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
初看《秒速五釐米》我只是為愛情感到遺憾,再看時我感到了孤獨。明裡貴樹的交集只是在小學,當明裡離開後,儘管還有書信,但他們還是斷了聯繫,明裡送貴樹離開時所說的「貴樹一定會沒問題的」更像一個flag,預示了今後。「大人們絕不會做與氣氛相違背的事」,這是秒五小說中的一句話,我覺得也是明裡貴樹小時候走在一起的原因,我們希望融入集體,但總有人不合群,被排斥,所以被排斥的人只有自己找同伴了,明裡貴樹就是這樣相互陪伴著。
但後來明裡想開了,開始前進了,而貴樹還是希望著明裡的陪伴,現實的阻力又決定了貴樹找明裡的不易,所以他開始了迷茫,儘管進行著正常的校園活動,但是他心底真正認可的同伴仍然只有明裡一個人,所以花苗很遺憾的悲劇了,貴樹一直在原地踏步,一直在迷茫,甚至連迷茫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了,而在最後,當他和已經前進了好遠的明裡再次相遇時,貴樹才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有了笑容。這是我的理解,但我還是想說一句,我要炸火車,貴樹釋懷了,但我沒有啊,我還是想和明裡相見啊,小時候被火車擋了,相遇又被火車擋了,這火車怎麼這麼礙事啊,好想炸了啊……
其實《秒速五釐米》讓我想到時過境遷這個詞,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我們,所以只好接受這個在現實中摸爬滾打許久的自己。故事的最後貴樹和明裡的擦肩而過的必然的,因為人必然會長大,必然要和年少時期青澀又單純的回憶告別。而在這種洪流之中,我們大多數人和貴樹是一樣的選擇,選擇釋然。
我反而覺得《秒速五釐米》裡的主角根本就不是明裡而是澄田,完全符合少女漫畫的設定,和男主餅印一樣的臉龐和愛情遭遇,劇中貴樹和明裡小時候看青梅竹馬,觀眾看起來是天造地切的一對,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劇中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埋了一個很大的伏筆,明裡骨子裡是有一種性格,我漂亮可愛很多人憐愛,很多小孩都會意識到自己受寵愛,而小時候的明裡雖然人見人愛也喜歡貴樹,但我覺得這更多的是一種互為關係,貴樹就同寵愛小孩的人一樣溺愛,明裡也享受被人寵愛的感覺。
但這種關係不能發展成真愛,從劇中開頭櫻花飄落的那一刻起,貴樹就開始了漫長的追逐,而明裡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被貴樹追上,小孩子享受被寵愛的過程都是這樣讓你不能心願以嘗,人就是這樣一旦得到了就失去追求幸福的過程,得不到的葡萄即使是酸的也想品嘗。
貴樹在乘火車與明裡見面的過程中,苦苦等待,悲傷從寒風冰雪中泣起來,劇中火車上時間的流逝一次一次晚點,風吹走了紙條,心中已經早就從希望變為寄望,火車路程隱喻著這段愛情是一場苦苦等待漫長思念的過程,而這種等待會讓人漸漸失去希望,愛情是需要滋潤的,經不起等待的愛情證明兩者的感情不過如此。
《秒速五釐米》最讓我感到唏噓的不是貴樹,反而是小說裡的水野理紗,好不容易跟貴樹交往了三年,傾盡所有,然而貴樹心裡始終還沒放下,最後只得到一句「心只拉近了一釐米」,一段感情便不了了之。自己珍視的一段感情,似乎在對方心中卻顯得無足輕重一筆帶過,那種感覺是真的難受。