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是來自日本的知名設計師、建築師,早前因為參加內地的節目,而被熟知,在北京生活了十年之久的他,也在思考對於中國家庭日常生活的變革!
作為設計師,感受生活變得尤為重要。青山周平也是如此,他選擇住在北京的胡同裡。
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都在不停地發生著聯繫。房子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質高低是沒有關係的。
在我們很多人都追求精緻獨立的公寓時,青山卻是切實地享受著這種胡同中的生活狀態。
除了有時候要應對「你每月能賺多少錢」這種好奇心之外,他覺得這裡有人情味兒的生活讓他覺得很溫暖。
作為一個建築設計師,青山周平希望通過空間的設計,改善社會的狀態,也願意更多地去做與社會生活相關的項目。
那麼,在青山周平看來,「居住」到底應該如何解讀?
城市是什麼?是容器,包藏每個人生活和工作的空間,你觀城市,城市也觀你。
和院,是一個約120平米的室內空間,在項目中,青山周平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打造當代舒適的室內生活空間,更著重考慮在未來新時代——家的另一種可能。
家庭3.0時代
在過去,居住模式常是祖孫幾代人共同居住,幾代同堂的生活也可以稱之為家庭的1.0版本。
逐漸家庭模式變成了父母與孩子,這便是最普遍的家庭2.0版本。
而現在,世界各大都市,越來越多的家庭變成一個人,這就是家庭3.0的版本。
城市正在逐漸變成「一個人的城市」。
不管是獨居老人,還是隻身在外的年輕人,我們想像中的傳統家庭已經在逐漸的瓦解和消失。
你們有思考過嗎,從起初的大家庭四合院,到現在普遍的兩室一廳的住宅,等到家庭3.0普及時,家究竟應該是怎樣的狀態?
青山周平打造的這個概念空間,結合了四合院的熱鬧和獨居的簡單,從上方俯瞰空間,似乎是四合院。
如果將屋頂拿掉,就可以看到四周的臥室、衛生間、淋浴室、廚房等等。
院子裡特意選用了一種戶外用方形石材,加之植物做點綴,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室外空間感受。
設計師將私人空間儘量壓縮,將更多的空間釋放到了公共區域,我們的生活便在這裡展開。
它將人們從自己私密的空間中解放,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家庭區域,而是個體時代的新家庭住宅模式。
有更開放的高複合空間,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材料的運用上,也將空間分了三個層次:原有房間屋頂用啞光水泥漆做處理,新建室內屋頂採用白橡木板材,在豎向上豐富了空間的層次。
房間內部採用帶肌理的白色塗料和胡桃木,局部牆體選用壁紙,營造舒適私密的居住空間感受。
家庭3.0實驗公寓住宅設計,是一次對未來居住模式的探索,為個體集合而居的模式提出一種可能。
它讓家不再封閉,而是更開放,空間擁有更多可能,將人們從各自私密的居住空間解放,讓人與人在這裡相遇,這樣的戶型,你們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