中分離雜質顆粒;還能阻隔細菌、微生物等。從用途上也可分為空氣過濾紙和液體過濾紙。
過濾紙是以無機纖維、植物纖維、合成纖維中的一種或幾種為原料,添加適量的化學助劑和填料,利用抄紙技術抄造而成的,它具有良好的過濾性能、疏鬆多孔的過濾介質。為一種科學用具,它可以有效的過濾介質,目前過濾紙已被廣泛地用於各個領域。不過因為組成濾紙的纖維種類不同,過濾紙的性能、用途也不一樣,有用於一般場合的普通濾紙,用於高溫下的的玻璃纖維濾紙,也有超淨用聚丙烯濾紙等。
以上就是作為各種紙質的基本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有疑問,可以留言給小編,小編會一一解答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