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現在的人很反感上廁所,感覺衛生紙不乾淨,擦不淨容易掉渣,如果穿越古代,我相信你第一個帶的東西就是一大堆衛生紙,古代的竹籤、木棍、樹葉子、乾草、幹泥巴不知你用的習慣不?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如廁後都必須要及時清理,在夏商周時期,沒有所謂的紙,所謂的布,也沒有竹籤子,大多用幹泥巴,樹棍來解決問題,運氣好的拾幾片樹葉子,個人感覺幹的樹葉子最好。作為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應該有好多這樣的經歷。
魏晉時代,百姓上完廁所用來擦汙的是木條和竹條子,他有了一個新名字廁籌,這個時代的人用完後還要帶著清洗,清洗後留著備用。那個時候只是用條子,所以擦起來很不方便。
南北朝和隋朝時期,百姓所用的廁籌由以前的木條子演變成了木片子,家庭條件好的用竹片子,用來刮去贓物,由於接觸面積變大了,所以擦起來更乾淨,而且清洗和攜帶更方便,一般會隨身攜帶。
唐朝時期是竹片、木片、和粗紙同時使用的時期。因為唐朝時期是經濟迅速發展的朝代,而且和各個國家文化交流頻繁的時期,許多文人雅士喜歡用紙寫字和繪畫,慢慢的大家感覺到紙可以擦拭髒汙,但是由於那個時候紙非常的昂貴,很少使用。
宋朝時期經濟相對穩定,雖然都說宋朝重文輕武,但是宋朝卻存活了三百年,而且宋朝時期的文化發展不容置疑,絲織業也已經很成熟,這個時候很多達官貴人開始使用絲綢擦拭髒汙,對於窮苦的老百姓還是木片和竹片。
元明時期,是造紙業很成熟的時代,貌似元朝前期也是使用竹片,等到明朝時,史書很清楚的記載,皇宮內有寶鈔司,他們就是管理手紙的部門。明朝時期的手紙已經很軟了,雖然老百姓用不起,但是粗紙也是勉強可以的,出去的時候不會經常帶著紙,所以木片和竹片也會經常攜帶使用。
清朝時期,基本上解決了如廁的問題,但是清朝時期貧富差距很大,皇家固然用的起好紙好料,百姓也只能是用粗紙和竹片,竹片這個東西那麼的鋒利,不知道會不會經常出事。
外國也有很多記載如廁的用物,日本貴族的蟬翼,英國的鮭魚片,真的感覺好血腥而且也只有少數人使用;古羅馬和法國貌似和我們很相似,用木棍和粗麻繩;印度是最乾淨的,用左手洗,右手吃飯。
不管什麼時候,這些擦拭的工具不如紙張和水洗來的實在,感謝東漢時期蔡倫的發明,如果沒有他發明造紙術,恐怕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帶著竹片子去上班或者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